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为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进一步降低中央空调能耗,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构建了实际风机盘管机组计算模型,探究了不同盘管倾斜角度下机组出风口流场的均匀性。通过对比不同工况下的流场分布,找到了盘管的最佳倾斜角度为30°。另外也发现了现有双风机送风风道结构的不足,建议将风机送风口上下表面均设计成渐扩流道,以及在入口位置添加导流装置以改善入口空间流场的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视频设备在雾霾环境条件下获取目标景物的能力,设计了一种雾霾环境模拟实验装置。为实现烟雾的均匀分布,拟通过在箱体内部安装风机的形式来实现内部气流循环,而风机的安装位置与工作参数是实现烟雾均匀分散的重要因素。分析了送风方式与送风角度对实验所需流场特性的影响,并基于标准流体动力学模型,以Ansys Fluent模块为手段,重点开展了风速单因素数值仿真模拟,结果表明:采用横向送风,风速为5 m/s,送风角度为0°时,气流分布均匀、流速稳定。  相似文献   

3.
风幕性能直接影响敞开式低温陈列柜的性能。试验研究了送风口结构的改进对风幕特性及陈列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送风口改进后,风幕各层的送风速度分布更趋合理性,送风速度沿陈列柜长度方向的均匀性提高了29.2%,送风温度均匀性提高了42.1%,柜内温度场均匀性提高了27.0%,单周期的融霜水量减少了14.8%,单周期功率消耗减少了7.4%。改进后的送风口结构不仅优化了风幕特性,而且提高了陈列柜的运行性能。  相似文献   

4.
采用翼型导流板对某三代核电机组安全壳冷却机组风机盘管进风均匀性的改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盘管迎风面安装与竖直方向成一定夹角导流板的改进方案,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其流场,依据GB/T14294-2008定量分析了改进方案对盘管迎风面进风均匀性的改善,筛选出了满足国标要求的改进方案。对筛选出的改进方案在原风机盘管上进行了实施,并对改进方案实施后风机盘管的迎风面进风均匀性进行了测量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风机盘管迎风面安装与竖直方向有一定夹角的导流板可以提高风机盘管迎风面上的断面风速均匀度对于文中的研究对象,在风机盘管迎风侧安装与竖直方向30°夹角的导流板后,风机盘管迎风面上的断面风速均匀度为86%,满足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细络联联接的细纱机和络筒机各自所需的温湿度条件,本文采用一种通过调整送风口结构参数来精确控制送风方向及气流分布的定向送风口,利用CFD技术对不同送风口结构下的车间气流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对比速度场、温度场及湿度场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当导流板角度一定时,整流格栅的通孔直径从10 mm增大至32 mm,工作区域的风量和温度分布更均匀,相对湿度可以满足各自工艺需求,但机器周围风速偏高。综合考虑确定通孔直径为30 mm时的送风口结构为最优结构,并试验验证。研究结果可以为纺织空调送风口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风机盘管是集中式空调系统中广泛使用的末端设备。风机盘管的合理选用不仅直接影响空调效果,也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和降低空调能耗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高精度或有严格工艺要求的场合,更须合理的送风参数。送风和供冷(热)是风机盘管的基本功能。“风”是“冷”的媒介和载体,它直接影响供冷量、送风温差、换气次数以及室温梯度和波动幅度,即决定了空调精度和舒适性的好坏。因此,保证足够的风量是实现预期空调效果的先决条件。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风量是指机组在正常使用时的实际送风量。根据房间净空间体积和最低换气次数的要求,可以求出最…  相似文献   

7.
研究气流成网机流场参数对剥离纤维气流速度的影响,提高成网的均匀性。纤维成网过程中常常因为流场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产品均匀性差。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对气流成网机的空气流道仿真分析。建立流道三维模型,分析离心风机入口风速、轴流风机压力、挡风板与锡林间距、锡林嵌入流道距离分别对剥离纤维气流速度的影响。四参数三水平正交试验,用部分实验代替全面试验,得到流场参数最佳组合。试验结果对实际生产中气流成网机参数设置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能有效提高成网产品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CFD的方法,研究了风冷冷水机组用多风机微通道式冷凝器在部分负荷运行的空气侧流场分布特性,提出了优化部分负载时冷凝器性能的结构改进方案。研究表明,采用"V"型隔板的独立风道设计可以明显的提高冷凝器表面的气流分布均匀性,提高迎面风速,避免气流短路。有效的降低部分负荷时风冷冷凝器的冷凝压力,进而提高部分负荷时风冷冷水机组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基于FLUENT-Airpak软件建立了某既有农宅的三维数学模型,对其采用暖风型风机盘管后的室内热舒适性进行研究。以PMV值为主要指标,比较典型截面的温度、速度和PMV场值,分析了暖风型风机盘管的安装位置、出风参数对室内热舒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采用落地式暖风型风机盘管时室内热舒适度优于其他安装位置;且在适宜的送风参数下均能满足人体舒适性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多翼离心风机原型机出口风速均匀性差机理,采用CFD数值模拟技术,计算风机内部气动性能及出口风速分布规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的准确性。计算结果显示该风机存在内部流场紊乱、叶道内涡旋多且蜗舌处回流严重等问题,最终造成风机出口均匀性差。在保证安装接口一致的前提下,通过优化风机进口集流器、叶片结构、叶片数量、蜗壳型线及扩压器等参数,改善了进气流道以及风扇与蜗壳匹配性,有效提升风机内部气动性能,消除涡流和回流现象。同时在扩压器进气口处增加整流破涡设计,进一步改善风机出口均匀性。实验结果表明:风机出口风速差值由10m/s降低至3m/s。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电壁炉用贯流风机的流场。数值比较了不同进风口曲线(直线、圆弧和折线)下贯流风机的压力场、速度场和流线分布,并对风机出风口处的仿真速度和实验速度进行了比较,证明了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 lu id Dynam ics,CFD)方法对贯流风机数值仿真的正确性,并得到不同收敛精度下进风口曲线形状对风机性能的影响,为电壁炉用贯流风机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电壁炉用贯流风机在扭曲叶片下的三维内部流场,数值比较了不同扭曲角对贯流风机出风口体积流率的影响,从而得到贯流风机叶轮在一定转速下,叶片扭曲角取60°时,风机出风口风量最大,性能最优.通过自建的贯流风机性能参数检测台,实验测试了扭曲叶片贯流风机出风口平均风速和直叶片贯流风机出风口平均风速大小,并且和数值计算结果基本吻合.为贯流风机叶片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冰箱中食物的保存质量直接依赖箱内的空气流场和温度分布,而流场分布及温度分布取决于冰箱风机系统、风口位置及内部结构,这是当前大容量风冷冰箱设计中的一个难点。本文将CFD仿真技术引入到大容量风冷冰箱产品设计中,建立了某型号大容量风冷冰箱风机风道系统的三维模型,对冰箱风道的流场进行了仿真分析;根据仿真结果采用离心风机替代传统的轴流风机,并对风道系统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冰箱出风口风量,改善了风道系统流场分布并且有效降低了噪音。物理试验验证了本文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小型人工气候室内的风场更加均匀,采用Fluent软件对13种不同的出风口结构进行风场模拟和结果比较,得出最佳出风口结构。运用MRF多重参考系法建立风扇的动域产生不均匀风场,不均匀风场经过出风口得到优化。对模拟结果的假人室横截面进行截取获得该截面风速分布矢量图,计算截面速度的CV值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导流板加圆形出风格栅的出风口结构对气候室内的风场均匀性有很大提高,当圆形格栅的直径为30 mm,宽度为70 mm时出风口的风场均匀性优于其它方案。  相似文献   

15.
户式中央空调设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户式中央空调的3种主要形式,指出了我国户式中央空调走的是“水系统”的道路,主要发展的是冷/热水机组的型式;系统设计时应注意新风及加湿,厨房不宜采用风机盘管系统,风机盘管的系统布置等。  相似文献   

16.
李淼  赵军 《风机技术》2012,(4):9-12,17
在小型多翼离心风机叶轮的设计中采用叶片进气端斜切,通过改变风机进口结构来改善气流在进口转弯处流动的不均匀特性,可以有效提高风机性能.本文依据CFD理论,分别对原风机叶轮以及采用两种不同斜切叶片方式的叶轮,利用Solidworks及其数值模拟模块Flow Simulation建模并模拟计算,对比分析得出了叶片斜切对风机性能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制作三种风机实体进行性能试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风机叶片斜切对改善风机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现有适用于胃肠道机器人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能量传输效率低、接收功率低且接收能量的位置均匀性差,无法满足 功能复杂的新型胃肠道机器人的能量需求。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 C 型组合式发射线圈结构,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供能单元组 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和位置均匀性,确定供能单元组中线圈对间距的实验优化范围。 最后搭建实验平台,优化供能单元组中线圈 对间距,通过系统的能量传输效率、接收功率以及接收功率的位置均匀度对设计进行评估与验证。 实验结果表明:当线圈对间 距为 150 mm 时,中心位置的接收功率为 1 165. 34 mW,系统的能量传输效率为 6. 08% 。 系统的平均功率约为 1 100 mW,平均 能量传输效率达 6% 以上,接收功率的平均位置均匀度达 94% 。 新型 C 型结构磁芯以及采用同一时刻只有一个供能单元组工 作的组合式线圈结构,极大地改善了系统的接收功率与能量传输效率,并有较高的接收能量的位置均匀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多参数复合环境试验系统中离心加速度会造成气压场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添加风扇搅拌来改善气压场分布均匀度的方法.通过研究离心加速度与气压场的耦合机理,以流体运动控制方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为基础,建立了环境舱内的流体运动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数值分析的方法,对无风扇搅拌和有风扇搅拌两种情况下气压场的分布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19.
The leaking safety of air conditioner using R290 has been a research hotspot in recent years, one method to lower the risk of explosion after leakage is utilizing ventilation. For fresh air conditioner, it's common to use thermal anemometry and differential pressure flowmeters to measure ventilation flow rate. However, there is non-negligible error especially under low air volume flow rate conditions. In this paper, a novel integral-type air conditioner with heat recovery using R290 is proposed. And the relevant influencing parameters are analyzed and experimentally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racer gas method is an effective way to measure ventilation flow rate, and the novel integral-type air conditioner can meet the needs of the ventilation standards. The air volume flow rates of indoor unit fan and outdoor unit fan are dominant factors affecting ventilation flow rate. The outlet area of exhaust air duct is more sensitive than the inlet area of fresh air duct in exerting influence on ventilation flow rate, while the indoor temperature has a mild impact on ventilation flow rate.  相似文献   

20.
风机盘管空调系统风侧冷量计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益雄  姚晔 《流体机械》2003,31(11):39-44
阐述了风机盘管空调系统风侧冷量计量方法的基本原理,分析了这种空调冷量计量方法的计量精度,并提出了减小其计量误差的几个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