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探索了双相ADI飞轮等温淬火热处理工艺,认为双相ADI奥氏体含碳量低,需要加入更多的合金元素以增强淬透性;共析铁素体对双相ADI力学性能的影响相比奥铁体更敏感。飞轮最佳热处理工艺为奥氏体化840℃保温1.5 h,等温淬火320℃保温1 h.  相似文献   

2.
利用扫描电镜分析了热处理工艺对双相ADI(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奥氏体化温度在820~880℃时,随着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铁素体的含量逐渐减少,奥氏体的含量逐渐增加,当奥氏体化温度达到880℃时,基本全部奥氏体化.当等温淬火温度为250~370℃时,随着等温淬火温度的升高,组织由细针状铁素体、残余奥氏体及破碎状铁素体转变成大量的羽毛状贝氏体型铁素体、破碎状铁素体和较多的残余奥氏体.当等温淬火时间为30~90 min时,等温淬火时间较短时,组织为少量马氏体、破碎状铁素体、针状铁素体和残余奥氏体,当等温淬火时间超过90 min时,奥氏体容易发生分解,生成铁素体和碳化物.  相似文献   

3.
以水平连铸球墨铸铁型材LZQT500-7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等温淬火工艺进行了优化,分析了等温淬火工艺对等温淬火球墨铸铁(ADI)的综合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影响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ADI综合力学性能因素的重要性依次为等温淬火温度、等温淬火时间、奥氏体化温度和奥氏体化时间。随等温淬火温度和奥氏体化时间延长,综合力学性能先提高后下降。而随等温淬火时间延长,综合力学性能提高。最优的ADI处理工艺为奥氏体化温度880℃,奥氏体化时间90 min,等温淬火温度320℃,等温淬火时间150 min,对应的LZQT500-7 ADI型材抗拉强度和冲击韧度可分别高达1464.76 MPa和112.6 J/cm2。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寻水平连铸球墨铸铁QT500-7型材的最佳等温淬火工艺,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奥氏体化温度和时间、等温淬火温度及时间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分析,研究不同工艺参数下该型材的组织及硬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等温淬火温度和奥氏体化温度是影响合金硬度的主要因素,随着二者温度的升高,基体组织中残留奥氏体量增多,硬度逐渐减小.试验用型材在现有的热处理参数中,硬度最高的工艺为840℃×60 min奥氏体化+280℃×100 min等温淬火,在此工艺条件下可以得到由细密贝氏体型铁素体与少量残留奥氏体组成的组织,型材硬度为476 HBW.  相似文献   

5.
等温淬火工艺对奥-贝铸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继彭  严有为  张海鸥  姚三九  赵伯璠 《铸造》2002,51(11):680-683
研究等温淬火工艺因素(奥氏体化温度、等温淬火温度、等温淬火时间等)对奥氏体 贝氏体铸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选定成分的高碳(0 75%)高硅(2 4%)铸钢,在280~360℃范围内经等温淬火处理后,可以获得无碳化物析出的奥氏体-贝氏体组织,且随着等温淬火温度的升高,贝氏体形貌由针状下贝氏体逐渐向羽毛状上贝氏体转变。试验结果还表明,等温淬火工艺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复杂,奥氏体化温度和时间为900℃×120min、等温淬火温度和时间为320℃、120min时,可以获得较佳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的等温转变过程及影响因素,详细阐述了ADI在汽车钢板弹簧滑板座上的应用,主要工艺参数为:(1)化学成分控制在w(C)3.58%,w(Si)2.52%,w(Mn)0.35%,w(Mo)0.175%,w(Cu)0.51%,w(S)0.01%,w(P)0.035%;(2)通过对热处理的不同等温温度和等温时间进行对比,最终确定奥氏体化加热温度为900℃时保温30 min、等温温度为340℃时等温60 min的热处理工艺。生产结果显示:试样的基体组织为无碳针状铁素体贝氏体+残余奥氏体,抗拉强度≥1 000 MPa,伸长率5%,硬度310~380 HBW,满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7.
《铸造技术》2016,(9):1903-1907
为了探寻水平连铸QT500-7球铁型材抗拉强度及伸长率的最优等温淬火工艺,运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奥氏体化时间、等温淬火温度以及等温淬火时间对等温淬火球墨铸铁型材(ADI)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连铸ADI抗拉强度的主要因素为等温淬火温度;影响伸长率的主要因素为等温淬火温度和等温淬火时间,其中等温淬火温度最为重要。随等温淬火温度升高,高碳奥氏体体积分数增大,铁素体体积分数减小,且铁素体和高碳奥氏体变得粗大,导致ADI抗拉强度下降,伸长率提高。连铸球铁QT500-7型材在880℃/60 min奥氏体化+280℃/150 min等温淬火后,抗拉强度可达1 580 MPa;在960℃/120 min奥氏体化+360℃/125 min等温淬火时,伸长率为11.9%。  相似文献   

8.
《铸造技术》2015,(8):2009-2011
采用磨损试验机、金相显微镜,研究热处理工艺对含硼球墨铸铁(CADI)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960℃高温预处理7 min、900℃奥氏体化保温90 min及等温淬火保温90 min后,铸铁组织由球状石墨、针状铁素体、高碳残余奥氏体和一定量的碳化物组成。随着等温淬火温度由250℃升至310℃,铁素体组织粗化,残余奥氏体含量逐渐增加,硬度降低,冲击性能提高,耐磨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亚温奥氏体化等温淬火工艺对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在等温淬火工艺(等温淬火温度370℃,等温淬火时间120 min)一致前提下,当奥氏体化温度在820~880℃区间变化时,随着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热处理后组织中针状铁素体的数量愈来愈少;当奥氏体化温度为880℃时,组织已经全部奥氏体化.此外,随着亚温...  相似文献   

10.
边泊乾  刘金海  徐献义  李国禄 《铸造》2007,56(5):462-466
采用X射线检测方法研究了不同等温淬火工艺对ADI中残余奥氏体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30~120 min等温淬火时间范围内,随着等温淬火时间的延长,残余奥氏体量及其含碳量逐渐增加,60 min时出现峰值,然后逐渐降低;在270~380℃等温淬火温度内,等温淬火温度较低时,残余奥氏体的量及其含碳量较低,随着等温淬火温度的升高,残余奥氏体量及其含碳量逐渐增大,当等温淬火温度超过360℃后,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