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考虑光伏出力的强随机波动性,基于地区光伏电站历史发电功率数据,采用改进的K中心点聚类算法提取光伏出力典型场景;考虑负荷、光伏出力时序特性,构建光伏、负荷联合时序场景。从场景发生概率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光伏安装运维成本、售电、节能降损效益,以光伏电站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采用改进遗传模拟退火算法搜寻光伏电站最优位置和容量;采用超级电容平抑分布式光伏发电出力波动,以容量最小为目标优化储能装置充放电功率曲线,进而确定储能位置和容量。  相似文献   

2.
建立光伏发电理论出力模型,通过求取其实际出力和衰减理论出力差值提取光伏出力的随机性分量,采用不同单一概率密度函数对随机性分量进行拟合,并分析拟合结果存在较大偏差的原因。为降低拟合偏差,采用基于二分K均值聚类的权重值划分方法,提出三权重混合t Location-scale概率密度函数模型以描述光伏出力波动量的数字特征。最后通过Matlab仿真结果与指标值验证所提出模型拟合效果的优异性。  相似文献   

3.
吴红斌  王蕾 《太阳能学报》2016,37(5):1197-1204
针对影响光伏发电系统出力的两个因素(光照辐射强度和光伏组件温度)分别建立相应的时序数学模型。引入运行状态系数(operation state coefficient,OSC)表征设备运行状态对光伏发电系统出力的影响。将光照资源的波动性和设备的运行状态相结合,得出光伏发电系统的多状态时序出力模型。采用序贯蒙特卡罗法,对含光伏发电系统的配电网进行可靠性评估,通过不同的指标来衡量光伏发电系统对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后能有效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可再生能源》2013,(7):11-16
分析了影响光伏发电出力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光伏发电短期出力预测模型。利用光伏电站的出力数据和气象数据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根据光伏出力影响因素的分析,将不同日类型的日发电功率数据进行处理,将其映射为日类型指数作为神经网络训练、预测的输入。文章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对不同天气类型下一天各时段的出力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实测值的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比较准确的预测能力和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首先,基于k均值聚类和Copula理论建立不同天气类型下光伏出力的条件预测误差分布模型,并利用该模型修正储能运行时序模拟算法中的光伏出力预测值;其次,以跟踪光伏电站计划出力为控制目标,并以光伏电站寿命周期内年均收益最大为经济性优化目标,综合考虑储能全寿命周期成本、偏离计划出力的惩罚成本和光伏电站收益,采用粒子群算法和时序模拟计算法搜索最优的储能配置方案。最后,以安徽某地额定容量为100 MW的光伏并网电站储能配置方案为例,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仿真算例表明,考虑修正与不考虑修正的情况相比,光伏电站的经济性得到提高,所需储能的功率和容量减小。  相似文献   

6.
火电机组发电能量利用率较低且污染量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当前的双碳目标。为此,增加低能耗、低污染的以光伏等清洁能源为主要发电来源的新型电力系统,有助于节能减排和双碳目标的实现。为了评估新型电力系统节能减排效果,以光伏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提出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新型电力系统节能减排效果评价方法。分析光伏发电系统节能减排效果的影响因素,确定光伏发电系统节能减排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利用模糊数学理论,识别节能减排效果评估对象;通过聚类处理节能减排效果评估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光伏发电系统节能减排效果评价体系,实现了光伏发电系统节能减排效果的评价。以某省2019—2021年光伏企业节能减排效果评价的指标数据作为案例数据进行应用分析。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在评价光伏发电系统节能减排效果时,可以将评价误差控制在-0.24%~-1.80%,提高了光伏发电系统节能减排效果评价精度。  相似文献   

7.
为定量分析光伏项目的并网经济性,本文提出"自发自用、余电上网"运营模式下的发电上网率模型,以机组可输出功率、气候条件作为基础拟合机组典型日机组出力,运用最短距离聚类与关联度分析方法选取典型日负荷曲线。通过各季节典型日逐时光伏出力和用户负荷的动态对比,测算年发电上网率。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光伏发电项目全寿命期内的经济评价系统模型,并以某50 MW光伏大棚项目为实际应用案例来说明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应。结论表明了运用该方法测算的光伏项目并网经济性良好,可进行投资。  相似文献   

8.
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运营模式下,光伏发电项目的发电上网率是测算全寿命周期内上网发电量的基础,对准确评估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了建立发电上网率模型,以机组可输出功率、气候条件作为基础拟合机组典型日机组出力,运用最短距离聚类与关联度分析方法选取典型日负荷曲线。通过各季节典型日逐时光伏出力和用户负荷的动态对比,测算年发电上网率,填补了定量计算年上网发电量的空白。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光伏发电项目全寿命周期内的经济评价系统模型,并以光伏大棚项目为实际应用案例分析光伏发电项目的并网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光伏发电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避免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运用熵权法对层次分析确定描述指标体系各层级指标相对重要程度的权重进行修正;通过物元可拓模型从经济效益、技术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4个方面,全面系统分析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综合效益,并对蒙阴光伏发电项目进行综合效益评价,得出了相应结论,为客观评价光伏发电综合效益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10.
摘要: 随着光伏发电系统等新能源接入电网,在改变电网的拓扑结构同时,电能输出特性也会影响到电力系统电能质量问题。为了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该光伏发电系统各项电能质量需满足国家标准。以沈阳农业大学0.38 kV电压等级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对光伏系统中的电能质量的谐波、电压偏差、三相不平衡进行分析。理论上分析了傅里叶变换,组、子组算法电能质量的特征。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并对比在功率不同时电能质量的差异,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通过测试可知,采用的分析方法能够检测电能质量的各项指标,从而为电能质量的各项参数指标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