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主要介绍希腊针对不同区域的煤质,采用了不同的磨煤、干燥和燃烧系统开发技术状况。对结渣现象和原因作了分析,给出了可预测高水份褐煤结渣倾向的硅比和碱酸比计算公式。训论了高水份褐煤与其它燃料混烧的经验,并对褐煤煤气化和离水份褐煤的蒸汽干燥等发展性科研项目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斯坦公司是法国电站锅炉制造业的主导厂商。本文简单介绍了斯坦公司的基本情况。着重介绍该公司的电站煤粉锅炉机组的设计特点及一些煤粉燃烧试验研究设施,并对炉内直接脱硫法、高水份褐煤燃烧技术、灰磨损和积灰结渣的预防措施、节油冷炉启动等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3.
600 MW高水分褐煤锅炉结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上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锅炉燃用高水分的褐煤,多次发生炉膛结渣的情况,对该高水分褐煤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出该煤种具有中等易结渣倾向。并对造成1号锅炉结渣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制粉系统调整和燃烧调整等措施,减轻了锅炉结渣,并给出了预防锅炉结渣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对印尼褐煤水煤浆在卧式炉中的燃烧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发现,不同测孔处硅碳棒结渣特性有差异。在距离燃烧器出口1500mm(6#孔)和2500 mm(9#孔)处,结渣基本都无熔融性,相对比较松散。但不同测孔处的结渣速率、结渣量有较大差异。通过对不同时间硅碳棒取样的不同,从结渣量、结渣速率、微观形貌、结渣评判等方面入手,来研究褐煤水煤浆燃烧结渣的机理,为锅炉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汇流河电厂拟安装两台燃烧大雁褐煤的220吨/时锅炉.大雁褐煤的特点是发热值低,灰份大,水份高,挥发份高.为了选择适合于褐煤燃烧的制粉系统,对制粉系统干燥介质的组成、磨煤机型号选择与布置方式、磨煤机与燃烧器连接方式、锅炉整体布置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就方案设计阶段所产生的问题予以介绍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结合褐煤的煤质特性,从锅炉结构、制粉系统干燥出力、磨煤机选型方面,给出了大容量褐煤锅炉区别于常规烟煤锅炉的设计特点,分析了某600 MW等级褐煤锅炉的着火、燃烧、变负荷及结渣特性,表明褐煤锅炉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褐煤燃烧六角切圆锅炉低氮燃烧器改造后污染物排放及燃烧稳定性问题,笔者采用数值计算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燃烧器改造前后CO浓度、NOx浓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对锅炉水冷壁四周出现较严重的结渣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分析结果表明:燃烧器改造后的CO浓度比改造前高,NO浓度比改造前降低了很多;煤粉在还原性气氛较强下、融化温度较低时会导致水冷壁出现结渣。建议增强燃烧器区域的氧量,可减轻结渣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燃用褐煤锅炉结渣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丽霞 《宁夏电力》2005,(4):20-21,62
富拉尔基发电总厂共有6台燃用褐煤的670t/h锅炉,褐煤具有极强的结渣特性,本文针对直流燃烧嚣特殊的布置形式,对这种燃烧方式的锅炉炉内空气动力工况进行了研究,并解决了褐煤结渣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日,由东北电网公司研究并应用的《烟煤锅炉掺烧褐煤技术研究及其应用》项目通过了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的鉴定。参会的14位锅炉专业权威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全面解决了中储式制粉系统烟煤锅炉掺烧高挥发分、高水分、低灰熔点、低热值褐煤易发生的制粉系统爆炸及干燥出力不足、受热面结渣、锅炉不能满出力运行等技术难题,拓宽了烟煤锅炉的燃用煤种范围;提出并实施了工程应用技术,规范了烟煤锅炉掺烧褐煤安全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水分褐煤被广泛应用于动力发电,但电站锅炉在燃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到机组的安全运行。文章从高水分褐煤的煤质特性出发,总结出电站锅炉燃用高水分褐煤的优缺点,并从锅炉设计和运行两方面给出了受热面防结渣、防止低温腐蚀等安全燃用高水分褐煤的措施,对设计和运行人员有一定的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风扇磨直吹式制粉系统褐煤锅炉,由于褐煤高水份、高挥发性和低热量,存在着燃烧不稳定和低负荷稳燃的问题,装上煤粉浓缩稳燃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措施。本文对煤粉浓缩稳燃器的研制工作,从其工作原理、设计和模化试验及其结果都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对海拉尔电厂采用的轴向式煤粉浓缩稳燃器的设计及其参数选取和试验,以及取得的效果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针对褐煤高水分、低发热量和易结渣的特性及其对锅炉燃烧设备与制粉系统选型的影响,分析研究了褐煤锅炉炉膛、燃烧器设计特点以及制粉系统选型等问题,并提出了褐煤锅炉炉膛特征参数的选取范围:对于老年褐煤,为预防结焦结渣,燃烧器的预混段不宜过长,一次风速推荐范围为17~22m/s。对于收到基水分w(Mar)大于35%的褐煤,宜选用直流燃烧器切向燃烧方式;对于收到基水分w(Mar)小于35%的褐煤,宜选用中速磨煤机;对于收到基水分w(Mar)大于40%的褐煤,宜采用风扇磨煤机。  相似文献   

13.
褐煤锅炉结渣原因及燃烧器改造方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丽霞 《湖北电力》2005,29(5):17-18,23
富拉尔基发电总厂共有6台燃用褐煤670 t/h锅炉,此种煤质具有极强的结渣特性, 针对直流燃烧器特殊的布置形式,对这种燃烧方式的锅炉炉内空气动力进行了研究,并解决了褐煤结渣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褐煤在磨矿过程中的能耗,通过综述前人的成果,指出影响褐煤可磨性的主要因素有煤样的水分含量、岩相成分及成煤条件等。其中褐煤可磨性差的主要原因是水分含量高,煤样的水分含量越高,煤的可磨性越低,增加褐煤可磨性最简单的手段就是对其进行干燥脱水。褐煤干燥过程中煤孔隙结构和比表面积会发生变化。水分析出产生裂隙是褐煤可磨性增大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比较了采用普通的外热源干燥法和微波干燥法在增加褐煤可磨性方面的情况。微波干燥技术具有干燥速率快、干燥时间短、能量利用效率高等优点。最后对煤可磨性的评价指标进行了讨论,指出了哈式可磨性指数的局限性,介绍了基于分形等理论的新的可磨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5.
云南阳宗海电厂670t/h锅炉燃用当地褐煤,其水份之高,热值之低,目前属全国之最,国内尚无彩和闭式制粉系统燃用此种煤质的锅炉设计,制造,调试,运行的经验,本文介绍了云南省电力基建设调试所对大型电站锅炉燃用高水份褐煤的认识和经验及阳宗海电厂670t/h锅炉启动试运阶段燃烧调整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当锅炉燃烧多水份的褐煤时,如果干燥不好就容易造成煤粉系统的堵塞和磨煤设备制造煤粉的困难,严重时,并能影响锅炉出力造成运行的不安全。近代设计的锅炉设备,在燃烧水份大的低质煤时,都采用干燥设备用来干燥进入磨煤机的原煤,利用从燃烧室内抽取高温瓦斯与热风混合作为对多水份低质煤的干燥,就是干燥方法的一种。采用高温瓦斯干燥多水份低质煤的优点是: 1.干燥效果好:一般用空气预热器的热风干燥时,热风温度最高只有200~300℃,对于干燥多水份的低质煤来讲,这样的温度是不够的,如果要提高  相似文献   

17.
基于烟煤、褐煤的IGCC系统技术经济性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褐煤提质技术的发展使得褐煤的高效利用成为可能。基于一种先进的褐煤干燥技术—内部废热利用流化床干燥(wirbelschicht-trocknung mit interner abw rmenu-tzung,WTA),采用ASPEN Plus软件及美国电力研究协会(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EPRI)的技术评价准则(technical assessment guide,TAG),分别对烟煤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IGCC)电站和褐煤IGCC电站进行技术经济性分析。详细介绍了WTA单元及燃气轮机变工况的建模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引入WTA技术后,褐煤IGCC电站的发电效率比采用传统干燥方式时约提高4.6个百分点,整体性能与烟煤IGCC电站相差不大;而褐煤IGCC电站的发电成本比烟煤IGCC电站低24.4%。高效的褐煤干燥技术能显著提高褐煤IGCC电站的效率,而褐煤低廉的价格又对降低发电成本十分有利,褐煤很可能成为比烟煤更适合IGCC的燃料。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微波提质对褐煤燃烧特性的影响,对高含水褐煤进行了微波提质,并对比了不同给料量下提质煤中试燃烧特性。利用隧道式微波辐照系统对褐煤进行25 min的微波提质,在分析提质前后煤质组成、热值、灰成分、灰熔点以及微观表面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浙江大学1 MW卧式筒形热态试验炉进行中试燃烧试验,分析了提质煤的温度场分布、灰渣特征和污染物排放情况。结果表明:提质后褐煤的水分明显降低,热值升高,表面变得松散,比表面积增加,更容易着火燃烧,易形成熔融状结渣,更易燃尽;提质后CO排放质量浓度增加,SO_2排放质量浓度无明显变化,NO_x排放质量浓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几个主要的褐煤生产国之一,煤种属年青褐煤,水份高,热值低,积灰性强.维多利亚电力委员会(SECV)担负着澳大利亚大部份褐煤资源的开采任务并将其用于发电.在几十年褐煤应用与研究中.SECV 积累了褐煤锅炉机组的大量运行经验和设计技术。本文介绍了SECV 的主要研究基地——赫尔曼研究所及其研究设施.也介绍了SECV 在大容量褐煤锅炉机组应用拉特罗布盆地褐煤时,燃烧系统、制粉系统、除尘器等设计改进技术,特别介绍了在防止锅炉积灰方面SECV 所做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20.
单颗粒褐煤烟气干燥过程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褐煤干燥对提高褐煤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深入研究高温烟气干燥褐煤的物理过程,在一维球坐标系下对单个球形褐煤颗粒的干燥脱水过程建立了数值模型。模型中以褐煤颗粒内的蒸发界面为基础,将褐煤颗粒分为干区和湿区,对湿区求解传热方程,对干区求解烟气传热和传质方程,模拟褐煤干燥中的水分蒸发过程。模型采用Crank-Nicolson隐式差分方法进行离散化,模拟得到单个褐煤颗粒动态蒸发的过程。利用该模型分析不同粒径褐煤干燥过程中的烟气温度、颗粒含水量、颗粒内部温度分布等变化规律。发现颗粒最高温度不超过烟气和颗粒的最终平衡温度。褐煤颗粒粒径和初始烟气温度对褐煤的干燥过程有重要影响,较高的初始烟气温度条件下所需的干燥时间短,干燥时间近似与褐煤颗粒粒径的平方成正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