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 ,加强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 ,如何建立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联系 ,加强供求信息的交流 ,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 ,利用VisualInterdev 6 .0开发了一个以SQLServer 7.0作为数据库后台的毕业生信息发布系统 .该系统采用ADO及ASP技术 ,利用浏览器 ,用人单位即可在Internet上查阅我院有关毕业生的信息资料 .  相似文献   

2.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协议,根据该协议,劳动者加入到用人单位之中,有义务完成所负担的工作或任务,并遵守用人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产生了大量复杂的就业数据,利用Apriori算法的数据挖掘技术,从就业数据中挖掘出学分绩点与用人单位录用学生之间的关联规则,有助于提高就业管理部门对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实效性,实现毕业生更快更好的就业.  相似文献   

4.
论大学生就业签约的法律责任与维权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毕业签约的过程,就是就业合同的法律文件形成的过程,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应承担相关法律行为的法律责任。毕业生在签约过程中应正确认识就业协议的约束力和违约的责任,懂得守约及维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劳动合同法》与大学生就业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才市场人才供大于求的形势下,相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因而要面对种种就业陷阱.新的<劳动合同法>加大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力度,可为大学生排除就业途中的陷阱,不过也可能对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6.
毕业生就业状况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从就业信息反馈的主体入手,以信息不对称理论和控制论为基础,设计了就业信息反馈环路,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反馈机制,结合计算机科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设计开发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系统,系统包括毕业生个人动向反馈、对专业的建议等19个功能模块,最后应用到学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中。实践应用表明该反馈机制与平台系统能够促进就业信息流通渠道的通畅,加强毕业生、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为消减在高校毕业生招聘过程中,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出现诚信缺失行为的负向影响,通过博弈模型分析方法,对诚信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毕业生诚信缺失行为的防范对策,以促进规范、诚信就业市场的建立,使招聘风险得到有效规避。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比较突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的综合性问题。本文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政策制度、高等教育、社会用人单位、国际大环境以及大学毕业生自身等方面分析其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努力找到并逐步完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规模不断扩大,为社会培养了更多的人才,与此同时,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渐严峻,尤其是人才供需双方失衡尤为突出,企业招人难、留人难,高校毕业就业扎堆,并出现缓就业、慢就业的现象.因此,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增强用人单位的招募能力,增加高校毕业生尽快就业的自信心,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出现的矛盾.本文主...  相似文献   

10.
就业质量作为综合评价高校的就业工作状况综合指标,近年来受到政府的重视。对技术应用型高校而言,所培养的毕业生直接与就业市场挂钩,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通过对205家用人单位的调查,研究影响技术应用型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构建了"四维一体"的技术应用型高校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建议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定期监测就业质量,技术应用型高校应建立就业质量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盲目性、签约速度回笼时间长的问题,研究毕业生行为与就业岗位需求的关系.以广东省若干高校的历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依托Spark计算框架提出对原Apriori算法的改进算法Apriori_S,提高算法的执行效率和分析复杂数据集的适用性,并应用于挖掘历届毕业生数据和就业信息之间的关联规则.实验分析表明,改进算法的执行效率远高于原算法,且适用于分析多维度的复杂数据集.最后利用挖掘结果构建就业岗位"黏性"模型,构建应届毕业生就业智能推荐管理系统,实现就业岗位智能推荐.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校大学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年进入社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网络招聘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种快捷渠道。文章首先介绍了ASP技术和ADO数据库访问技术,设计了基于ASP技术的毕业生就业招聘网站的体系结构,分析了网站的主要功能并进行了实现。基于ASP技术的毕业生就业招聘网站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架起一条跨越时空的信息高速公路,减少了用人单位的招聘和毕业生的应聘之间不必要的限制,促进了双方更广泛的交流,提高了双向选择的效率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就业保护权是劳动者维持和保护劳动关系不受雇主主动解雇的重要权利.就业保护权在用人单位解雇劳动者的过程中对实体、程序以及救济进行了系统地规制,对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我国当前劳动法规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规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全国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高校毕业生面临上课与考研、上课与就业、毕业设计与用人单位实习等多种矛盾。这些矛盾成为高校毕业生管理的新课题、新挑战。分析毕业生管理工作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对毕业生管理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要严格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规范请假制度;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利益出发,换位思考,做好学生就业过程的教育、指导、服务等工作。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计划与市场融合的转轨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随着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毕业生就业出现的新的趋向.认为,在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同时,高校需要保证对学生教育的完整性,应把文明离校教育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行业性比较强的部委院校,应尽快调整好大学生就业服务面,并使其具有创造新的就业领域的意识和本领;应探索建立学校和用人单位互动机制,尽快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通过人才市场信息发布制度和毕业生需求信息申报制度,为毕业生择业和单位用人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  相似文献   

16.
就业信息是高职高专毕业生求职择业的前提,是用人单位的要约邀请,更是毕业生了解用人单位的基础。就业信息收集与利用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能否找到相对满意的工作。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不同的渠道收集就业信息,只有全面准确地掌握相关就业信息,并处理和运用好,毕业生才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胜出,选择到切合自身的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17.
面对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日渐凸显的“高就业高流失”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有关大学生就业忠诚度缺失的问题,用人单位将其原因指向高等院校就业指导教育的欠缺以及“先就业后择业”等就业观的不良影响。结合某高校应届毕业生实际情况,围绕完善就业指导体系、抓好诚信教育、重视情感教育等方面,探究高校毕业生就业忠诚度培养模式的重建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分析了高校招生、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与行业需求这四者的关系,提出了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高校就业工作与行业发展的"四位一体"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19.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了解国外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能给我们有益的启示.这有利于目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比较完善的由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在国家就业政策指导下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  相似文献   

20.
从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就业协议的签订、劳动合同的订立到劳动纠纷的解决等方面,结合自己在就业指导法律教育中积累的经验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希望为大学生更加理性的就业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