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孤东采油厂东三联离心泵2002年前均使用盘根密封,存在许多问题。用波纹管机械密封替代后,密封效果好,无泄漏,寿命长,提高了生产率。1.盘根密封存在的问题盘根密封存在磨损快,使用周期短,漏失严重,能耗高等问题,而致命缺点则是造成泵轴承室进水,导致轴承、轴、泵体等损坏,维修工作量大,综合成本高,并且影响生产。2.波纹管机械密封(1)工作原理。波纹管机械密封是通过加工优良的动、静环两个端面,紧密贴合组成一对摩擦副,而达到良好密封的目的。同时,用波纹管代替弹簧,摩擦副压力值恒定,间隙均匀,密封效果良好。(2)组装情况。波纹管机械密封在…  相似文献   

2.
接触式波纹管类零件的机械密封常常因摩擦热导致元件的结焦,继而出现密封环老化、密封管端面裂隙等现象。因此,除在金属波纹管加工时有较高的精度要求外,在金属波纹管的组装时也要求精度很高,组装结果直接影响机械密封能否正常运行。机械密封件在高速运转时出现失效不仅会对机械本身造成损坏,还给生产工作带来了很大隐患。本文通过探究金属波纹管密封的组装工艺规程,提高其在生产中的适用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模拟计算,分析工作参数和端面形貌分形参数对接触式机械密封端面摩擦热的影响。基于机械密封端面接触分形模型,考虑密封端面摩擦热、摩擦系数、端面温度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提出了密封端面摩擦热的耦合计算方法。对内流式部分平衡型机械密封端面摩擦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弹簧比压或密封流体压力的增大,密封端面摩擦热线性增大;随着转速的增大,密封端面摩擦热近似线性增大,且密封端面越光滑,摩擦热的增量越大;随着端面分形维数的增大或特征尺度系数的减小,密封端面摩擦热非性线增大,且随着密封端面趋于光滑,摩擦热的增幅变大。  相似文献   

4.
王斌  喻宁 《流体机械》2003,31(12):31-33
结合某中压热氨泵的机械密封改造,对金属波纹管机械密封与普通机械密封的性能对比进行了分析,指出金属波纹管机械密封可以在很多工况下取代使用,辅助密封圈的普通机械密封。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温度对机械密封金属波纹管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高温泵用机械密封焊接金属波纹管计算模型,利用ANSYS软件计算波片的温度场,并通过间接耦合法计算不同介质温度下的热应力与热应变场,得到温度对波纹管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高温工况下波纹管波片内产生了较大的热应力和热应变,增大了波纹管断裂、失弹等形式的失效的危险,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必须对此引起足够重视;在高温工况下波纹管波片等效热应力、热应变的最大值均出现在波片波谷处.  相似文献   

6.
机械密封是旋转机械中常用的一种轴密封,受力情况复杂,工作条件非常恶劣,介质压力和弹簧力的作用使得密封端面产生机械变形,端面容易呈现局部接触,当机械密封动环以高速旋转时,端面间的接触摩擦和端面对液膜的粘切作用而产生热,引起密封端面温升和热变形.端面热变形是密封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密封环温度场、变形、耦合变形、优化等方面综合评述了机械密封热变形的研究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王斌  喻宁 《机械》2003,(Z1)
金属波纹管机械密封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有取代普通机械密封的趋势,本文结合我厂的中压热氨泵的机械密封改造,讨论金属波纹管机械密封与普通机械密封的性能对比,并推荐金属波纹管机械密封在未来具有应用优势的场合。  相似文献   

8.
朱拥军 《中国机械》2014,(18):89-90
机械密封具有工作可靠、摩擦磨损小、密封性好、泄漏量少等特点,在机泵设备中广泛使用。对于船用机械端面密封而言,当水深发生变化时,密封结合面之间的摩擦热、接触力随之发生变化,封面之间的接触应力也随之改变。本文主要对机械密封进行概述,并探析水深的变化对船用机械密封端面变形所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钱续鹏  张智  曹保民  顾林渝 《机械》2004,31(Z1):153-154
阐述金属波纹管机械密封与普通机械密封性能对比,指出了金属波纹管机械的使用特点及适用场合.  相似文献   

10.
王劲  徐鸣鹤 《润滑与密封》2005,(5):186-188,191
针对宝钢股份镀锡机组沉没辊机械密封在机组投产后失效故障频发的问题,从热损失效现象出发,对机械密封端面比压、沉没辊轴颈橡胶成分变化、槽体变形以及摩擦痕迹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安装精度、调整静环静态间隙和橡胶波纹管的压缩量、改进结构和采用外部循环冷却等几方面的改进措施,从而控制了沉没辊机械密封的故障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