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众多采石场的闭坑、关停,废弃采石场的治理成为地方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通过分析废弃采石场治理的特点,总结了国内外治理经验,结合某废弃采石场现状,提出了清理边坡浮石以消除安全隐患的措施,针对治理区不同边坡形态,分别选取挂网客土喷播和平台覆土种树、爬藤覆盖坡面进行绿化,对废弃采石场治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城市周边存在废弃采石矿山导致的环境恶化、地质灾害频发、土地资源浪费等现象。随着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由于城市用地、景观提升和市民需求等因素,需对废弃采石矿山进行生态环境整治。以徐州曹山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为例,针对原设计治理方案存在的问题,利用坡率法与土工布结合设置台阶的方法,对其进行多次优化,分析其稳定性、应力场和变形结果,最终得到满足边坡安全等级的治理设计方案。优化后的方案不仅解决了原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还大量减少了土地资源占用,更为经济合理,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以凤凰山西麓地质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为实例,分析了该地区采石场开采造成的林地毁坏、边坡崩塌、水土流失等旅游区环境破坏现状,通过削坡、崩塌治理、生态治理等因地制宜的治理方案,成功恢复了该治理区的生态环境,为朝阳地区的废弃采石场环境治理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郭启明  郭婧 《现代矿业》2020,36(11):235-237
通过对潼关金矿区西潼峪地质环境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其恢复治理技术。采用土体重构与整治、拦渣墙与格宾石笼拦挡、导水系统重建、主动防护围加固、生物绿化复垦、监测工程六种技术方法,系统地阐述了潼关金矿区西潼峪治理区的恢复治理技术。在今后绿色矿山建设中,为类似工程地质环境治理、地形地貌景观修复等其他治理恢复工程提供了重要的工程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以双桥石灰岩矿的高陡路堑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极限平衡法对该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对边坡天然、降雨和地震3种工况进行模拟计算发现,治理前边坡在各种工况下危险滑坡面均集中于强风化灰岩区域,边坡极易失稳;对模型削坡处理后计算发现,各工况下边坡安全系数大于1.30,处于稳定状态。采用削坡减载方案对矿区高陡路堑边坡进行治理后取得了较好效果,证实了模拟分析和治理方案的科学性、正确性,为类似地质条件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和治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焦作市区北部采石场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是由于露天开采石料而引发的边坡失稳及生态环境恶化.在带状工作区沿线,边坡失稳和崩塌地质灾害发育,治理范围的边坡多为高段位陡坡,主体边坡高度35~60 m,边坡角达65°~85°,由于所形成的边坡极不规范,边坡角较陡,坡面参差不平,很不规则,在边坡的中上部松动悬挂岩块很多,因此,岩块随时坍塌的可能性很大,十分危险.对当地居民、过往车辆和游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险患,结合焦作市北部采石场边坡的特点、条件,针对本区的环境地质问题特点,主要采取部分削坡、部分清坡、局部加固、主坡面顶部修建防护拦杆、坡底外设置隔离围栏、边坡坡面和平台上综合复绿等工程措施来进行恢复治理.  相似文献   

7.
未得到有效治理的废弃采石场容易引发地质和环境问题。以江西省石城县下茶坑废弃采石场矿山为例,通过现场调查,总结分析矿山土地资源、植被破坏以及地质灾害等问题。针对各问题提出相应的恢复和治理方案,包括复绿、边坡治理、截排水、监测等工程。研究成果对类似矿山环境治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废弃采石场景观设计与植被恢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废弃采石场是一种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破坏、影响城市形象并且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的土地类型,如何进行合理的改造以形成可持续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是十分棘手的问题.传统边坡复绿工程,往往只注重保证边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支护设计也以稳定性为主,对绿化景观设计重视不够.本文以舟山市长岗山森林公园南入口宕口景观复绿工程为例,提出了废弃宕口生态恢复与景观设计的具体方案,包括工程整治、景观再造、绿化与生态恢复,营造出了层次丰富的生态景观和人造景观,为废弃矿山的生态环境治理和绿化景观设计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修复矿区地形地貌景观,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废弃矿区林草覆盖率,有效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研究了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施工技术,分析了研究区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涉及图斑数14个,图斑总面积85.96 hm2。基于此,研究了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技术,主要为坡顶或坡面上的悬挂岩块、松动岩石进行清除,边坡整理,清理危岩体和采坑回填。然后分析了各个工程的准备工作、施工方法以及质量控制。研究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探索新路,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0.
随着矿区开采方式由露天开采转向井工开采,边坡稳定性逐渐降低,因此为保证矿区的安全生产,亟待对矿区开采边坡稳定性做出准确评价。依据平朔东露天矿工程项目,运用Slide软件对边坡危险区进行搜索与治理方案,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二维模型,采用强度折减法分析不同井采方向下平朔东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结果表明:典型剖面Ⅰ通过治理后边坡稳定系数从1.05增值到1.20,达到安全生产要求,并发现剖面Ⅱ采用逆坡开采较顺坡坡体变形小;矿山边坡局部受井采扰动影响明显,计算发现当开采至80 m时,边坡安全系数骤降至1.65,因此在后续的开采中要加强危险坡面的监测与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1.
津蓟高速公路肘各庄路段穿越原肘各庄村花岗岩采石场(已废弃),该废弃采石场存在崩塌地质灾害隐患,已有坡面风化岩体崩落,影响或威胁了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尝试应用极射赤平投影分析崩塌体的稳定性,应用落石弹跳运动轨迹曲线方程划分崩塌体威胁范围,并且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2.
济源市某矿山生态地质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甚至威胁到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已刻不容缓。通过对该矿山生态地质环境问题调查,认为矿区内主要以露天采坑、渣堆、废弃石料厂、废弃石灰窑、废弃建筑、陡坎、高陡边坡等地质环境问题为主。通过坡面清理、挖方削坡等工程手段,消除区内采矿形成的高陡边坡所引发的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隐患;通过回填、挖方、挡土墙等工程手段,实现采坑地貌形态修复;通过覆土、植树、道路等工程手段恢复治理区的土地功能,改善生态环境。研究可为相似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蜂巢约束系统施工可以对边坡岩体进行加固的同时对坡面进行覆土复绿,达到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的同时较快地恢复了矿区生态环境,为岩质边坡复绿在河南省的适应性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边坡复绿工程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卓尼县历史遗留的小型采石场较多且地质环境问题突出等问题,通过对卓尼县业日村某采石场勘查分析,矿山现状条件下存在的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为不稳定边坡、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隐患、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针对渣堆不稳定边坡采用坡脚修建挡墙、坡体分级削坡减载的治理措施,及客土后"乔灌草"混种的复绿措施;针对岩质边坡存在的崩塌落石...  相似文献   

15.
在调查庆元废弃铅锌矿基岩土壤、水体状况和边坡现状植被基础上,分析影响边坡绿化因子,提出废弃铅锌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建议,对庆元废弃铅锌矿的生态环境治理有较重要的指导意义,给全国废弃铅锌矿的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综合分析三峡库区巴东县官渡口太矶头白杨树湾人工高边坡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首先根据地质调查、地质勘探成果对该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定性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该边坡主要破坏模式为坡体内部的圆弧形滑动破坏及掉块剥落等。针对该边坡的实际地质地形条件、稳定性状况、边坡破坏后的危害程度等,将整个工程治理区划分为三个区段,利用Slope/W程序对该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结合该边坡的地质条件,确定了各区段具体的工程治理方案,最后,对加固后的边坡进行了稳定性验算,各项验算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关中地区石灰岩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综合治理方案,详细阐述分析了石灰岩采矿后形成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治理技术,并以铜川市耀州区药王山景区周边废弃石灰岩矿山为例,分析了区内地质环境问题及危害,综合考虑地质灾害、生态环境及当地社会需求等诸多因素,通过"加筋土反包分台阶回填+草籽麻袋护坡、废弃土地整修及复垦绿化、边坡整修+坡面排水+平台与坡面绿化、修建道路+路边排水渠"等工程措施,消除了地质灾害对药王山景区游人及当地群众的生命威胁,确保了景区安全运营,极大程度地改善了景区周边面貌,优化、美化了景区生态和旅游环境,社会、环境效益显著,为关中地区石灰岩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留下了宝贵经验,也可为同类石灰岩矿区的恢复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矿区采空区分布状况和岩体工程地质条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对地下开采引起上覆岩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及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揭示了采动滑坡的形成条件和成灾机理。采用多种计算分析手段对以采空区充填和高陡边坡加固为核心的综合治理方案进行了优化与治理效果分析,提出了以井下充填法及地表高压注浆为主的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措施。分步实施了井下采空区充填治理和地表高陡边坡综合治理工程,消除了地质灾害进一步发展所造成的安全隐患,达到了改善矿区地质环境、保障矿山生产安全、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查明德兴铜矿富家坞矿区东南帮的工程地质特征,分析区内边坡稳定性情况,采用现场勘察、室内实验及滑坡反分析等方法,确定了边坡的滑坡模式,获取了边坡岩体力学参数,并通过极限平衡法对现状边坡以及削坡后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刘明戍 《矿冶》2020,29(5):21-24
本文以紫金山金铜矿为依托,对矿区四个帮坡(A、B、C、D)进行地质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矿区现状存在小规模崩塌、顺层滑塌、倾倒、楔形破坏、大气降水冲刷等不良地质作用。根据该不良地质作用分析了影响矿区边坡稳定的地下水、采区爆破影响等9种因素,并给出了疏干地下水、边坡综合加固支护措施等建议性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