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坚 《包装世界》2011,(1):34-35
为适应新形式下教学体系的需要,对商品包装设计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教学中引入实际项目,注重以项目驱动,创立以工作室制为核心的新的教学模式。在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的基础上,以"工学结合"和项目化教学作为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与切入点加以研究,加强实践环节,形成完整的实训机制和手段,对开发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作为高等院校包装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包装材料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按照项目化教学组织实施课程,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文章从创新实验项目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三个方面对《包装材料学》课程进行改革探索。结果表明:《包装材料学》课程实施创新实验项目化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了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3.
张晓波  罗兵  徐军 《包装世界》2013,(2):65-66,68
本文立足高职高专院校包装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与实训,从包装设计课程的特点、培养目标与职业需求、教学与实训模式、教学团队、创意基地建设等方面,探究基于校企联动、以工作室项目化教学带动的包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如何更好的实现项目化教学与实训,从而完善工作室教学的运行机制,培养学生掌握职业岗位技能,使学生较快完成向职业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成为高职教育中不断探索的目标,结合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印刷包装媒体专业群建设,从课程定位、学生分析、教学方法、团队建设等方面,探索以工作室项目化教学带动包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包装、印刷、媒体专业群培养创新、设计、制作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职计算机项目化教学设计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项目化教学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一般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化教学包括项目方案的筛选及设计、项目实施及项目的考核等三部分,它有着明显区别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目标和表现特征,所以存在着较为独特的设计流程。那么,高职校计算机专业实习实训中怎样有效地开展项目化教学呢?  相似文献   

6.
董青 《包装世界》2021,(6):82-83
项目化教学现已广泛应用于高职工科专业,充分体现了基于实际项目遵循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是实现高职学生理实结合、学以致用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项目化教学设计不规范,教学目标难以聚焦有意义学习结果,不能有效体现能力本位教育等突出问题.施工进度计划与控制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借鉴《悉尼协议》"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在教学结果上倡导持续改进,从而解决和改革传统教学中教与学"两张皮"的状况.  相似文献   

7.
正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注重结合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根据产品特点进行思考、创作,积极提升设计的文化内涵。融入了广府民间艺术的特色,蕴含深厚的广府文化、本土地域文化,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校包装工程专业近年来在包装装潢设计课程方面的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8.
张芹 《上海包装》2024,(1):195-197
拥有独特地域特色的产品包装设计不仅能够赋予包装鲜明的地方特征和独具辨识度的视觉特征,更能够吸引消费者的审美共鸣。设计专业学生要深刻认识到地域文化与包装设计之间的关系,并在设计实践过程中巧妙融合地域文化。阐述了包装设计课程在设计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传统包装设计课程的特点和限制;介绍了项目教学的概念和特点、优势和挑战以及项目教学在包装设计课程中的必要性;探讨了河东地域文化融入包装设计的项目实践,讨论了项目实施和评估的重要性。研究表明,项目教学为包装设计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实践技能和文化敏感性,加深了学生对文化与设计之间互动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旅游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实际需要,结合《餐饮服务与管理》这门课程的特点,从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条件、项目设计、项目开展、项目考核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做好本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中心,把课程教学真正融人到企业生产的真实情境中,让学生真正掌握餐饮服务技能及提高学生的餐饮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袁袁 《上海包装》2023,(10):217-219
包装设计作为一门创意性的学科,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包装设计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包装设计专业学生,高校需要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培养体系,促进实践教学发展。探讨了包装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提出了有效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方法以及实践教学策略,以期对提高包装设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徐伶俐 《包装世界》2013,(6):66-67,69
根据广东海洋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的办学特点。分析当前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市场及学生的需求,对如何培养应用型设计人才提出了项目化教学和设计实践创新的教学改革措施。以其为进一步加强工业设计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要求教学更加突出实用性,突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PLC是电气专业、机电专业必修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根据PLC课程的特点,采用项目教学法更适合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本文探讨在PLC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组织学生参加项目设计和实施的全过程,项目化教学能在课堂中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在PLC教学中采用项目实践教学法,把课堂从教室移到实验室在项目任务的驱动下,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能较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品牌包装设计课是我院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也是我院的重点建设课程。结合高专高职的教学特点,本学年我们针对市场的需求对本课程进行了一些改革,分别以节日礼品包装设计、家乡特产包装设计、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生活用品包装设计、茶叶包装设计为主题,采用项目驱动环保渗透教学。  相似文献   

14.
实施项目化教学是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本文从职业教育对项目教学的定位,如何在职业教育中进行项目化教学及其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不同角度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基础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包装结构与装潢课程设计》综合结构设计、艺术设计、材料应用、市场调查等知识,是包装工程重要的课程实践环节。本文提出实际包装项目导入课程设计环节中,并通过橱柜展示、专利申请、组织比赛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明确课程设计目标,更加积极投入到课程设计环节,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分析项目驱动教学基本原理和教学实践,探索包装结构与装潢课程设计的项目驱动教学方式,为开设课程设计环节的相关专业提供可借鉴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商业包装设计课程作为一门直接与销售市场紧密接轨的专业课程,所涵盖的知识领域跨度是比较大的。从传统方式授课形式看,对于学生学习有一定局限性,课程拖沓,知识点零散不易交叉和衔接,所以我们尝试探索实践对商业包装设计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造。在课程教学探索和实践中,确立了一套"企业委托,真实项目,真实流程;团队授课,工学交替,任务驱动"的设计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王鹏 《中国包装》2021,(1):78-80
包装设计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进行系统学习的核心课程,而承担包装设计教学任务的教师则成为能否培养出合格设计人才的关键因素。对包装设计课程教师核心素养的培育在发展高职高专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居于首要位置。在充分肯定我国在教师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所取得的阶段性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深刻体悟到培育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只有从包装设计课程教师本身出发,结合学校等多维因素,才能走出一条适应教学改革、契合包装设计教师需求、接续新时代学生教育诉求的包装设计课程教师核心素养培育之路。  相似文献   

18.
夏慧中 《上海包装》2023,(6):202-204
结合当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交互课程的教学现状和交互行业人才实际的需求,提出了以能力本位教育(CBE)为导向的项目化实践架构教学模式。以互动界面设计课程为例,基于CBE进行课程教学设计;通过项目实践法进行能力分析,将各项能力与课程模块对应,确定学习目标;以项目为教学载体,采取小组任务制的形式,培养学生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养。探索基于CBE导向的互动界面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新思路和新方法,旨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方法整合,培养出实践型、专业型、创新型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19.
参与式教学方法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程教学的方法。《包装设计》课程中引入参与式教学法,使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建构、团队参与,其课堂教学展现出平等课堂、主动参与、多向互动、开放发展的形态;通过团队协作、情境体验、问题探究、作品展示等教学环节设计,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介入到包装设计课程之中,便于合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包装的人性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罗源 《包装工程》2005,26(2):190-191
满足人性化需求是包装设计的最终目标.从功能、美感到创新,从安全、实用到环保,都是实现人性化设计的重要环节.在包装设计中保持适当的"度",注入一定的民族、地域文化符号和个性语言.将产品的品质通过包装媒介用视觉审美元素恰如其分地加以展示,将包装设计同人们的物质需求和情感认同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朴实、亲切的现代包装文化,应是包装设计经过了发展、浮燥、探索等过程之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