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注塑制品翘曲变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苗  辛勇 《中国塑料》2012,(4):66-71
介绍了翘曲变形的分类、产生原因及表征方法,分析了影响翘曲变形的因素,包括成型材料、塑件结构、模具结构和工艺参数等,并介绍了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在注塑制品翘曲变形分析中的应用及解决翘曲变形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翘曲变形值为对象,针对齿数、模数和齿宽中单个结构参数变化对翘曲变形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翘曲变形值随着模数或齿数的增大而逐渐增加;翘曲变形值先随着齿宽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而后趋于稳定。对模数、齿宽、齿数3个参数两两之间交互作用对翘曲变形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模数、齿宽、齿数两两之间交互作用对翘曲变形值的影响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运用最小二乘法对分析结果进行拟合,以数学模型形式明确结构参数变化对翘曲变形值的影响趋势。  相似文献   

3.
通过Moldflow模流分析软件对汽车内饰锁本体注射成型过程进行模拟,获得了最佳浇口位置,分析了制件充填、流动、翘曲和冷却过程。根据制件内气穴分布情况和模具结构,合理确定了浇注系统。结果表明,在保压时间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恒压时间的延长,制件的总变形量具有最小值;制件的结构决定了制件的翘曲变形,大面积薄壁区冷却速度起主导作用,该处具有较大的翘曲变形;局部厚壁区体积收缩率较大,翘曲变形严重。  相似文献   

4.
翘曲变形是注塑制品常见的成型缺陷,它直接影响注塑制品的外观质量和使用性能。基于翘曲变形的产生机理和多年的实践经验,作者从塑料性能、塑件结构、模具结构、成型工艺参数、塑件脱模后处理情况等方面对翘曲变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薄壁件注塑翘曲变形综合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薄壁塑件为研究对象,将Moldflow模流分析工艺参数优化与ANSYS模具结构分析综合研究塑件翘曲变形,并进行工艺参数及冷却方式的优化。结果表明,保压压力是该薄壁塑件注塑时翘曲变形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模具温度对翘曲变形影响很小;通过优化可以得到最优的冷却管道布局和最优的注塑工艺参数;综合优化真实考虑到了由于模具变形而引起的塑件变形,并显著地减小了塑件翘曲变形。  相似文献   

6.
以某型号防尘摄像机为实例,分析塑件的结构,选择合适的成型材料,设计模具的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基于模流分析技术,对塑件的翘曲变形进行分析,产生翘曲变形的主要原因是收缩变形,翘曲变形最大为0.955 7 mm。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得出影响翘曲变形最明显的因素是熔体温度,以及最优的工艺参数:熔体温度200℃、模具表面温度70℃和充填压力96 MPa,此时的翘曲变形量为0.832 5 mm,相比初始工艺参数翘曲变形降低12.89%,塑件翘曲变形量明显降低,满足成型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以汽车天线座上壳为例,讨论了产品注射后翘曲变形的现象,并先后采用两种不同的进浇点和模具结构,最终有效地解决了产品翘曲变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注塑过程中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热残余应力对注塑件翘曲变形的影响,研究了塑件上下表面温差、制品结构、厚度以及脱模后塑件冷却速度等因素对翘曲变形的影响,指出了脱模后塑件上下表面的温差和塑件厚度是产生翘曲变形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以某型号网络通信中继器为实例,分析了其外形结构及尺寸,选择了合适的材料及注塑工艺参数,基于Moldflow软件对塑件的最大翘曲变形量进行了分析。基于正交试验法,以最大翘曲变形量为指标对注塑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模具表面温度和熔体温度对塑件的最大翘曲变形影响显著,并且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使塑件的最大翘曲变形量降低了14.13%。基于BP神经网络,采用MATLAB软件对塑件的最大翘曲变形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神经网络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能够应用于注塑成型过程中的塑件最大翘曲变形量预测,以提高模具设计和生产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注塑制品翘曲变形的原因及其规律。从模具结构、成型工艺、强制定型等方面,列下了避免翘曲变形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风机叶片涂层微观结构与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艳华 《中国涂料》2010,25(7):35-40
通过分析风机叶片工作环境特征和叶片基材结构破坏机理,研究风机叶片涂膜的主要性能需求。试验中通过动态力学分析(DMA)储存模量、损耗模量和玻璃化温度的变化与涂膜的宏观机械力学性能相结合,探讨了叶片涂层微观结构、理化性质和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综合多叶片离心风机噪音低以及长短叶离心风机气流稳定的优点,设计了一种具有大小叶片交错组合结构的多翼离心风机.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分别模拟了前向式和后向式2种不同叶轮形式的风机流场.通过对比发现,在相同转速和流量下,后向式风机进出口压差比前向式叶轮风机小11.8%,但功率消耗降低了24.5%,综合效率较前向式高;后向式...  相似文献   

13.
李鑫郡  陈玮玮  鹿世化 《化工学报》2020,71(z1):149-157
利用激光多普勒测振仪分别测定攻角和横流速度对压电风扇振幅的影响。基于相应的振动测试结果利用动网格技术对横流环境中不同安装角度下压电风扇冷却加热壁面的三维非定常流动和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应用红外热像仪对相同横流条件工况下加热表面的局部对流传热系数分布进行了测量。研究结果显示,攻角为90°时,作用在风扇上的气动载荷最小,风扇振幅最大,而随着攻角的减小风扇振幅也逐渐减小;安装角为90°时,压电风扇振动以及横流作用所诱导形成的耦合涡结构冲击加热表面,并在下游区域具有明显的脱落、破碎过程,对于叶尖包络区对应的壁面局部对流换热有显著的强化作用,此时风扇耦合换热性能最强,高于45°和135° 2倍以上;且时均对流传热系数的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杨跃敏 《水泥工程》2018,31(3):57-58
某10000t/d新型干法回转窑生产线高温风机运行时,出现严重磨损与腐蚀现象。分析高温风机叶片磨损的主要原因是高温风机的工作烟气中氯含量高,而叶片材质不耐腐蚀,对此提出了相应的维修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5.
聚丙烯酰胺装置输料风机密封由普通骨架油封改造为铜质梳齿密封后效果较好,但是梳齿密封间隙要求范围小(0.20mm),如果风机轴磨损,铜梳齿密封间隙仍然超差导致泄漏。我们及时对输料风机运行转速进行测算,对其进行进一步改造,并确立为2008年技术攻关项目。经过计算,在风机叶轮轮毂上增加背叶片(副叶轮),形成负压密封腔,阻止物料在高速状态SPAN油气外泄,减少铜质梳齿密封的工作压力,同时将梳齿密封作为辅助静止密封,保证输料风机特殊的密封要求。  相似文献   

16.
刘喜平  魏锦荣  艾克利 《广东化工》2013,(20):161-163,147
我厂18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试运行期间催化剂跑损较大,随着工艺参数的调整,装置渐趋平稳,催化剂单耗也下降.但近来,再生器稀密相密度上升,催化剂跑损变大,本文就催化剂跑损原因做了具体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有效降低了催化剂单耗.  相似文献   

17.
800 kt/a硫酸装置,风机由汽轮机拖动,由于汽轮机叶片积盐及风机叶片的油泥酸垢,使风机运行中存在风量不够的问题,提出采用冲洗汽轮机及风机除盐垢的方法,解决了风机的风量问题,稳定了硫酸生产.  相似文献   

18.
复合材料风扇叶片榫头铺层设计及加工制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永强  陈勇 《合成纤维》2020,49(1):44-51
碳纤维复合材料风扇叶片榫头段是铺层数量最多、递减铺层最集中的部位,榫头的铺层质量影响叶片的低周疲劳强度。为完成叶片榫头段的铺层设计,基于铺层设计准则,建立了一种适用于航空发动机复合材料风扇叶片榫头段铺层设计的方法。根据铺层高度大小将铺层分为结构层和插入层,在结构层铺层设计中考虑了高度递减层的角度与铺放位置。在插入层铺层设计中,考虑了单组插入层铺层数量、单组插入层内部铺层顺序及铺层角度、单组插入层形成的坡度、相邻插入层之间的错开距离等五个方面的因素,确定了单组插入层的结构及其在榫头的分布。根据设计方案对榫头进行加工制造,成型的榫头试样件厚度检测质量良好,证实了该铺层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Two‐dimensional (2D) triaxial braided composite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used in aero‐engine fan containment system for weight reduction. In the current study, blade containment tests were conducted on high‐speed rotor spin tester to investigate the containment process and failure mechanisms of the composite casing. The composite casing was fabricated by winding 2D carbon fiber triaxial braided tape on a capstan into predetermined thickness and then infused with epoxy resin.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amages to the containment casing increase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rease in blade released speed. In contained case, two damaged areas can be observ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casing due to continued impacts of the released blade. However in uncontained case, a perforated hole was found in the ca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was used to study this high‐speed impact process using LS‐DYNA. The influence of blade release speed and case thickness was also analyzed and found that the failure modes turns from tension to shear as the blade speed increases and casing is able to absorb more energy with increase in casing areal density. An empirical equation was derived for the triaxial braided composite casing, which can help in the design of the composite fan casing for aero‐engine. POLYM. COMPOS., 37:2227–2242, 2016. © 2015 Society of Plastics Engineers  相似文献   

20.
根据风力发电机组运行环境的特点对风机叶片涂料的性能要求及使用年限和外界环境对其破坏程度的掌握,研制了风力发电机组风机叶片涂料,并阐述了其配套方案、技术指标、施工工艺及该系列配套体系的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