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李涯 《中华建设》2013,(7):144-14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被修建。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结构的安全,控制工程施工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以某大厦工程为例,对高层建筑改造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一、工程概况某原大厦主楼地下1层,地上29层,平面尺寸约30.8m×41.0m,建筑最大高度127.9m,采用框架-核心  相似文献   

2.
薛向荣 《中华建设》2013,(8):100-101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全国大中型城市的多高层建筑迅速增多,随着高层建筑的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建筑类型与功能的愈来愈复杂,结构体系的更加多样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也越来越成为建筑结构工程师的重要工作内容。一、工程概况某市,需建一商住楼,位于火车站附近一马路交叉口,建筑用地南北长198.56m,东西长52.67m。该工程建成后将成为这里的商业地标建筑,为交流的文化的平台。该工  相似文献   

3.
一、水资源状况分析 长江从世界屋脊的沱沱河起至长江口入海,全长6300多km,年入海水量近1万亿m3,海拔落差5800多m3,水能资源蕴藏量达2.68亿kW。长江三峡段,是山水壮丽的大峡谷,东起长江宜昌江段,依次是西陵峡、巫峡、瞿塘峡三大峡谷。高山峡谷中大小河沟纵横交错,汇入长江,是长江水系的重要成员。 而奔腾浩瀚的长江,对高山峡谷  相似文献   

4.
武汉市区地形较为平坦,在较小建筑场地范围内的地面标高度化更加小,一般在1.00m~1.30m之间,地貌单元属长江冲积一级阶地,但是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多小于3.00m,且深层基岩倾斜度较大,地质结构较复杂.近年来,人工挖孔桩、钻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等深基础常应用于该区多层及高层建筑桩基础设计中,尤其是钻孔灌注桩,多用于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中,其钻孔深度达60m~70m深,而施工事故时有发生.所以,急需从勘察、设计及施工等方面详细分析桩基础事故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以指导桩基施工.笔者曾参与几个工程的施工监理工作,现对桩基施工中的一些常见事故及处理方法作一介绍.一、施工中常见事故分析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重庆主城区河段河床边界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主城区河段处于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是嘉陵江汇入长江的河段,河床边界条件比较复杂.研究表明:该河段基岩主要由侏罗系紫红色泥岩、泥质砂岩和砂质泥岩等组成;受地质构造作用影响,河道蜿蜒曲折,宽窄相间,滩沱交替;床面主要由卵石夹沙、基岩、纯砂体覆盖,分别占河段总面积的83.0%、9.8%、7.2%;河段洲滩、碛坝密布,共有较大洲滩13个,占河段总面积的20%;洲滩覆盖层厚度,长江干流段约2~20 m;嘉陵江段约10 m左右;洲滩主要为卵石夹沙组成,长江上段粒径较粗,下段偏细,嘉陵江段居中;卵石岩性以石英岩、石英砂岩、火成岩为主,但不同河段的含量存在差异;岸坡主要由自然岸坡与人工岸坡组成,人工岸坡占岸线总长的36.5%.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一线城市人口越来越多,人口密集,导致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为解决城市土地资源有限的问题,城市的建筑开始向空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出现在城市中,极大地满足了城市人口密集的需要。然而高层建筑的楼层高、层数多,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比较困难,从而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同时由于高层建筑结构较一般建筑要复杂的多,因此以往的建筑火灾安全性能在高层建筑中并不适用。本文主要从  相似文献   

7.
某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自备电站引水隧洞全长176.8 m,引水洞平面上采用直线布置,立面上分为渐变段、水平段、转弯段和竖井段,其中竖井段深110 m,高程340~230 m,地层为软硬相间的灰岩、炭泥质生物碎屑灰岩,工程岩体类别多为Ⅲ~Ⅳ级.隧洞竖井断面为圆形,直径360 cm.  相似文献   

8.
周建平 《中国水利》2005,(14):67-67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位于九江至湖口的江湖相接处,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江之水,下接长江.在正常的水位情况下鄱阳湖面积有3914km2,容积达300亿m3,它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淮、海三河水量的总和,是长江水量的调节器.由于湖区地势低洼,汛期受流域内河流洪水和长江洪水顶托、倒灌影响,鄱阳湖区洪涝灾害频繁,严重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1998年遭遇特大洪水,造成300多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湖区的水涝灾害成为当地发展的一大心病.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设置在高层建筑多层地下室底层和多层地下建筑底层的消防水池,其水深不能保证室外消防车的吸水高度不超过6m的问题,提出了该类消防水池的两种取水口的设计做法.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层建筑的采用有效节约了城市土地资源,也减少了市政投入。而高层建筑设施是否完善、技术是否先进、功能是否齐全,是高层建筑现代化的表现。其中,给排水系统是否科学、合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由于高层建筑用水量、排水量大而且层数多、高度较高、振源多,这对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要本着技术和经济的原则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一、高层建筑给水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1.
由于长江中下游遭受50年未遇的干旱,三峡工程开始发挥生态调度功能,2007年12月4日起加大三峡水库下泄流量为下游补水,以缓解当前长江中游通航紧张。2007年12月5日8时,三峡大坝下泄流量加大为5 450 m3/s,比4日增加250 m3/s;6日8时,增为5 500 m3/s;7日8时,将维持5 500 m3/s水平。记者注意到,下泄流量增大,已使长江中游宜昌至沙市水位有所回升。长江已进入一年一度的枯水期,中游水位持续大幅退落,沙市、汉口、九江11月份水位分别比近5年同期平均值低0.42、1.60和2.03 m。因长江上游降雨量减少,三峡入库流量连续下降,2007年12月4日仅为5 200 m3/s,比2006年同期的入库流量减少1 400 m3/s,同日长江宜昌段水位为海拔39.11 m,同比下降0.36 m,创下2007年入冬以来宜昌段最低水位。长江航务管理局副局长阮瑞文说,针对当前长江中游通航的严峻形势,长江航务管理局与中国三峡总公司协商,加大三峡出库下泄流量,并已派出多艘挖泥船对中游重点浅险水道实施疏浚。目前,除太平口、窑监水道因间隙施工分时禁航外,其他航段保持畅通。三峡工程实施补水调度缓解长江中...  相似文献   

12.
阿克塔格山输水隧洞工程是新疆库尔勒市城市供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隧洞全长7170m,埋深为17~200m,隧洞经过的围岩类别有Ⅱ、Ⅲ、Ⅳ、Ⅴ类,其中Ⅴ类围岩总长1780m,其他几类总长4370m.Ⅴ类围岩岩性为砂质泥岩和泥质砂岩,单轴抗压强度0.36~5.90MPa,开挖后自稳时间多小于30min.其中  相似文献   

13.
上海中心大厦建筑高度580m,总建筑面积57.4万m2,是国内最先设计、施工的500m以上超限高层建筑。针对500m以上超限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的技术特点,对上海中心大厦的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绿色建筑设计等作介绍,力求为今后同类建筑的建设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城市人口数量激增,我国高层建筑数量也随之越来越多。高层建筑一直以来都体现了城市形象及国家建筑水平,所以科学的设计高层建筑是我们当前城市建设的一大问题。本文针对高层建筑立面的设计问题分析研究,以期为我国城市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四方水情     
正长江中下游干流及两湖水位全线退至警戒以下长江防汛抗洪工作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7月31日23时,鄱阳湖湖口站水位退至19.49 m,低于警戒水位0.01 m。至此,长江中下游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全线降至警戒水位以下,超警历时12~29 d。8月1日8时,长江中下游干流及两湖主要控制站水位低于警戒水位0.04~1.08 m,三峡水库水位152.82 m,较7月22日7时最高水位(158.50 m)低  相似文献   

16.
扬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州市位于江苏中部,南濒长江,东邻泰州市,北接淮安市,西与南京市六合区及安徽天长市交界。地理坐标为东径119°01'~119°54',北纬31°56'~33°25',土地总面积约为6638km2,其中长江流域1766km2,淮河流域4872km2,总人口453.6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70.58万人,约占总人口的38%,人口密度684人/km2。扬州市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季风显著,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据水文资料统计分析,多年平均降雨量约1030.60m m,其中降雨多集中在6~9月,常年蒸发量为700~1000m m。扬州市地表水隶属长江、淮河水系,区内河渠纵横,湖荡交错,水网密布。长江流经其南部,…  相似文献   

17.
吕相军 《中华建设》2013,(4):148-149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建筑面积变得越来越珍贵,现代建筑都是朝着高层建筑膨胀式的发展。大量工程实践证明,高层建筑相对以前建筑来说能带来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缩小建筑用地,减少市政的建设投资。同时高层建筑具有高度大、层数多、结构复杂、施工工序多、施工难度大、专业要求高、工期长的特点,其对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要求特别高,  相似文献   

18.
何学春  毛永惠 《人民长江》2008,39(21):48-49
导流隧洞出口明洞段右侧设计开挖为19 m高的直立边坡,且该直立边坡紧贴高达55 m的洞脸及其右侧边坡坡脚.该部位地质结构组成主要为志留系泥质砂岩、泥质粉砂岩,且有F30断层影响带穿过,节理裂隙发育,泥质粉砂岩遇水极易崩解泥化.为确保导流隧洞出口洞脸和右侧边坡的整体稳定及明洞段开挖施工安全,明洞段右侧直立边坡开挖施工采取喷素混凝土、普通砂浆锚杆、挂网喷混凝土、预应力锚杆和钢管桩等多种支护技术的联合应用方案,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郑泽武 《中华建设》2009,(8):102-103
1.1项目背景 武汉长江二桥是长江上第一座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斜拉桥,桥梁全长4678m宽强甑主桥为180m+400m+180m双塔双索面斜拉桥,于1995年建成通车。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地下室与基础设计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高层建筑的正常使用与造价。该文从地下室荷载、顶板、外墙、底板及抗浮抗渗等方面简要探讨高层建筑地下室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