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有机小分子配体表面修饰的方法制备了表面修饰的纳米Cu颗粒,将制备的纳米Cu颗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引入85W/90GL-5重负荷齿轮油中,用四球试验机考察其在85W/90GL-5重负荷齿轮油中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油溶性纳米Cu添加剂具有优异的抗磨、减摩和极压性能,能够很好地改善85W/90GL-5重负荷齿轮油的摩擦学性能。使用SEM、EDS和XPS分析了钢球磨损表面形貌、组成和化学状态。结果表明,使用纳米Cu添加剂润滑的磨斑表面擦伤程度很轻,并且磨斑表面有单质Cu沉积。其润滑作用机理推测为:单质Cu沉积膜与摩擦过程中形成的化学反应膜协同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了85W/90GL-5重负荷齿轮油的抗磨、减摩和耐负荷性能。  相似文献   

2.
李云鹏  李勇  姚广 《润滑油》2004,19(6):31-37
通过基础油、添加剂等的筛选,确定以荆门加氢处理基础油HVI500N和老三套工艺(糠醛精制一酮苯脱蜡一白土补充精制)基础油MVI90BS为基础油组分,辅以T803、T602作为增粘降凝剂,调配出SAE85W/90车辆齿轮油基础油和220号工业齿轮油基础油。分别加入总剂量4.8%和1.6%的复合添加剂,经过实验室分析评定和台架测试,研制出85W/90GL-5车辆齿轮油和220号重负荷工业齿轮油。讨论了复合添加剂各单剂之间的配伍性,防腐剂对极压抗磨性的影响、含磷极压抗磨剂结构对极压抗磨性的贡献以及复合抗氧剂的组成和对整个复合剂的性能影响。  相似文献   

3.
T310A硫代磷酸酯胺盐抗磨添加剂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酸性亚磷酸二烷基酯、硫、脂肪胺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的硫代磷酸酯胺盐T310A具有优良的极压抗磨减摩性能、热氧化安定性能以及水解安定性能,是一种使用性能比较全面的多功能含磷添加剂。与T310硼化硫代磷酸酯胺盐抗磨剂相比,T310A具有更好的极压抗磨性能及与各种基础油的适应性能,可用于溶剂精制基础油、加氢精制基础油、合成基础油等基础油中。T310A与其它添加剂复合研制的T4208齿轮油复合剂以质量分数为4.2%的加剂量用于加氢精制基础油中研制的80W/90重负荷车辆齿轮油质量达到且高于APIGL-5水平。  相似文献   

4.
参照AGMA251.02EP极压开式齿轮油规范,根据国内用户的需求情况,制定了M220开式齿轮油的暂定标准,通过对基础油、增粘剂以及硫磷添加剂等功能添加剂的筛选,确定了M220重负荷开式齿轮油的配方。产品的性质、性能达到了M220开式齿轮油的暂定标准要求,研制的产品具有突出的高极压性、防腐防锈性以及抗氧化性能。经使用试验证明:可以满足开式齿轮的润滑要求,并可用于自动喷雾装置。  相似文献   

5.
赵巍  粟斌  周新聪  陈德友 《润滑油》2008,23(4):22-28
GL-5重负荷车辆齿轮油目前仍是中国市场车辆用齿轮油的主要产品。目前对于GL-5重负荷车辆齿轮油,在国内没有统一适用的换油周期。文章通过对20辆载重车和16辆乘坐车进行为期2年的3000000km行车试验,采用油液监控特征信息采集,聚类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确定了GL-5重负荷车辆齿轮油的换油周期为100000km。同时,研究得出,粘度级别与车辆齿轮油的使用寿命关联性不大;油品分别应用在载重车与乘坐车上时,油品的使用寿命没有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考察了1-羟基乙叉-1,1-二膦酸(二辛)酯(HEDP)的极压抗磨性能以及与硫化异丁烯的复合效应,并用俄歇电子能谱(AES)分析了其四球机试验后钢球表面的元素。结果表明,HEDP作为抗磨剂用于极压性润滑油中,具有优良的极压抗磨性能,其与硫化异丁烯复配也显示出了良好的协同效应。HEDP对于油品的防锈性能具有积极的作用,对有色金属的腐蚀无不良影响,具有多效功能,对于研制低剂量的极压性油品配方具有重要意义。HEDP应用于重负荷车辆齿轮油的全配方中,所调制的复合剂添加量不大于4.5%的GL-5车辆齿轮油符合GB1389592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MT-10添加剂的极压抗磨性能,球柱型磨损试验、齿轮油擦伤试验和四球极压性能试验结果均表明,该添加剂在多元醇酯中的抗磨极压性能优于聚四氟乙烯(PTFE)、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磷酸三甲酚酯(TCP)和多种复合添加剂.MT-10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和对铜无腐蚀.  相似文献   

8.
伏喜胜  续景 《润滑油》2000,15(3):33-38
为了解决齿轮油复合剂在石蜡基基础油中的应用,在实验室研究了含硫添加剂、含磷添加剂在石厝基基础油中的作用性能以及它们与辅助添加剂的复合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使用T321、P-A、P-B等调配的齿轮油复合剂,具有良好的热氧化安定性、极压抗磨性、防腐性。该剂以4.8%剂量加入石蜡基基础油中市制的80W/90重负荷车辆齿轮油达到API GL-5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美国石油学会(API)、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美军规格(MIL)、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等组织制订的重负荷车辆齿轮油规格发展情况及我国重负荷车辆齿轮油标准的现状,分析了重负荷车辆齿轮油标准的发展趋势,对GB 13895—92《重负荷车辆齿轮油(GL-5)》标准的修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GB 13895—2018《重负荷车辆齿轮油(GL-5)》国家标准对于GL-5重负荷车辆齿轮油的黏度设置、试验方法、剪切稳定性等进行了修订;并于2018年7月13日正式发布、2019年2月1日实施。本文对GB 13895—2018国家标准的主要变化及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11.
Low-temperature viscosity of lube oils mixed with paraffinic base oil and naphthenic base oil at different mass ratios has been tested by experiments. The influence of paraffinic base oil on the performance of naphthenic base oil was investigated by studying the low-temperature viscosity of tested oils. The viscosity of lube oils increased with an increasing content of high-viscosity paraffinic base oil in the oil mixture. And the low-temperature viscosity was less influenced when the content of paraffinic base oil in the mixture was insignificant. In order to reduce the cost for formulating lubricating oil, a small fraction of paraffinic base oil can be added into naphthenic base oil as far as the property of lubricating oil can meet the specif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study on low-temperature viscosity of the oil mixed with paraffinic base oil and naphthenic base oil, a basic rule was worked out for the preparation of qualified lubricating oils.  相似文献   

12.
以单一矿物基础油、合成油、复配矿物基础油分别制备复合钛基润滑脂(简称复合钛基脂),考察所制得复合钛基脂的稠度、剪切安定性、胶体安定性、热安定性和抗磨减摩性能。结果表明:基础油的种类对复合钛基脂的性能影响较大,矿物基础油更适合作为制备复合钛基脂的基础油,其中单一矿物基础油T110制备的复合钛基脂的滴点为326 ℃,钢网分油率为0.8%,平均摩擦因数为0.073,理化性能优异,但是抗磨减摩性能有待提高;复配矿物基础油制备的复合钛基脂的理化性能和抗磨减摩性能均较好,综合性能优异,其中矿物基础油600N和MVI500按质量比1∶1调合的复配矿物基础油是制备复合钛基脂的理想复配基础油,所制备的复合钛基脂的滴点为333 ℃,钢网分油率仅为0.7%,平均摩擦因数为0.061,各方面性能均处于良好水平。  相似文献   

13.
棕榈油不仅具有生物降解性强、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还具备了油基钻井液基液的基本功能。但由于棕榈油的组分结构与柴油、白油等存在较大区别,目前市场上的降滤失剂不适用于棕榈油基钻井液,因此需要研制适用于棕榈油的降滤失剂。分别采用干法、湿法和酰氯法对棕榈油基钻井液降滤失剂进行制备及优选,并对优选出的降滤失剂进行性能评价。结果表明,用湿法由有机改性剂SAA-6与腐植酸钠通过离子吸附反应得到的降滤失剂FLA效果最好,在棕榈油中的胶体率达到92%,最佳反应条件为95℃、2 h,腐植酸钠与有机物比为5.5。将5% FLA加入到棕榈油基钻井液中,棕榈油基钻井液的API滤失量降为4 mL以下,动切力在8 Pa左右,表现出了良好的降滤失效果,并且加入FLA的棕榈油基钻井液体系的热稳定性良好,抗高温达150℃,高温高压滤失量低于9 mL。通过实验证明,该体系抑制性、润滑性、抗污染性能、保护油气层性能以及生物毒性等能够基本满足现场钻井的需要,为促进棕榈油在钻井液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
润滑油基础油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叙述了内燃机油的发展对基础油的要求,并对传统工艺和加氢工艺生产的基础油质量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润滑油加氢工艺是提高基础油质量的有效途径。加氢工艺生产基础油是润滑油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国内外各种润滑油基础油生产的工艺流程、产品质量及工业装置的状况.了解国内外润滑油基础油生产技术以及这些基础油的性质特点将有助于提高中国润滑油产品质量及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以大庆炼化公司生产的Ⅱ类加氢基础油以及进口的Ⅲ类加氢基础油进行复合筛选,找出了满足油品质量指标的基础油,应用在CH-4柴油机油中,以达到经济适用的目的。结果表明,用该基础油调制CH-4柴油机油,完全可以满足CH-4的产品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7.
针对页岩气层等含易坍塌地层储层开发采用油基钻井液时存在的成本高、污染环境等缺点,以聚醚胺基烷基糖苷NAPG为主剂,并配套其他处理剂,研发出一种在抑制及润滑性能方面类似于油基的环保型水基钻井液。室内研究结果表明,该类油基水基钻井液体系在抑制性能、润滑性能方面与油基钻井液相当,抗温达140℃,具有良好的抗土、抗钻屑、抗原油、抗水污染的性能,EC50为128 400 mg/L;无生物毒性,静态渗透率恢复值达90%以上。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钻井液体系性能稳定,抑制防塌能力强,润滑性能好,有效地解决了云页平-6井二开造斜段摩阻大、定向易托压的难题,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际上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总量(除了APIⅢ类以外)过剩,而国内APIⅡ和Ⅲ类基础油资源不足,尤其是重质基础油和光亮油的市场有缺口。国内基础油生产主要是以常规法为主。该工艺对原油的性质依赖性强。一些基础油生产企业为适应原油性质的变劣,新建高压加氢处理装置,结合原有的酮苯脱蜡,生产APIⅡ类基础油,特别是生产国内供应偏紧、需求量较大的重质基础油和光亮油。随着高档轿车的增多,对润滑油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上开发出了异构脱蜡技术。高压加氢处理与异构脱蜡组合成了全加氢型流程,用来生产APIⅡ和Ⅲ类基础油。全加氢型流程生产Ⅲ类基础油时,需要选择原油的品种和比较苛刻的加氢处理反应条件。为了稳定地生产APIⅢ,近几年又推出了高转化率的加氢裂化和异构脱蜡组合工艺。通过分析几种基础油生产工艺的技术特点,力图寻求利用合适的资源、选择适合的工艺路线来建设或改造基础油生产设施,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油基钻井液存在因所含矿物油和处理剂的生物毒性大,而被限制或禁止排放的问题,制备出生物毒性低的油基钻井液基油,合成高效低毒的一体化乳化剂和新型高凝胶改性有机土,并对钻井液处理剂及加量进行优选,最终形成了一套环保型油基钻井液体系。该钻井液体系的生物毒性LC50达到15 000 mg/L以上,生物可降解性好;体系的流变性良好,破乳电压达到800 V以上,高温高压滤失量小于6 mL;钻井液体系能抗5%石膏、5%钻屑和15%盐水污染;该油基钻井液应用性良好,油水比可在60/40~90/10的范围内调节,密度可在1.25~2.0 g/cm3范围内调节,抗温可达220 ℃,高温稳定性良好。研究结果表明,环保型油基钻井液具有低毒环保、可降解等优势,抗污染、抗高温、稳定性强、可调节范围广,完全可满足较复杂地层和环境保护要求高区块对钻井液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密度油基钻井液被使用的越来越多,高密度时油基钻井液表现出的性能不稳定也逐渐被现场工程师发现。研究了密度对油基钻井液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密度下温度、剪切时间、油水比、有机土、CaCl2浓度和劣质固相对油基钻井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重晶石能增加油基钻井液的黏度和切力,提高钻井液的乳化稳定性;油基钻井液的破乳电压和重晶石的加入量呈线性关系;在高密度时,油基钻井液的表观黏度受温度、油水比、有机土和劣质固相的影响程度比低密度时大;破乳电压在高密度时受油水比、CaCl2浓度和有机土的影响比低密度时大。综上可知,密度的增加不仅单独对油基钻井液性能造成影响,还提高了油基钻井液对其它因素的敏感性。因此在使用高密度油基钻井液时,要加强对现场钻井液性能的监控和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