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由于硫系玻璃传感器具有高度的化学稳定性和选择性,电压可重复性,耐腐蚀性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近来年被逐渐应用于工业控制和环境监测等场合.本文在阐述硫系材料的玻璃形成能力、分子结构对化学稳定性的影响和电特性的基础上,介绍了对6种重金属离子选择硫系玻璃传感器(Fe、Hg、Cr、Cu、Cd、和Pb)的试验研究,分别给出了6种传感器的检测范围、检测限、pH和干扰离子对传感器的影响等结果.  相似文献   

2.
对于硅酸盐玻璃电极的研究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现在,以这类玻璃制成的 pH、pNa 以及 pK 等玻璃电极是产量最大、应用最成功的一类离子选择性电极。近二十年来,玻璃电极已发展到敏感膜包括玻璃及类玻璃体构成的一族电极,其中包括硅酸盐玻璃电极、磷酸盐玻璃电极、硫属玻璃电极(Chalcogenide glass electrode)、玻璃 ISFET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离子选择电极是根据能斯特公式求出待测离子活度的一类电化学传感器。它具有选择性、灵敏度高、响应快及测量范围宽等特点,已广泛用于工业、化学、医学、食品、地质、土壤、环保、过程监测和在线监测等方面,尤其是与计算机联用,可提高数据处理能力,若配上流动注射分析,可大大提高分析速度和精度。离子选择电极分玻璃膜、固膜、液膜、修饰电极、酶电极、涂丝电极、ISFET 电极  相似文献   

4.
过硫酸根电极已有多篇报导,如硫酸钡非均态晶体膜电极,硫酸钡硅橡胶电极,金属硫化物与硫酸铅混晶体膜电极,硫酸铅涂膜电极和以Aliquat—336为离子交换剂的涂丝电极。近年,石和田仁志等人用邻二氮菲亚铁硫酸盐掺合在环氧树脂中,作成涂丝电极,这些电极多因选择性不理想等原因,而未得到实际应用。我们试用邻二  相似文献   

5.
锂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研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活性物质研制成的锂离子选择性电极到目前为止已有好几种。Li_(16)V_(12)O_(29)的晶体膜锂电极,几—癸醇、酸性偶氮染料为交换剂的液膜锂电极,开链酰胺分子的中性载体膜电极,八甲基四氧Quatonene氢化物和八苯基环四硅氧烷为活性物的PVC膜电极以及16—冠—4,14—冠—4,12—冠—4的中性载体膜电极等。这些电极中除酸性偶氮染料为交换剂的液膜锂电极有较好选择性,八甲基四氧Quatonene氢  相似文献   

6.
研究离子电极的发展史一般追溯到1906年Cremer的玻璃电极。实际上,作为离子电极的核心部份——选择性膜,有着更长的历史。Laush-minarayanaiah写的一本关于离子电极的专著,提名为“膜电极”(Membrane Electrodes),试图借“膜”的概念包罗所有类型的离子电极。在1980年匈牙利国际离子电极学术会议上,当有人认为电极分类法最好能包括第1、2类等经典电极时(R.Buck),另有人认为谈例如Zn/Zn~(2 )电极的选择性并无意义(J.Koryta),Zn/Zn~(2 )即使可认作离子电极,但亦不是选择性膜电极(W.Simon)。我们可以说,60年代以来离子电极的大发展与电位分析法的复兴,正是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交流阻抗方法用于离子选择电极传导机理的研究开始于六十年代末。Buck等人用交流阻抗法对离子选择电极特别是对于玻璃电极的阻抗特性作了大量的研究。Rechnitz和Brand对玻璃电极,液膜电极以及晶体膜电极做了许多研究工作。在国内,章咏华等在10KHz~1Hz范围研究了功能高分子膜离子电极的阻抗特性。管从胜、章宗穰用交流阻抗法在100KHz~5Hz范围内研究了三种CdS/Ag_2S配比的镉离子选择电极。  相似文献   

8.
离子选择性电极用来测定络合物稳定常数,一直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Cremer等发明测定溶液中pH值的玻璃电极,已有好几十年的历史了。近二十多年来,离子选择性电极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新型电极的不断出现,离子选择性电极在化学领域各个方面的研究也得到了日益扩大、深入和发展。由于方法原理的严密,测定操作的方便,仪器设备的简单,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络合物稳定常数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植物组织电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子选择电极是六十年代后期以来发展最迅速的分析技术之一。在离子选择性原电极表面固定一层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酶、抗原或抗体、激素、微生物及某些生物细胞和组织,即可构成以电化学信号为基础的电极型生物传感器。此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已成为化学工作者聚集的“热点”之一。国际性专业杂志“Biosensors”已于1985年创刊,每年公开报导的文献已达400余篇。根据美国教授Rechnitz用玻璃电极为主干以生物形象的“家谱树”图所比喻总结的电化学膜电极概貌,组织电极位于其图中的枝叶繁茂之处,有着旺  相似文献   

10.
该报告从回眸课题组在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的一些思路演化历程,讨论该领域的一些相关发展动向。该课题组的工作始于离子选择性电极研究。从晶体膜及无机离子测试发展到有机物及生物物种的测试,基于超分子化学的化学载体设计合成及运用分子模拟与量化计算进行响应机理研究、难测离子敏感膜设计、应用面广的pH传感器等曾是研究的重点。由电位传感器拓展到各类电化学、光化学、压电传感器,从经典生物学发展到分子生物学领域,  相似文献   

11.
张伟  仰蜀薰 《化学传感器》1991,11(1):57-63,74
以多种物质为活性材料研制锂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报导已有多篇,有单晶膜电极;离子缔合物液膜电极;中性载体膜电极等类别,这些电极中以酸性偶氮染料为活性物质的液膜 Li~+电极有较好的选择性;八甲基四氧 Cluatonene 氢化物 PVCLi~+电极有较宽的测定范围;苯并—12—冠—4中性载膜 Li~+电极有较宽的测定范围和较好的选择性,其余都不理想。本文研究以磷酸三丁脂为活性物质制备 Li+~离子选择性电极,电极材料便宜易得,电  相似文献   

12.
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电化学阻抗免疫生物传感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一种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技术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生物传感器,它是通过石英晶体金电极表面附着一层蛋白A膜来固定抗体的。该生物传感器采用了三电极系统-工作电极石英晶体金电极、Ag/AgCl/Cl-SAT参考电极和铂对电极。和以往的普通金电极不同,第一次采用了石英晶体金电极。试验结果说明抗体的固定以及大肠杆菌O157∶H7与抗体的结合都增加了石英晶体金电极表面的电子传递阻抗,在[Fe(CN)6]3-/4-氧化还原对存在的情况下,用电化学阻抗谱测量该阻抗。该免疫生物传感器的检测限是103cfu/mL,石英晶体金电极的电子传递阻抗变化值和大肠杆菌O157∶H7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时间少于10 min。  相似文献   

13.
测量了几种二元混合溶剂的 PVC 膜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并同一元溶剂的 PVC 膜的选择性作了比较。在 PVC 膜选择电极中,二元混合溶剂改变了膜中溶剂的性质,从而改变了膜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探讨了溶剂介电常数对膜选择性的影响。研制了磷酸三丁酯—邻硝基苯辛醚混合溶剂的四苯硼酸盐 PVC 膜锂离子选择性电极。  相似文献   

14.
洋中脊热液流体及大陆斜坡气体水合物区的冷泉中溶解有硫离子.Ir/IrO2电极对硫离子非常敏感.虽然它和Ag/AgCl参比电极配对在pH 0~14中具有优良性能,但在含有2×10-4mol/L Na2S的缓冲溶液(pH=12.6)中无法得到稳定电位.测试初期是高强度假信号,然后是上下波动的信号曲线.为克服硫离子的干扰,在Ir/IrO2电极表面镀上了Nafion膜.Nafion是杜邦公司生产的一种聚合物选择性半透膜.相对于为未镀Nafion膜的Ir/IrO2电极而言,镀膜电极不仅对不同pH值溶液响应良好,而且在含有2×10-4mol/L Na2S的缓冲溶液中信号稳定,表明了硫离子的干扰被有效屏蔽.固态镀膜Ir/IrO2和Ag/AgCl电极对适用于对海底热液和冷泉的pH测定与长期观测.  相似文献   

15.
压电传感器在线监测自组装膜的成膜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压电石英晶体表面真空喷镀金电极,当金电极与长链烷基硫醇(HS(CH2)15CH3)接触时,硫醇分子自发地在金电极表面发生化学吸附,并形成紧密堆积、高度有序的自组装单层膜(SAM),本文利用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在线监测SAM形成过程中的质量变化量,给出有关SAM的成膜动力学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以2-水杨酰亚肼基-1,3-二硫杂环戊烷载体制备了PVC膜La3+离子选择性电极.该电极对La3+呈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和近能斯特Nernst电位响应性能,其斜率为19.5 ±0.4 mV/ decade,线性范围为1.0×10-1~3.2× 10-5 mol/L,检测下限为1.6×10- mol/L.采用交流阻抗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7.
关于硫离子选择电极,已有不少报导。如硫化银压片感应膜电极,石墨镀银经硫化处理制成的硫电极,硫化银沉淀与硅橡胶混合制膜电极,以及在石墨体上涂擦硫化银制成的选择电极等。刘明辉等人曾用多孔银膜和多孔铂膜制成测S~(2-)的电化池,由于制作工艺比较复杂,不便推广使用,因此我们对其进行了简化处理。先用多孔银膜制成简单的银膜电极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大家知道,可穿导离子的膜按其结构可分为三大类,即固定定域体膜、流动定域体膜和无定域体膜。同样,离子选择性电极膜也有这三类之分。十多年来,对离子在生物膜中穿导性质的研究,有不少报道;对离子选择性电极膜导电性质也有研究,采用小电位极化法研究低阻电极膜,但报道不多。这一方面是由于电极膜体系的  相似文献   

19.
离子选择电极多用于阴离子分析,目前响应 F~-、Cl~-、Br~-、I~-、S~(2-)等阴离子的固膜电极已定型并商品化,但固膜电极响应的阴离子种类难于进一步扩大。在七十年代及八十年代初,曾对响应阴离子的流动载体电极进行了大量研究,能响应的无机和有机阴离子多达100余种。这类电极主要是所谓“离子缔合型”电极,以季铵盐等亲脂性大阳离子为活性材料。活性材料与响应的阴离子问并无牢固的化学结合,各种阴离子的相对选择性主要  相似文献   

20.
硫喷妥钠可用硝酸汞滴定,用固态膜汞(Ⅱ)离子选择性电极作指示电极,在体系中加入乙醇可获清晰的滴定电位突跃,研究了实验变量的影响,研究了pH9.0~11.0范围的最佳实验条件,方法试用于硫喷妥钠针剂的分析。目前,药典多采用萃取——重量法和分光法测定硫喷妥钠的含量,均较繁琐。文献曾报导用银离子电极,AgNO_3作滴定剂,电位法测定其含量。惜Ag~+离子电极响应缓慢,且终点电位突跃较小,难获良好的结果,我们利用Hg~(2+)能与硫喷妥钠形成一定组成的不溶性缔合物的反应,以市售Hg~(2+)离子电极作指示,Hg(NO_3)_2作滴定剂,电位法测定硫喷妥钠针剂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所得结果较前文方法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