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印刷油墨和印刷机械是狭义印刷概念中两个重要的要素。要印出精美的印品就必须使用优质的油墨.但有了优质的油墨却没有一个合理的输墨系统即输墨装置做保证,也同样是印不出漂亮的印刷品的,两者相辅相成,与其他3个印刷要素(印版、原稿.承印材料)共同决定着印刷品质量的优劣。 一般胶印机输墨系统分为3个部分:供墨部分(由出墨辊与传墨辊组成).匀墨部分(由匀墨辊.串墨辊、重辊等组成),着墨部分(由着墨辊组成),如图1所示。其每个部分都有  相似文献   

2.
3)卷筒纸胶印机的供墨供水系统①供墨系统简介卷筒纸胶印机的供墨系统与平张纸印刷机的供墨系统大同小异,都是由墨斗、墨斗辊、传墨辊、串墨辊、匀墨辊和着墨辊组成。单张纸胶印机墨辊一般有20至26根,卷筒纸轮转胶印机的墨辊数量则比较少,一般只有7至11根左右。墨辊数量越多,输墨越均匀,但卷筒纸轮转胶印机的印刷速度快,输墨路线不宜太长,否则输墨速度慢,印刷所需的墨量会供应不足,当然还有经济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的原因。因此,卷筒纸轮转胶印机一般着墨辊至少有2至3根,串墨辊至少有2至3根,匀墨辊3至4根,墨斗辊、传墨辊各一根。所有墨辊之间…  相似文献   

3.
周玉松 《印刷技术》2009,(23):66-68
传墨辊是单张纸胶印机连接墨斗辊和匀墨部分的可以往复摆动的胶辊.从墨斗辊接受油墨传递到第一根串墨辊,然后经过一系列横向和周向打匀,最后经过着墨辊将油墨传递到印版上(如图1所示)。现代单张纸胶印机的传墨辊除了这个功能以外,还可以根据印刷品的实际需墨情况进行摆动次数的有级调节(如图2所示)。下面我们就起来探讨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胶印工艺过程是借助橡皮布将印版上的图文转移到承印物上的过程。作为传递油墨和涂布油墨的输墨装置,其性能直接关系到印刷机性能的优劣。一个完整的输墨装置包括供墨装置、匀墨装置和着墨装置,如图1所示。其中,供墨装置的功能是在印刷过程中以一定形式向输墨装置供给印刷所需的墨量。供墨装置由墨斗12、间歇转动的墨斗辊4和摆动的传墨辊5组成,传墨辊5将油墨传给匀  相似文献   

5.
简析胶印机输墨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澎  张海燕 《印刷杂志》2003,(12):66-68
胶印机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印刷机,这源于胶印机的特点,比如印刷速度高,印品质量好,色调丰富等。就胶印这种间接印刷方式而言,其输墨系统较其它印刷方式复杂,输墨系统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印品质量。了解输墨系统全面的性能特性,无论对于设备设计者,还是设备使用者,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以J4102印刷机为例,简要分析胶印机输墨系统性能指标。一、输墨系统的组成图1为J4102印刷机输墨系统简图,表1为其墨辊数据。如图所示,胶印机输墨系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1.供墨部分(Ⅰ)供墨部分由墨斗、间歇转动的墨斗辊M和摆动的传墨辊L组成,其作用…  相似文献   

6.
平版印刷使用的印版,不着墨的空白部分和着墨的图文部分,处于同一平面或同一半径的弧面上。印刷时,先给版面敷水,再给版面供墨,使空白部分和图文部分选择性地吸附水和油墨,利用油水不相溶的客观规律进行油墨转移。胶印机采用“长墨路”的输墨系统,将高粘度的油墨传输到印版表面。输墨系统由匀墨辊、串墨辊、着墨辊等组成。墨辊的多少因胶印机的机型有所不同,多则20根以上,少则10根以下。高粘度的油墨从墨斗传递出来以后,在很多墨辊频繁的剪切力的作用下,一方面被触变改变其流动性,另一方面依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在墨辊间并被碾匀。…  相似文献   

7.
柔性版印刷的输墨系统是由两根甚至一根墨辊配以刮墨刀,来实现由墨斗向印版传递油墨,这种短墨路输墨系统是柔性版印刷机的一大优点。其系统有两种基本型,即橡胶墨斗辊——网纹辊传墨辊输墨系统和网纹传墨辊——刮墨刀输墨系统。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直至15年以前,柔性版印刷的输墨系统都是用网纹传墨辊和墨斗辊的传统组合形式。 这种组合形式中,网纹传墨辊在印版的上部传递油墨,并用一个叫做墨斗辊的橡皮辊刮墨。墨斗辊浸在墨斗中旋转,沾附着一层油墨传送到两个辊子接触的地方。 从墨斗辊刮下并传送到网纹传墨辊上的油墨量取决予以下参数。 1.B. C. M(BILLION CUBIC MICRONS PER SQUARE INCH,立方毫米/每平方英寸)由每个网纹传墨辊表面上所雕刻的着墨孔数量  相似文献   

9.
5供墨系统的传动及窜摆机构卷筒纸胶印机的供墨系统中,墨斗辊一般都采用直流电机经减速(或外购带减速器的直流电机)直接带动墨斗辊转动。常规传墨时,摆动传墨辊动力由印版滚筒或窜墨辊传递。其他传墨形式的传墨辊,基本上也是采用直流电机经减速,直接带动传墨辊转动。窜墨辊动力  相似文献   

10.
黄亚男 《印刷世界》2010,(11):33-34
<正>印刷机供墨部分主要由墨斗、墨斗辊、传墨辊和调节装置组成,本文就供墨新技术在现代胶印机中应用的问题来展开讨论。1传统整体式墨斗供墨整体式墨斗一般由墨斗辊、墨斗刀片以及相关调节机构组成(如图1所示),在这种机构当中,墨斗刀片被做成一个整体,改变供墨量大小的方法有整体调节和局部调节。整体调节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增加所有墨区的墨量;另一种就是改变墨斗  相似文献   

11.
胶印机输墨、输水的好与否,凹印机各色组能否套印准确都直接与胶辊有关。胶印过程中(以J2108胶印机为例),油墨是通过墨斗辊、传墨辊、串墨辊、匀墨辊、着墨辊,最终传递到印版上。这些墨辊中,胶辊居多。因此印刷效果除与水墨平衡,印刷压力,纸张变形,油墨粘度,印刷速度等相关外,同时还受胶辊质量的影响。因为胶辊在传递油墨过程中将对油墨产生挤压和剪  相似文献   

12.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辊印刷机的传墨、匀墨机构,其包括结构相同、左右对称的左辊组和右辊组,左辊组和右辊组分别包括平行设置且能自由转动的墨斗辊、传墨辊、第一匀墨辊、第一窜墨辊、第二匀墨辊、第二窜墨辊、第一着墨辊、第二着墨辊、版辊和印刷辊;特征在于,所述传墨、匀墨机构还包括第三匀墨辊、第三窜墨辊和第三着墨辊,  相似文献   

13.
输墨装置的作用是在印刷过程中传递油墨和对印版的图文部分着墨。一般胶印机的输墨装置有供墨机构、匀墨机构、着墨机构。正确调节输墨装置对操作者来说很重要。下面以北人J2108、J2205型胶印机为例,介绍一下单张纸胶印机输墨装置的作用和调节方法。  相似文献   

14.
厂商信息     
平版胶印机的输墨系统,一般由给墨辊、传墨辊、匀墨辊、着墨辊组成,采用长墨路向印版供给高黏度的油墨。一个印刷单元的墨辊可达20根以上,墨辊的清洗和养护,直接关系到墨辊的使用寿命和印刷质量。 与采用短墨路输墨系统的凹印机、柔印机相比,平版胶印机印刷后,清洗墨辊所消耗的清洗剂用量是巨大的。因此,胶印机墨辊的清洗剂,无论是质量还是价格都始终是平版胶印企业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平版胶印机的输墨系统,一般由给墨辊、传墨辊、匀墨辊、着墨辊组成,采用长墨路向印版供给高黏度的油墨.一个印刷单元的墨辊可达20根以上,墨辊的清洗和养护,直接关系到墨辊的使用寿命和印刷质量.  相似文献   

16.
鬼影产生的原因 胶印过程中,从墨斗输出的油墨,经过周向和轴向匀墨,最终由着墨辊转移到印版图文部分,理想情况下,印版图文部分得到的油墨.不管沿周向还是轴向都应是完全均匀的。但对于一般印品来说,由于印版图文分布不均匀,着墨辊向印版输墨.只是向图文部位局部输墨.输墨后着墨辊残留的墨层厚度必然不均匀,如图1所示。由于着墨辊的直径远小于印版滚筒,第一圈残留的不均匀痕迹,在第二圈输墨前如果没有及时补足,便会形成鬼影。  相似文献   

17.
正匀墨机构是胶印机输墨装置的核心,也是影响油墨转移进而影响印刷品质量的重要机构。本文分析了胶印机匀墨机构温度变化的原因,以及匀墨机构温度变化对油墨黏度、黏性等性能的影响,同时详细说明了控制匀墨机构温度的方法,有效保证胶印机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8.
墨斗辊又被称为“出墨辊”,它担负着向传墨辊输出色墨的任务HD102胶印机供墨量的控制由CPC控制台上相关功能键来实现的,分为墨斗辊转动弧长遥控和墨斗辊墨层厚度遥控 常见墨斗辊的转动形式有两种.高速机采用连续转动.墨量控制依  相似文献   

19.
印刷的墨辊在胶印机上主要是传递油墨,为了使油墨传递得均匀,满足各种印刷产品对墨量的需要,除了要有一定数量墨辊之外,通常墨辊有三种形式:给墨、匀墨、窜墨,在印刷的时候要求墨辊具有良好的吸墨性和传墨性,又要耐有机溶剂、耐汽油、煤油等油类的侵蚀,清洗方便.目前胶印机上常用的胶辊表面层胶一般都选用丁腈橡胶.  相似文献   

20.
输墨系统是胶印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与性能优劣直接影响油墨的转移和传递,也是决定印刷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正确调节墨辊装置乃是印版达到均匀着墨的前提条件。如何调节墨斗现代胶印机在墨斗结构设计上有突破性的改进,例如海德堡机和罗兰机克服了传统式墨斗(如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