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汝鸣  韦合  张鑫 《山西建筑》2007,33(33):81-82
为了减小结构或构件的残余变形,在混凝土柱中配置预应力无粘结钢绞线,分析了其设计原理,并在研究国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影响配置预应力钢绞线混凝土柱性能的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为进一步完善该结构的理论模型、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研究与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点,研究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分析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损失、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应力和混凝土的应力的计算公式等。本文研究成果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设计与施工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研究与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点,研究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分析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损失、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应力和混凝土的应力的计算公式等。本文研究成果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设计与施工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与混凝土粘结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锚固性能关系到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受力,通过对8个试件的拉拔试验,研究了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锚固性能,测得了钢绞线拉力与滑移量之间的关系曲线。试验证明,缓粘结钢绞线外包护套的横肋高度直接影响到缓粘结钢绞线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横肋越高,钢绞线从混凝土试件中拔出的拉拔力越大,粘结性能越好。试验结果对缓粘结钢绞线的制作和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根据CAN/CSA-N287.7-96《加拿大重水铀反应堆核电厂混凝土安全壳结构的在役检查和试验要求》的推荐制作两根标准试验梁,一根为有粘结预应力系统,一根为无粘结预应力系统,进行长期预应力损失监测、承载力试验和一系列的材料性能试验,对比两种试验梁的预应力损失规律,估算预应力损失,验证混凝土的收缩、徐变、预应力钢束的松弛等因素在实际的预应力损失中的比重。试验结果表明:由后张法建立的预应力系统,有粘与无粘的预应力损失规律相似,孔道灌浆对预应力的影响不大,主要起到对钢绞线的保护作用,锚固作用不明显;无论有粘无粘,预应力都由端部锚垫板对梁的轴向压力形成,预应力的传力方式非常相似;通过对本次试验的大量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用监测无粘结钢束的预应力损失间接反映有粘结钢束的预应力损失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直线布筋的12根缓粘结钢绞线和不同转角的15根缓粘结钢绞线的张拉试验研究,测得每根钢绞线的摩擦损失大小,根据钢绞线长度和转角大小,计算出在给定缓粘结剂配方下,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摩阻系数κ、μ的大小和离散程度,为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小浪底排沙洞预应力衬砌结构模型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小浪底排沙洞的最优预应力混凝土衬砌方案,在施工现场制作了两个1:1的结构模型,分别采用无粘结钢绞线和有粘结钢绞线,进行了预应力效果对比和压水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无粘结方案摩擦损失小,在混凝土中建立的预压应力大且与设计值接近,同时由于双圈环绕布置使沿环向预应力分布更为均匀;锚具槽数量减少近一半,衬砌结构的整体性强,工程造价低,施工工艺比较简单,施工质量易于保证。在设计外水压力作用下能够做到不裂不渗,满足使用要求;有粘结方案摩擦损失大,在混凝土中建立的预压应力小,比设计预压应力小25%,同时由于锚具槽数量多,结构的整体性差,而且施工工艺复杂,有堵管等质量隐患。根据结构模型试验结果和专家论证,实际工程采用了无粘结预应力衬砌方案。  相似文献   

8.
王宏业 《山西建筑》2003,29(5):18-19
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内容,结合近年来在无粘结预应力施工中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在各施工阶段应如何有效地控制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锚后实际应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志彬 《山西建筑》2010,36(30):73-74
分别介绍了传统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缓粘结预应力体系的特点,阐述了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研制及生产工艺,通过对缓粘结预应力梁进行荷载试验并与无粘结预应力梁作对比分析,验证了缓粘结预应力构件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光纤传感器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当前混凝土结构发展的主要方向.估计预应力损失值,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以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为例,分析了目前大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所存在的安全问题,指出了大型结构关键受力构件长期监测的重要性.介绍了光纤传感器埋入混凝土的应用,并尝试用光纤传感器测量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的预应力损失值.测试工作是在特制的模拟构件上完成的,结果表明:光纤传感器可用于工程中预应力损失值的测定,钢绞线上的瞬时预应力损失值与钢绞线布设的方式有关,污水池钢绞线的预应力瞬时损失在20%以内.  相似文献   

11.
体外预应力结构与体内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结构在结构体系、构造形式、施工方法等方面有较大差别。我国现行混凝土规范GB 5 0 0 10 2 0 0 2给出的预应力损失的原因及计算方法主要是针对体内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结构的 ,对于体外预应力结构并不完全适合。通过二者预应力损失的原因计算方法的分析和比较 ,给出体外预应力结构的预应力损失合理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能反映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间相对滑移和相互作用的单元模型,此模型可模拟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和用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分析。采用这一单元模型建立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分析有限元模型,非线性方面考虑了材料和几何非线性、预应力摩擦损失、钢筋松弛、混凝土收缩和徐变等因素。该有限元模型可用于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张拉施工和工作阶段的全过程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弹塑性变形、混凝土开裂和破坏等。最后给出了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分析实例,受力变形、破坏形态等的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尚仁杰  田钧元  杨潇 《建筑结构》2020,50(2):56-60,66
为研究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与混凝土之间粘结性能,对3根截面尺寸相同、普通钢筋配筋相同、预应力不同的混凝土梁进行了试验研究,重点研究了不张拉、不锚固钢绞线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荷载-位移关系、裂缝分布规律、最大裂缝宽度随荷载的变化规律、钢绞线内的应力大小、钢绞线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等,与不配预应力筋的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和配筋相同的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力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表明,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与混凝土之间有良好的粘结性,粘结强度与混凝土咬合处剪切破坏强度相吻合;利用粘结作用和一定传递长度,不张拉、不锚固钢绞线预应力可以达到1 100MPa以上,考虑承载力检验系数后钢绞线应力设计值可取800MPa;不张拉、不锚固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弯曲裂缝分布与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基本相同,破坏时端部产生的钢绞线滑动引起沿钢绞线方向的裂缝,进一步证明粘结破坏是混凝土的剪切破坏而非粘合剂破坏。  相似文献   

14.
《四川建材》2017,(2):60-62
建立了基于增量变形的适用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力全过程的数值分析方法,可用来分析正常使用状态及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无粘结预应力筋应力的变化情况。本文的方法能够模拟混凝土梁开裂引起的结构刚度变化情况,利用本文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加载方式、跨高比、预应力筋线形对无粘结预应力筋应力增量的影响。与现有理论计算方法及试验结论的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增量变形的数值方法略大于理论计算结果,并准确反映了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应力增量与关键截面变形值接近直线关系这一结构机理,说明利用基于增量变形的数值方法可对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应力变化、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弯强度进行较合理而精确的评估。  相似文献   

15.
北良港某大型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为某立交桥工程中的一跨预制梁,跨度30m且为简支结构,截面形式见图1(对称结构,仅取半跨说明),配有8束曲线型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及分布于整个截面上的非预应力钢筋。其中,钢绞线抗拉强度实测值大于2000MPa,梁截面中部的四束钢绞线的截面积均为560mm^2,上面和下面四束钢绞线的截面积均为420mm^2,各束施加张拉控制应力为1395MPa。非预应力钢筋有一级钢和二级钢两种,分布于整个梁截面上,现场钻芯取样测得混凝土抗压强度为516MPa。  相似文献   

16.
徐岳  王春生 《OVM通讯》2001,(1):10-14
回顾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发展概况,并着重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在比较无粘结与有粘结两种预力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基础上,指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广阔应用前景。分析了我国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科研与设计施工现状,并指出为推动这项新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应系统研究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设计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无粘结预应力筋通常由钢绞线、钢筋或钢丝束作成,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始终无粘结力,可以相互滑动。无粘结预应力结构已在许多结构中采用,如建筑中的楼板、屋顶、地板,圆形罐体和筒仓、机器基础、地锚等。本  相似文献   

18.
张际斌  宋正峰  高娟 《结构工程师》2011,27(Z1):113-116
预应力体系结构主要依靠钢绞线张拉来实施预加应力,钢绞线上建立的预应力值会因孔道摩擦、锚具滑移、混凝土收缩、徐变和钢绞线自身松弛等因素产生损失,其中短期损失使得大型预应力结构各部位预应力水平分布不均,长期损失会逐渐降低重要结构的安全裕度,这都会使结构受力性能难以判断。直接对预应力钢绞线进行全时程全长的预应力损失监控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传统的传感器和测试方法难以满足在这项测试中包含的诸如传感器量程、信号传输线路布设保护以及测试信号抗干扰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文中提出采用光纤Bragg光栅的测试技术,利用FRP包裹、钢绞线边丝缠绕保护和其固有的光信号传输中性测量的特点解决了上述问题,尤其适用于有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监测。  相似文献   

19.
姚明明  蒋应龙 《建筑施工》1994,16(1):11-15,18
长达72m的混凝土平板结构,在采用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时的平面布置、固定措施及张拉值控制。  相似文献   

20.
预应力钢绞线粘结性能试验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应力钢绞线的粘结性能对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刚度及承载力均有较大影响.根据国内外先张及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粘结性能的试验研究,从试验方法及装置、粘结机理及破坏形式、影响因素等三个方面总结概括了已有研究成果,并对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粘结性能试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为进一步试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