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于需镀硬铬的机械零件,为保证图纸设计的尺寸公差要求,可以先行加厚镀铬层,再进行磨削加工达到图纸尺寸要求;也可以由电渡工艺本身控制,使得到一定厚度的镀层,不再进行加工即能准确达到图纸尺寸公差范围。后者称为尺寸镀铬。显而易见,两种工艺对比,无论生产效率、原材料利用、能源节约、工时消耗,尺寸镀铬都具有明显的优点,值得认真予以重视,尤其是批量大、任务急时更显示了它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防止黑色金属零件的锈蚀,经常采用电镀一层金属或发蓝来进行表面处理。常用的电镀方法有镀锌、镀镉和镀铬。表面处理后,可以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并使外形美观。 图1是我厂生产的耳片的产品图样,它的2×φ6H11(07500.+)mm是要求镀后达到的尺寸。该零件的表面处理为镀锌,镀层厚度为5~12μm。要达到镀后φ6H11 mm的要求,就必须预留出镀层厚度,这样在镀后才可达到图样的尺寸要求。按照图样的最大极限尺寸镀最薄的镀层厚度、最小极限尺寸镀最厚的镀层厚度的原则,这个零件两孔的镀前尺寸应为: 最大极限尺寸=6.075+0.005×2=6.085 mm…  相似文献   

3.
我厂装载机产品中需镀铬的零件品种很多,诸如各种阀体中的阀杆和阀芯、油缸中的活塞杆以及各种销、轴等,按以往的工艺流程是磨削→镀铬→磨削→入库。在加工中我们发现,由于经过镀铬前、后两次磨削的装夹误差,往往使镀层不均,甚至出现局部无铬或脱铬现象,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经过摸索分析,我们改变了传统的工艺方法,采用磨削→镀铬→抛光→入库的新工艺,也就是通常所称的尺寸镀铬方法,或称精密镀铬方法,即用镀铬工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尺寸链概念阐述如何快速、准确地确定涂镀零件,在涂镀前的尺寸,使之在涂镀后满足所要求的配合性质,保证装配精度。涂镀层厚度和涂镀前零件的尺寸都将直接影响涂镀后零件的尺寸精度,进而影响整个机器的装配精度。所以当涂镀层厚度确定后,确定零件在涂镀前的尺寸是很重要的。现在我们先引进尺寸链的有关概念和计  相似文献   

5.
王放 《机械制造》1995,33(1):20-21
如何确定外螺纹镀铬前的制造公差,在满足容纳镀层要求的情况下,仍能保证镀后螺纹的精度.针对这一问题,本厂在长期从事外贸、汽配螺纹标准紧固件的生产过程中,不断地通过生产实践和工艺试验,总结出一种外螺纹镀铬前的工艺参数.经实践证明,其方法简便、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电刷镀镀铬是一种发展快,用途大的新工艺,由于具有节省电能、节省工时、生产效率高、操作简单、无污染等优点,常用于机械部件、工、模具修复及各种仪器、设备微小尺寸的超精密修复中。为了保证镀铬质量,必须具有切实可行工艺规范,本文对此进行了试验研究。一、试验条件与测试方法 1.工艺方案拟定依据鉴于电刷镀的特点,我们从温度、工作电压、阴-阳极相对运动速度的筛选等方面入手,并通过测定镀层孔隙率、硬度、镀层与基体金属间的结合力、镀层的表面粗糙度等,鉴别其镀层质量,从而确定合理的工艺规范。  相似文献   

7.
经过刷镀修复的零件使用一段时间后,当镀层磨损超过允许范围时,必须进行再修复。如在原来的镀层上再刷镀,易剥离。为了保证原工艺要求,大多磨削加工或退镀,清除原有镀层和渗透层,这样不仅增加了修复成本,而且出现很多新问题。我们对原工艺作了改进,提高了镀层与母材的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8.
超长杆镀铬时,由于生产设备的限制而采用调头镀,镀后中间镀层重迭出现台阶,两头尺寸不一致及中间镀铬层交接面有明显痕迹和麻点等问题。本文介绍了采取虹吸管排镀液和增液阳极处理等措施,使长杆调头镀后尺寸均匀、中间无台阶和明显痕迹,不需修磨即可直接装配使用,有效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活塞环侧面镀铬及机加工工艺,主要针对船用大直径活塞环侧面镀铬,镀层较厚,镀层不均匀,结合力不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新的电镀工艺增加了活塞环镀层的均匀性,并通过改变砂轮的磨削方式,减小磨削应力,减少了镀层的脱落、起皮等。通过批量生产验证,产品合格率高,该工艺满足了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一、概述中型短圆柱滚子轴承(外径100~250mm)的挡边尺寸,即开档距离万(图1)是此类轴承外圈加工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挡边与滚子直接接触,如果挡边尺寸控制不当将直接影响轴承的精度和寿命。目前,国内厂家对尺寸公差的要求一般为主0.02mm,各厂基本靠工人的技术保证这一公差,加工上还有一定的难度。本t着重讨论采用电感测量仪对尺寸精度进行主动测量,保证尺寸精度的问题。二、国内外轮承外围挡边的加工方法及尺寸控制1.国外挡边磨削情况国外发达国家轴承挡边的磨削大都采用数控磨床磨削。机床有两根数控钢,一次装夹分别磨削两个…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工业化国家为了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都把机械的耐磨问题作为重要课题进行研究。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公认的最好耐磨镀层是硬铬镀层。虽然硬铬在常温下硬度高,但却存在许多严重缺陷:(1)镀硬铬所必须使用的镀液中含有剧毒的六价铬。这是各国环境保护法律中法定限制的有害物质;(2)硬铬的硬度虽在常温下很高,但随着温度的升高,硬度迅速降低,硬度的热稳定性很差;(3)硬铬的耐腐蚀能力很差,厚度为0.025~0.035毫米的硬铬镀层,经中性盐雾试验12小时,就产生严重锈蚀;(4)由于镀铬液的毒害性,不能用于刷镀,而槽镀铬的均镀能力又很差,致使加工精度稍高的零件镀铬后必须进行  相似文献   

12.
我厂生产潜水泵推力盘(图1),要求表面镀铬、磨平、镀层厚度为0.12~0.15mm。我们原采用镀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稀土添加剂在低铬酸镀铬工艺中应用过程,并说明稀土添加剂镀铬在镀液性能、镀层质量以及原材料消耗,废水处理等都优于高铬酐镀铬工艺。  相似文献   

14.
随着金属涂镀技术的推广,镍基涂层也得到应用。镍基镀层硬度一般在HRC 50~55之间,且韧性好;磨削时无火花,尺寸精度难以控制,工件表面易烧伤,给精密磨削带来一定困难。现根据我们对九根80型增加器转子轴镍涂层的磨削实践,谈谈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活塞环是内燃机的一个配件,活塞环外圆成形精度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主机的性能。国内活塞环产品,由于缺乏成形磨削专用机床,往往在镀铬后精车,不采用成形磨削加工,对产品质最有一定影响。本文着重介绍通过试验提高活塞环外圆表面成形精度的磨削工艺方法以及采用这种磨削工艺方法后,磨出工件尺寸误差的分析和所取得的经济效益。二、国内外活塞环成形加工概况通常活塞环有油环、桶油环、锥环和平环四种。平环易加工,不需成形磨削,而油环、桶面环、锥环(图1)则要采用成形磨削。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了外筒内孔镀铬及磨削工艺方法,针对铝合金薄壁筒类零件外筒内孔镀铬铬层粗糙、镀层不均匀、结合力不强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通过新工艺方法,提高了镀层的均匀性,并采取合理的磨削基准、磨削砂轮等方法,减小磨削应力,降低了磨削零件变形量,解决了镀层的针孔、脱落、起皮等问题。最终通过批量生产验证,产品合格率明显提高,新工艺满足了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7.
某轻型汽车变速器中间轴齿轮,有一端面表面粗糙度值Ra=0.8μm,端面圆跳动为0.02mm,此端面碳氮共渗淬火后需要磨削。但磨削此端面后同时引起五个轴向尺寸发生变化,采用常规的工艺尺寸链,即端面留磨余量为封闭环,也就是间接派生的尺寸来确定精车的工序尺寸时,加工公差很小,有的尺寸公差甚至为零,无法加工。因此,改进设计方法,采用靠模法求解,即把留磨余量作为组成环,也就是直接控制的尺寸,来确定精车的工序尺寸时,使轴向尺寸公差加大0.11mm,降低了加工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8.
正确应用尺寸链巧订零件工艺尺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长明 《机械制造》2000,38(1):32-32
我厂在生产一批外协件时,遇到图三所示的齿轮零件,从图中技术条件可知Ra1.6端面、Ra0.8外圆热处理后需进行磨削。根据图中尺寸标注,要求计算确定尺寸29.5mm、52mm的热处理前工艺尺寸及其上、下偏差。工艺人员在计算确定以上两尺寸时,常出现如下两种情况:1)只考虑端面磨削余量大小制订工艺尺寸及其上下偏差,热处理后精加工端面时,常顾此失彼,无法同时保证尺寸29.5mm,52mm。(2)利用图2所示尺寸链以及尺寸A1和A2之间肩脚面的磨削余量极限值Zmax、Zmin相等,建立如下方程组:若所定磨削余量为0.15mm,则A1=29.5+0.15=29…  相似文献   

19.
冯德渝 《机械制造》2000,38(2):54-54
我厂大批量生产的两端有内螺纹的挠性空心轴类零件──镀铬柱塞(图1),外圆的公称直径(d)有32、38、44、56、70mm等多种尺寸,其主要加工过程是:粗车、半精车、粗磨、电镀、精磨。镀铬柱塞在粗磨外圆到镀前尺寸和精磨外圆达设计要求(技术条件:外圆各部位尺寸差不大于0.01mm,外圆表面镀硬铬,铬层厚度不小于0.10mm)时,过去采用的工艺装备均是螺纹定位心轴(图2),螺纹定位心轴上的螺纹中径尺寸按螺纹塞规通端的中径磨损极限尺寸制造,公差等级h7。以螺纹定位心轴安装磨削镀铬柱塞外圆的优点是:工装设计制造简单,操作者使用方…  相似文献   

20.
一些用于特殊工作环境的液压缸,要求缸筒内孔镀一定厚度的耐磨铬层。在内表面镀铬有一定困难,且直径愈小、孔愈长,困难愈大。 我厂工件是尺寸镀铬,镀后抛光。因此要准确地镀覆到图样规定尺寸,且镀层厚度要均匀一致,偏差要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开始,因经验不足,加上各种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