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7 毫秒
1.
铁型脱氧剂脱氧、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脱氧剂是一种同空气中的游离氧发生化学反应,以达到除去密闭系统中氧的目的的化学制剂。它在粮油、食品、果品、医药等等许多工业方面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对于食品、粮食、干果等的贮藏可防止由氧引起的发霉、腐败、变质及虫害;对于油脂、油料、油制食品还可防止油脂的氧化。此外  相似文献   

2.
<正>1.油脂中生育酚分解及防止方法 近年来由于制油技术和贮藏方法进步,已使我们可以获得优质食用油,但一旦投放到市场上,就会因许许多多流通环节,使品质发生变化。其中特别是那种加热和长期曝露在空气和日光中的油脂,更易迅速引起氧化和变质。油脂产生变质以后,不仅风味劣化,营养价值也随之下降。影响变质的因素很多,主要是构成脂肪酸的不饱和度、组成比例及生育酚含量等。  相似文献   

3.
引起鲜蛋变质的因素很多,除了与贮藏环境的温度、湿度有关外,还与贮藏环境中空气的清洁程度与蛋壳表面带菌情况等因素有关。利用臭氧净化空气,杀死蛋壳表面的微生物,可以达到降低鲜蛋变质率,延长贮藏期的效果。为研究经臭氧处理的鲜蛋对食用安全的影响,本实验结合生产将鲜蛋分成对照组(冷藏)和试验组,试验组(经0.01mg/ppm  相似文献   

4.
《西部粮油科技》2007,32(4):80-80
本发明专利公开一种粮食贮藏库湿度控制方法及其通风系统,该方法包括:对贮藏库内的湿度进行检测,根据检测值与设定值的比较结果,通过控制设置在通风道内的湿膜供水面积加湿;湿膜供水面积随湿度测量值而改变;所述系统由风机和通风道构成,风机的送风口与通风道相连,将降温气流送入贮藏库内,对其内部贮藏的粮食通风降温处理。通风道内设有湿膜组件,风机工作时在通风道内形成的气流经过湿膜组件加湿后送入贮藏库,调节粮食湿度。  相似文献   

5.
江苏射阳县粮食系统1989年夏季并入库了80000多吨高水分粮食。如何及时采取安全卫生经济有效的措施降低储粮水分,防止发热生虫霉变及其互为因果关系恶性循环的发生这一问题,射阳县粮食局通过反复试验,摸索了机械通风或输送转堆降低水分的方法,收到了多快好省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秋收后粮食入仓储存,经常会发生因存储不当而变质的现象,使农民受到很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储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忌水分高粮食含水量越高,呼吸强度越大,消耗养分越多,粮食的品质越会降低,甚至发生霉变和生虫。所以要控制粮食的水分。粮食的安全水分只能在13%至135%之间,豆类在12%以下。二忌直接接触地面粮仓或木柜储粮,要在隔离层隔潮湿。粮食距地面不少于20厘米。若用麻袋、编织袋装粮,不能较长时间放在地面上,否则会受潮发热。三忌用塑料袋装粮塑料袋不透气,用它装粮食很容易发霉变质,尤其是种子,更不能用塑料袋储存。四忌温度过高当粮…  相似文献   

7.
一、粮食机械通风的意义和可能性 粮食贮藏的最终目的,是确保粮食品质完好,免受粮食害虫和微生物的损害。对这些方面起决定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水分和氧气。要想达到贮藏目的,就必须控制这三个因素,使其中之一低至所要求的范围。 空气充满整个空间,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水蒸汽)遍布各个角落。要降低粮堆内的氧  相似文献   

8.
<正>1食品的腐败问题引起食品腐败原因有三种:第一是微生物,第二是脂肪氧化,第三是酶的问题。在食品发生腐败变质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微生物。如果某一食品经过彻底灭菌或过滤除菌,则食品长期贮藏也不会发生腐败。反之,如果某一食品污染了微生物,一旦条件适宜,就会引起该食品腐败变质。所以说,微生物的污染是导致食品发生腐效变质的根源。防止微生物对食品的危害主要方法有:第一是防止微生物污染食物(从原料、设备、环境等环节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制油技术、贮藏方法的不断改进,人们得到了优质的食用油,可是一旦经市售而作家庭用油和其他业务用油就发生各种问题,特别是油脂的变质问题。油脂一旦变质,不仅风味变差,而且营养价值也降低。因此,生产稳定性高的油脂、防止油脂的变质,以及预测共品质,规定滋味标准和使用限度是当今重要的研究课题。当然,油脂的稳定性及其试验法和变质问题,过去已有许多的论述和研究报告,关于稳定性,太田已作了很好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粮食食品是我国人民的主食,它是以粮食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各种食品.粮食食品在贮藏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食用质量和人体健康.贮藏不当,往往会使食品变质,造成很大的浪费和损失.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人口的粮食问题是国民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粮食的储存关乎农业经济的发展与民生工作的稳定,如何解决粮食在储存过程中容易发生变质的问题已经成为相关工作单位和人员的重点研究方向。本文以粮食在仓库内存储环节中的品质变化为析课题,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解决粮食变质的措施进行综合总结,意在降低粮食损耗,提高粮食储存效益。  相似文献   

12.
大蒜防腐保鲜作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 肉制品在贮藏过程中发生腐败变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在传统的贮藏保鲜方法中常采用添加化学防腐剂,以减缓或防止肉制品的腐败变质,达到保鲜的目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检测分析手段的完善,发现过去认为安全的一些化学防腐剂有致癌或潜在致癌的危害。因此,研究开发安全卫生、更加接近和符合消费者需要的天然食品防腐剂十分必要。为此,笔者通过大蒜。苯甲酸钠处理和单纯真空包装的兔肉干在常温下贮藏时感官指标和细菌学指标变化的对比试验,探讨大蒜对兔肉干的防腐保鲜效果,为我国肉食品工业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3.
<正>粮食水分的准确性对粮食的存储及加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谷物收获时一般含水率较高,容易发热、发酵并导致变质发霉和发芽率下降。为了确保安全贮存,必须将收获后的谷物及时干燥,将水分降至安全贮藏标准,于此同时也就成为粮食收购时按其水分比例进行贸易结算的依据。因此粮食水分的测定仪准确、可靠性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常用谷物水分含量测量方法的分类可分为:电阻法、电容法、隧道烘干法等方法。以下按谷物水分含量测量分类  相似文献   

14.
<正> 鸡蛋的内容物不断地在变化,鸡蛋是活的胚胎细胞,不断地进行着呼吸而消耗蛋中的营养物质;鸡蛋壳上约有9000—12000个气孔,外界微生物易通过这些气孔进入蛋内,使蛋的营养成分发生分解,甚至造成腐败变质;鸡蛋中的水分通过气孔蒸发,使蛋重量减轻.本试验的目的在于研究不同贮藏方法对鸡蛋在贮存期间蛋内容物的变化,为选择适当的贮藏方法和采用适当的涂膜剂,延长鲜蛋的保存期,防止腐败变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颗粒状粮食湿度分布检测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了利用微波反射法检测颗粒状粮食内部湿度分布的理论模型.结合该模型的特点给出了合适的测量仪器及相关参数.该模型为粮食储藏、运输过程中的发霉、变质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防止葡萄酒在贮藏期间发生氧化的保护方法分二种: 1)创造一定的条件使得氧气对葡萄酒不发生作用。在惰性气体下进行亚硫酸处理,除去空气,贮藏、装瓶。 2)除去葡萄酒中在氧的作用下最易引起氧化的物质。 由于适量的硫化酐不能预防葡萄酒的氧化。目前,不少国家的酿酒行业都采用惰性气体,尤其是在装瓶期间采用惰性气体,因为在装瓶期间由于氧气能使大量的酒发生氧化。  相似文献   

17.
速冻2个月后草莓中多酚氧化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酚氧化酶(PPO)催化氧化酚类化合物的褐变反应是水果或蔬菜采收后贮藏加工过程中出现的普遍现象,特别是组织受到机械损伤后出现得更迅速。一旦发生褐变,果蔬的外观和品质骤然下降,因此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防止褐变。通过进一步了解速冻2月后草莓PPO的一些性质,寻找该酶活性的有效抑制剂,为防止贮藏过程中草莓变质探索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一种粮食贮藏库通风装置,该装置至少由风机和通风道构成,风机的送风口与通风道相连,将降温气流送入贮藏库内,对其内部贮藏的粮食通风降温处理,通风道内设有湿膜组件,风机工作时在通风道内形成的气流经过湿膜组件加湿后送入贮藏库,调节粮食湿度。本实用新型确保进入贮藏库的空气中的水分雾化完全,可在线检测空气和贮藏物水分含量的变化,并通过调节湿膜面积随时调整通风空气的湿度,既避免贮藏物失水,又确保其安全,装置简单易行、运行成本低廉、可靠性好、自动控制程度高。  相似文献   

19.
专利名称:粮食贮藏库通风装置专利申请号:03270683.9公开号:2640978申请日:2003.08.13公开日:2004.09.15申请人:中国农业大学一种粮食贮藏库通风装置,该装置至少由风机和通风道构成,风机的送风口与通风道相连,将降温气流送入贮藏库内,对其内部贮藏的粮食通风降温处理,通风道内设有湿膜组件,风机工作时在通风道内形成的气流经过湿膜组件加湿后送入贮藏库,调节粮食湿度。本实用新型确保进入贮藏库的空气中的水分雾化完全,可在线检测空气和贮藏物水分含量的变化,并通过调节湿膜面积随时调整通风空气的湿度,既避免贮藏物失水,又确保其安全,装置…  相似文献   

20.
<正> 三、山野菜化学成分与保鲜贮藏 山野菜中化学成分的含量和组成比例,直接决定着山野菜的营养价值和风味特点。山野菜在采收、运输、贮藏、加工等过程中,这些化学成分常常发生不同的变化,从而影响山野菜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山野菜保鲜贮藏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腐败变质,并保持其营养与风味,实质上就是控制山野菜化学成分的变化。了解掌握这些变化,可在保鲜贮藏过程中创造适宜的条件,以减少营养物质的破坏,提高山野菜的营养价值与鲜嫩品质,符合食用要求。下面介绍山野菜化学成分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