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使得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逐渐提升。近年来水土保持工作引起了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在制止陡坡开荒、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的同时,采取了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植树造林、闸沟造地、坡改梯等水土保持措施,可以起到防治水土流失、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作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态平衡的目标。文章介绍了十里河小流域水土流失状况及危害,详细分析了所采取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通过所采取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现状。  相似文献   

2.
在进行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水土流失情况,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平衡与保护,需要采取长远、有效地管理手段与保护措施,做到水土保持的预防和监督,实现对水土流失这一问题的综合治理。文章就水土流失的具体原因及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水土保持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小城子小流域水土流失状况,实现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选取葫芦沟项目区进行多年实地生态监测,通过搜集卫星遥感资料、实地调查等综合方法针对当地的水土流失状况及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展工作,将生态经济学和样方调查法等多种方法有效结合,对小城子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进行了全方位评价,得出结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开展后,小城子小流域水土流失总治理度70%,年减少土壤流失量0.9万t;林草覆盖度提高6.66%,综合治理措施保持率达到80%以上,其中林草措施保存率达到85%以上,林草面积达宜林宜草面积的90%以上。经过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整个小城子小流域的水土流失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龙翔宇  杨帆  刘优 《陕西水利》2023,(3):110-111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关键,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是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根本路径。徐州市贾汪区以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整治为突破口,全面推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建立高效清洁的治理模式。系统阐述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原则,分析水土流失现状,在对各项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考虑和平衡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采取沟道护岸,维修加固拦水坝,实施植树、草籽补植等林草措施治理水土流失,以达到改善生态环境,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完善防治体系的综合目标。  相似文献   

5.
麦海因水库工程采取防、治、管相结合的环保和水保措施,形成了完整的防护体系,使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管控;结合项目区水土保持现状及可采取的分区综合治理措施,分别考虑了取水首部、引水管道、管线建筑物、堤防等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不断完善了项目区水土保持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6.
结合来宾市多年来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设计与施工的体会,总结了来宾市目前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并分析了全市水土流失治理的现状及制约因素,就开展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水塘沟小流域水土流失严重,致使生产条件落后,经济水平低,通过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以控制水土流失为中心,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耕作措施与管护措施相结合的办法,从上到下,因地制宜,布设三道防线,形成控制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袁家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该流域的水土流失现状及原因,采取谷坊、坡改梯田、封育治理、水土保持林、水土保持耕作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使流域内的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有效治理和控制,同时阐述了小流域治理所产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辽西半干旱地区流域综合治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根据小鹤立河水库扩建工程造成水土流失特点,结合地形和工程施工情况,因地制宜采取水土保持工程和植物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使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0.
唐山市针对水土保持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采取科学编制规划、创新治理模式、培育特色产业、加强资金整合等措施,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初步形成具有唐山特色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格局。  相似文献   

11.
建平县水土保持工程总体布局与工程措施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根据水土流失状况,建立以控制水土流失为中心,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耕作措施与管护措施相结合,布设三道防线,形成控制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水平梯田、保土耕作、水保林与经济林、老果园改造、生态修复、沟壑治理、作业路措施设计。  相似文献   

12.
长石岭水库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加剧了库区内水土流失的发生.针对这一情况,根据工程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结合地形和工程施工情况,因地制宜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使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3.
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致使生态环境失衡,而水土保持既可以修复生态环境又能促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预防和治理地区新的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选取建昌县老大杖子乡炉上村进行多年实地生态监测,针对当地的水土流失状况及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情况,采取经验公式法对建昌县老大杖子乡炉上村水土保持措施进行了全面评价,得到如下结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开展后,建昌县老大杖子乡炉上村植物覆盖度从26.3%增加到36.15%,建设区的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治理,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明显减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居民人均收入相应提高,生态治理工作全部收益达到3131.2万元,整体态势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4.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目的在于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将水土保持治理工作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铜川市土壤和气温十分适宜酸枣生长,用野生酸枣树嫁接大枣,方法简便、收效快、经济效益高,是一件投资小、见效快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在全市小流域治理中已有所尝试,收效显著,故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值得进一步探索、研究、推广,因地制宜开辟农村致富的新亮点,找到新的提高综合治理效益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5.
岫岩满族自治县位于辽东半岛的北部。岫岩县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005.03 km2,县内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山洪灾害时有发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为此,该县政府采取多种综合治理模式对全县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通过小流域治理措施的实施,将会明显减轻了水土流失,形成良好的区域小气候,改善了生态环境及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全县的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赵海昀 《山西水利》2010,26(2):14-15
介绍了翼城县基本概况,分析了该县水土流失面积、成因及其危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县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加大法律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认识水平,采取退耕、封育、禁牧等相结合的措施来进行综合治理、集中治理和持续治理,以此加快水土流失治理进程。  相似文献   

17.
袁爱萍  段淑怀  杨坤 《北京水务》2005,(5):52-55,60
水土保持监测体系由监测内容和指标体系、技术体系、管理系统、监测标准体系构成.阐述了全市山区坡地水土流失量监测、小流域水土流失及综合治理监测和水土流失过程及规律监测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并对连续3年的监测成果进行了分析.北京市近3年水土流失程度总体较轻,但是暴雨在局部地区产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工程的蓄水、保土和减少污染物流失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规模较大,而且涉及范围较广.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某些行为(例如塌陷、剥离表土等)会对地表的地貌以及植被造成破坏,还会影响土壤的蓄水能力,造成水土流失.因此,要加强水土保持,严格按照因地制宜及综合治理原则,提高水土保持理念的应用能力,采取科学的水土保持措施,对水土流失问题进行有效防治,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19.
曹雪玲 《陕西水利》2014,(6):161-162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抗灾减灾能力、发展山区经济的有效途径.通过对胡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进行探讨,分析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所带来的效益,为“丹治”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水土保持工程是一门新学科,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一项新型水利工程技术,此类设计是对水利技术人员新的挑战,结合黑龙江省8510农场当壁镇小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设计中既有工程措施也有植物措施,按照文献[1]并结合《水土保持工程学》进行设计,因地制宜, 为农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