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提出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GM(1,1)模型对储罐腐蚀状况的实际统计数据进行动态拟合,建立预测方程,并对储罐的腐蚀深度和腐蚀速度进行数据预测,为储罐腐蚀的预测提供了一个值得探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灰色GM(1,1)模型在储罐腐蚀状况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罐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空气、水分、存储油料、土壤以及腐蚀性气体的腐蚀,往往会发生强度降低或者腐蚀穿孔等事故。事先对储罐的腐蚀状况作出合理预测,摸索出储罐腐蚀的规律,便可以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腐措施,保证储罐正常运转。储罐腐蚀的深度是判定储罐腐蚀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与使用年限存在着某种关系,而且实际统计数据中的任何两个相邻数据,都具有“等时距”获取的特点。所以,我们可以将它看作是随时间变化的灰色量,利用GM(1,1)模型对数据进行动态模拟。1模型的建立与修正1.1灰色预测建模方法对于等时距获得的原始数列x(0)=x(…  相似文献   

3.
用概率统计方法对腐蚀环境基本相同的3组不同服役年限的储罐底板腐蚀分布及穿孔失效与时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腐蚀穿孔失效率与时间呈指数关系,随着服役年限的增加,储罐底板腐蚀穿孔率大为提高;腐蚀蚀坑最大深度分布服从极值分布规律,根据分布规律可预测储罐底板的最大腐蚀深度。为储罐综合评估及储罐的维护和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原油储罐主要采用开罐方式进行检修以明确储罐底板的腐蚀状况,开罐检修需要停产、倒罐、清罐、置换,不仅影响正常生产,费时费力,还存在污染环境的可能性,因此,开展在线检测意义重大。采用在线声发射检测评价原油储罐底板的腐蚀状况,并结合开罐漏磁结果进行验证,研究声发射技术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储罐底板局部腐蚀程度与声发射检测的事件定位统计相关程度较高,与撞击统计相关程度较低;储罐底板实际腐蚀情况较声发射在线检测评价结果严重,建议对含油泥原油储罐评价结果应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5.
目前塔河油田原油储罐底板腐蚀问题突出,原油储罐底板腐蚀风险较大,油田检测方式以开罐检测为主,无法提前查明腐蚀风险及状况,通过对比储罐腐蚀检测技术特点,进行检测适应性评价,优选出了声发射在线检测技术进行储罐底板在线检测,该技术具有操作快捷、不影响正产生产,能提前预判腐蚀风险,将储罐底板腐蚀风险等级分为4级。储罐底板在线检测技术能够实现腐蚀提前预判,节约开罐检修费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合成氨装置中液氨储罐进行腐蚀减薄后工作状况下的应力状态进行分析,根据应力状态对储罐进行安全性评定。根据壁厚的改变值算出平均腐蚀速率,推算出2010年和2016年储罐各部分的壁厚,分别求出2010年和2016年工况下的应力状态,并对这几年储罐的运行进行安全性评定。  相似文献   

7.
高硫原油对钢制金属储罐存在腐蚀.对储罐腐蚀的现状和影响储罐腐蚀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分析了腐蚀机理,主要有SO2腐蚀,H2S腐蚀,氢脆腐蚀,CO2腐蚀,微生物腐蚀等.提出了储罐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对大庆油田防腐保温检测与评价技术现状进行了分析,建立和完善了油田埋地钢质管道、容器(储罐)腐蚀检测与评价方法,开发了油田设施腐蚀与防护信息咨询系统。利用腐蚀与防护信息系统,动态监测在线管道和容器(储罐)的腐蚀状况,为油田规划、生产管理及设施更新维修提供可靠的信息服务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金属储罐是否出现劣化而对其进行在线检测的主要目的就是发现腐蚀损伤的部位,并确定腐蚀的实际状况。声发射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动态检测方法。它通过布置在储罐上的换能器接收来自“声源”的信号,再通过专门的软硬件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进而判断储罐是否存在泄漏。根据超声测厚原理,若在扫描测厚时结果数值频繁变化,说明有腐蚀坑存在。将声发射在线检测与典型区域超声连续扫描测厚结合起来,可提高检测与评价的可靠性。采用32通道声发射检测分析仪与26MG高灵敏度超声测厚仪对某储罐进行了在线检测。结果表明,储罐底部存在一定腐蚀,但未发现泄漏现象,储罐罐壁不存在明显的腐蚀缺陷。  相似文献   

10.
利用漏磁方法对某石化公司一个5 000 m.蜡油储罐的底板进行了现场检测,给出了底板的腐蚀状况.漏磁检测、超声波测厚和割板测量结果的对比分析证实了漏磁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并综合宏观检测结果.分析了该储罐罐底发生腐蚀失效的主要原因,最后依据API 653对维修后的储罐底板进行了完整性评定.评定结果表明,该储罐底板能够安全运行到下一次内部检验时(5 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