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园林》2015,(12)
<正>"花境"是源于西方的一种花卉配置形式,采用自然式种植手法,模拟自然界中各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一旦布置成功后,即可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效果,且景观效果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动态变化。"路缘花境"是花境在道路绿化中应用的具体形式之一。近几年,路缘花境在我国北京、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已经有了较好的应用,但在中小城市应用不多。经过调查发现,石家庄的花境仅在部分公园有少量配置,在道路绿化中的应用更是少见。基于此原因,设计人员  相似文献   

2.
浅析花境在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运用—以福州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花境在道路绿化运用中碰到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如何设计好这种类型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花境在道路绿化运用中碰到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如何设计好这种类型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老公园或仿古园林普遍存在乔木枝繁叶茂、花灌木色彩单调、地被植物品种稀少等不足,从2005年起上海的公园陆续推出花境,备受追捧。概述了花境的概念及特征,介绍了花境的设计原则和配置情况,分析了上海大观园绿化现状,着重总结了施工和养护的技术,为公园花境制作提供实践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探究花境在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对园林植物造景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以往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中,所选择的形式多见于花丛、花坛等,并不能体现出景观层次丰富、色彩自然和谐等特点,对此便考虑将花境引入,其丰富多样的造景形式,对提高园林植物造景效果可起到明显作用。本次研究将就花境的内涵与起源、园林植物造景中花境的应用形式以及园林植物造景中花境的具体设计与应用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6.
会展讯息     
《园林》2007,(5):57-57
2007上海春季花展2007年4月6日在上海植物园拉开序幕,本次花展以花坛、垂吊绿化、花境、屋顶绿化、花廊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1000多个品种的花卉植物。  相似文献   

7.
王利明 《园林》2008,(8):62-63
所谓地被植物的花境式布置,就是利用布置花境的手法来布置地被植物。这种布置方式摒弃了长条形、大块面单调布置地被的传统做法,采用小块面和变化丰富的植物布置地被,从而使配置的形式更活跃、植物更多样化,表现的内容更丰富。花境式布置地被的形式只适用于小范围、小空间的设计,如别墅小花园、小道两侧、小河两岸和小型绿化场所等。  相似文献   

8.
福建地产“硬花境”园林产品营造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传统意义上的花境与现代意义的"硬花境"对比,从分析"硬花境"的学术理论和色彩理论出发,通过理论结合实践阐述"硬花境"的营造方法。  相似文献   

9.
绿地土壤在城市花坛、花境景观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通常其肥力较低,且受人为活动的影响大。随着人们对绿化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土壤理化性质及养分指标亟待改良。本研究调查上海市黄埔区花坛、花境的土壤状况,通过绿化植物种植模拟试验遴选出适合的土壤改良应用,并将最佳介质配方运用到土壤改良中,土壤性状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城市花境景观特征及其公众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境具有景观丰富、季相多变、物种多样,以及多年观赏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城市居民的喜爱,已成为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形式,对其景观特征进行总结和评价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合肥市城区花境为研究对象,选取30个典型样地进行景观调查,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花境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花境的景观特征和公众评价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0个样地中统计有花境植物168种,涉及58科;不同花境的公众评价不同,花境综合评价指数在0.3752~0.9165之间,均值为0.6182,总体呈正态分布,评价较高的城市花境表现为:物种多样、色彩丰富、景观层次分明、能进入或近距离观赏的、有适当的地形变化;此外,芳香的植物气味和多元的景观元素容易获得公众的偏爱。  相似文献   

11.
信息窗     
《园林》2007,(5)
黄金周长假好去处■2007上海春季花展2007年4月6日在上海植物园拉开序幕,本次花展以花坛、垂吊绿化、花境、屋顶绿化、花廊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1000多个品种的花卉植物。  相似文献   

12.
《园林》2015,(4)
<正>花境起源于19世纪初期的英国庭院,依据所使用的植物材料分类,一般可将花境分为宿根植物花境、球根花卉花境、一二年生草本花境、针叶树花境、专类植物花境、混合花境等。其中,宿根植物花境与混合花境是私家花园中最为常见的两种类型,其景观效果出众且长久,同时不需要每年大量的更新种植,深受人们的喜爱。另一些花境类型则多出现于各地的城市公园、植物园、公路旁等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的追求已从起初简单的"使  相似文献   

13.
钟律  李兴 《园林》2007,(11):42-43
上海园的景观设计通过先进的园林科技和时尚的生趣空间,突出"汇"的主题——海派文化的精髓。万国建筑的立体花墙,构勒出黄浦江的风情岸线;海关钟楼的园艺构架,浓缩了上海滩的经典氛围;集装箱体承载的攀缘绿化、象征上海作为世界大港的地位;新品花境构成的浪漫花滩、则隐喻上海曾经由"滩"而来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宫明军  周函羽  范慧妮 《园林》2022,(9):117-124
在城市化进程中,道路绿化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而且对构建城市生态格局有一定作用。当前城市道路绿化的建设管理广受市民关注,其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通过一系列理论研究自然式配置模式在道路绿化空间中的应用,在安全优先、科学合理、协调统一、自然适度等原则下提炼出适用于城市道路绿化的三种自然式配置模式,即群落式、花境式、组合式,并从道路绿化功能、尺度、使用人群等角度给出对应模式的适用建议。最后,在上海市静安区广中路道路绿化景观的改造更新中对适宜模式进行了实地应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期为之后的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或改造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以杭州西湖风景区花境景观的配置特点为主线,论述了花境的概念和内涵,分析了目前西湖风景区花境的主要配置模式,针对目前该地区花境配置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有利于营造出丰富的花境景观。  相似文献   

16.
黄建荣  陆牡丹 《园林》2013,(4):54-55
城市现代化交通路网飞速的建设,形成多处路网交叉口,这些交通节点不仅承担着引导城市交通的任务,也是一个美化城市环境的窗口。花境具有植物品种丰富,色彩搭配突出等的特点,相较于普通的绿化方式,对于节点绿化的提升,能起到更显著的效果,进而有助于提升城市整体环境。上房园艺与上海三林城市管理署、东宝公司绿化首席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花境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对比分析了晋中市花境所存在的问题,并选取市内四大综合公园内部分花境进行了改良设计,为探索出更多适合晋中市使用的花境方案奠定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上海园     
<正>上海展园又名"祥云园",位于中华园艺展示区C30地块,以"祥云"为主题,表达"祥云献瑞,雨润万物"的愿景。展园用立体的流线,多变的高程,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体验空间和观赏视角。全园分为六大分区,划分了荫生园、岩石园、鸢尾园、香草园、观赏草园、水上森林园、特色花境园、垂直绿化、阳台绿化等9个特色展示园。种植约300种植物。其中  相似文献   

19.
花境溯源     
王美仙 《园林》2009,(10):12-15
花境在中国只能说是刚刚起步。浑沌之初,糊涂账总是不可避免。对花境理解的差异、花境植物材料的良莠不齐、花境设计师对植物材料的把握不准、施工人员对花境的误解、花境养护不力等导致大家对花境的评价褒贬不一。大有“园林景观,成也花境、败也花境”的感叹。  相似文献   

20.
赵锡惟 《园林》2001,(12):17-17
花卉在实际应用中有多种多样的形式,无论公共绿地还是庭园绿化,花卉除了能作花坛、花丛、花群、花台等形式外,花境布置也是一种重要的形式。所谓“花境”,是人们认真研究自然风景中野生花卉在林缘地带自然散布的生长规律以后,经过艺术提炼而设计的自然式花带。花境布置一般都以树丛、树群、绿篱、矮墙或建筑物等作为背景,根据组景的不同特点形成宽狭不一的曲线或直线的花带。花带中的各种花卉呈斑状混交。班块的面积可大、可小,但不宜过于零碎和繁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