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雷文 《陶瓷研究》2004,19(2):10-10
珐琅彩瓷器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极为名贵的宫廷御器,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与法国传入的珐琅技法相融合而产生的新的彩瓷品种。上海博物馆珍藏有一件珐琅彩墨竹图碗,高7.6厘米、口径16.1厘米、足径4厘  相似文献   

2.
景德镇自古以来就以制瓷精美、工艺精湛而闻名海内外。明代时朝廷在景德镇设立御器厂,使其成为全国唯一为宫廷烧造御用瓷器的窑厂。从此景德镇在全国制瓷业便一枝独秀,独领风骚。然而,历史文献中关于景德镇御器厂设立时间的记载并不统一,近年来考古学界对此也有着很多不同的观点。那么,明朝政府何时在景德镇设立御器厂.当时御器厂的厂址、规模究竟是怎样的呢?本文将从历史文献、景德镇明初御器厂考古发掘情况,以及众多考古学者的观点等几方面入手,对景德镇明初御器厂的范围和设立时间进行研究。笔者认为,景德镇明代御器厂以珠山龙珠阁为中心,建立时间大约在明洪武二年。  相似文献   

3.
张德山 《中国陶瓷》2007,43(6):69-71
唐英是清代著名的督陶官,历史上把唐英从乾隆二年任淮安关使,并兼领陶务时期的御窑称为“唐窑”。对“唐窑”进行了重新考证,把“唐窑”分为“早期唐窑”(雍正六年-乾隆元年)、“中期唐窑”(乾隆二年-乾隆六年)和“晚期唐窑”(乾隆七年一乾隆二十一年),并对三个时期“唐窑”的具体成就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明代景德镇御器厂的始设时间,历来说法不一。本文以有关的历史文献和考古实物为依据,论证了明代景德镇御器厂始设于洪武三十五年。  相似文献   

5.
青花瓷是明代官民窑生产的主流陶瓷品种,而青料是青花瓷不可或缺的生产原料,其在青花瓷生产中的耗费是成本的组成因素之一。本文根据明王宗沐编撰,陆万垓增订的《江西省大志·陶书》记载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得出明嘉万时期御器厂青花瓷生产估青与估银存在对应关系,分析了明嘉万时期御器厂青花瓷生产成本的重要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嘉靖崇道的原因、措施及影响的追溯,论述了御器厂所产瓷器的道教色彩,从瓷器品种、装饰和器型等方面加以阐述。继而从各方面论证道教对御器厂制瓷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利用"二重证据法"对御器厂出土的一部分不见于传世品的遗物进行梳理与分析,认为该类遗物有试制品、失败品以及绝品三种样态,并对形成原因进行了一定的讨论与推演,认为这是御器厂管厂官员与工匠在御窑体制的强大压迫下,生成的一种充满主观能动性的自我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8.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代御厂制瓷业中最灿烂的阶段。许多前所未有的彩釉被传入、创新并发展。其中,“珐琅彩瓷”与“粉彩瓷”都是该时期发展壮大的典型新兴中温彩釉制品。  相似文献   

9.
“唐窑”御器的生产、解运及次色瓷管理,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这套严格的生产管理程序,确保了“唐窑”御器的生产质量,圆满完成了御器烧造任务,从而也促使“唐窑”制瓷技术达到历史的顶峰。  相似文献   

10.
闵正国 《陶瓷研究》1997,12(1):54-55
清代道光“白鹿古洞”粉彩瓷盘闵正国(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九江·332300)近日,庐山白鹿洞书院从江西省文物商店征集到清代道光年间“白鹿古洞”粉彩瓷盘一只。瓷盘直径15厘米,高3.2厘米,花口,薄胎,折腹,弧沿,矮圈足,釉色莹润,胎体洁白,亮度与透...  相似文献   

11.
论元明清时代陶瓷花鸟装饰(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六庆 《陶瓷研究》1997,12(4):47-55
论元明清时代陶瓷花鸟装饰(二)孔六庆(南京艺术学院·210013)2.3造型的花鸟意匠装饰这类装饰分两类。一类是象清乾隆青釉鸡薰,完全用公鸡之形的雕塑造型。一类是象图16青瓷釉里红莲花纹体(雍、乾年间)那样以荷为立意的造型。前者全为象生的写实性...  相似文献   

12.
章婷  石小涛 《陶瓷研究》2010,(2):99-100
1 乾隆时期陶瓷上的云纹装饰显示了人们对技艺繁缛华丽的执着 乾隆时期1736—1795为清代瓷器制作的鼎盛时期。随着物质性需求和精神性需求的分化,精神方面的各种需求也发生了分化,导致了乾隆时期瓷器上云纹出现了不同侧重的追求纹饰的样式。  相似文献   

13.
《陶瓷研究》2004,19(4):9-9
名次 1 瓷器名称成交价(万元)明·宣德·青花龙纹洗670清·乾隆·粉彩皮球花罐500清·康熙·珊瑚红五彩碗一对495元·青花岁寒三友罐455清·乾隆·黄山出戟璃龙碗440清·康熙·黄地珐琅彩碗319清·乾隆·斗彩花卉八宝大盘245清·乾隆·青花缠枝双耳尊170清·乾隆·青花花卉折沿  相似文献   

14.
明成化一朝二十二年,期间政局较平稳,社会安定。景德镇御器厂恢复烧造瓷器,宣德之后,瓷器风格于正统、景泰、天顺逾三十年的变化中潜移默化,至成化朝已改永宣期雄健豪放之风。成化瓷器造型秀奇玲珑,胎质细腻、料彩纯正,色调柔静,轻衙秀雅盛行于世。  相似文献   

15.
据说在乾隆十七年,乾隆皇帝下通州私访后回到京城。路上乾隆饥饿难耐,不巧当天正是大年三十,众多店铺关门,只有王瑞福开的酒铺仍在营业。乾隆一行人走进酒铺,王瑞福虽不知是皇帝驾到,仍盛情款待,使乾隆非常感动。第二天,乾隆便亲笔题写了“都一处”(意为京都只有这一处)的三宇虎头匾,命人送到酒铺。  相似文献   

16.
被朝廷用作宫廷御用器的珐琅彩瓷画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名贵瓷器,采用图案与绘画结合装饰,色彩绚丽,工艺精湛。  相似文献   

17.
陈鹏 《中国陶瓷》2012,(1):62-63
郎世宁是清代宫廷中著名的西方画家,其成就卓然,画风在乾隆时期成熟并对乾隆粉彩瓷艺术产生重要影响。在郎世宁画风的影响下,乾隆粉彩瓷艺术显现出许多不同于前代的艺术新风。  相似文献   

18.
黄佳蕊 《佛山陶瓷》2023,(1):140-141
粉彩瓷器自清代康熙后期以后经历雍正、乾隆时期的发展已经逐步取代五彩,成为釉上彩装饰的主流。至乾隆时期无论是中国瓷器还是粉彩瓷器都走向了一个历史最高峰。诞生了许多精美别致的陶瓷釉上彩装饰,自乾隆时期以后嘉庆一朝的瓷器继承了前代的风格并有所发挥。百花不露地就是乾隆与嘉庆时期釉上彩装饰的集大成者,并且皇帝本人个人审美风格不同,在粉彩工艺上还是有所异同,本文即通过粉彩中的名品“百花不露地”分析两朝粉彩装饰的工艺特征。  相似文献   

19.
《陶瓷研究》2007,22(1):7-7
一件清代乾隆年出品的粉彩开光《八仙过海》纹八角瓷瓶,在2006年6月3日由中国嘉德举行的拍卖活动中,以5280万元的成交价,创下了国内瓷器拍卖的最高记录,也创下了粉彩瓷单件拍卖的世界记录。其高价成交反映了藏家对清代粉彩瓷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20.
清代宫廷行瓷事务考(一)赵宏(北京故宫博物院100009)清代宫廷建制在继承明代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备和系统,成为中国古代宫廷建制的集大成者。清代宫廷的行瓷事务,是清代宫廷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规模虽在当时宫廷事务中并非显耀.却也成为中国古代宫廷行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