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降低印染废水中化学耗氧量(CODCr),选用2种常见絮凝剂与粉煤灰进行复配处理印染废水.考察不同复配方案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确定最佳的配比.实验结果表明:粉煤灰与聚丙烯酰胺(PAM)和MgCl2的复配物处理印染废水时具有较高的CODCr去除率.在粉煤灰、MgCl2和PAM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2g/L、14mg/L和40mg/L时CODCr去除率达85%.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以聚合硫酸铁(PFS)为主凝剂、两性田菁胶(ASG)为助凝剂处理高浓度印染废水的各种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PFS和ASG分别以2000mg/L和100mg/L的复配浓度、pH值接近中性时混凝效果为最佳,CODCr去除率达到80%,色度与浊度去除率均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3.
钱伯章 《水处理技术》2007,33(12):57-57
河北廊坊市盛源化工有限公司在利用法国技术生产的聚丙烯酰胺(PAM)进行污水处理中,COD去除率达到30%-45%,SS去除率达到75%以上,每吨污水处理费用仅为0.73元,大幅度降低了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复合絮凝剂处理含油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壳聚糖复合絮凝剂处理含油废水,正交实验结果分析表明:pH值为7,PAM量为2mg/L,壳聚糖量为2mg/L时,对废水化学耗氧量(COD)去除率可达47.33%;pH值为7.PAM量为1mg/L,壳聚糖量为8mg/L时,对废水浊度处理得到较为满意的效果,浊度去除率可达91.73%。对浊度和COD去除率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是:pH值〉PAM投加量〉搅拌时间〉壳聚糖投加量。  相似文献   

5.
通过四种无机混凝剂(Al2(SO4)3、PAC、FeSO4、FeCl3)和两种有机助凝剂(PAM、海藻酸钠)对再生纸浆造纸废水进行了混凝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剂种类、投加量、投加方式及pH值对处理效果都起着重要作用,在pH为4左右,快速搅拌(150r/min)1min后加入200mg/LPAC,持续快速搅拌30s后加入1mg/L的PAM,慢速搅拌(60r/min)10min,其COD去除率可达44.14%,浊度去除率可达94.18%。  相似文献   

6.
田菁是野生植物,其种子呈绿褐色,学名田菁子,又名咸青、涝豆、野绿豆。田菁胶是从田菁子中提取而得,其用途十分广泛,已用作石油开采中的水基压裂液、浆状炸药的胶凝剂,选矿中的絮凝助滤剂、造纸增强剂、干电池电解液新型糊料、冰淇淋中的食品添加剂等。田菁子在加工中可得到20~30%的田菁胶以外,尚有70~80%的下脚料——田肉粉未被利用,造成大量积压和三废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用PAC(聚合氯化铝)、PFS(聚合硫酸铁)、PAM(聚丙烯酰胺)等絮凝剂处理高浓度有机淀粉废水的效果。通过对废水处理前后CODcr值的比较,结果得知PAC作为马铃薯淀粉废水的混凝剂最为合适,PAC的最佳投药量为500mg/L,对废水的CODcr去除率可达到44%左右。再经超滤膜分离,CODcr去除率可达到77%。  相似文献   

8.
利用正交法设计实验,研究超细滑石粉SFT(1250目)代替PAM作助凝剂对再生纸造纸废水进行混凝处理。研究结果表明,SFT可以替代PAM,且PAC+SFT方案的最佳组合方式为:pH6.5,PAC300mg/L,SFT3mg/l。此时,浊度去除率为97%以上,色度去除率为87.7%,沉降速度提高35%,处理废水用药品成本降低0.1046元/m^3。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从一种槭科植物茎叶中提取的含多聚糖高分子絮凝剂(GNMF)在几种不同废水的处理中的应用。通过试验和现场应用,确定了GNMF在几种废水中的最佳工艺路线、pH值和处理的最佳配方,以及处理后的相关技术经济指标。结果表明,GNMF与传统的絮凝剂,如PAC、PAM相比,COD、SS、TP、TN和一些金属离子的去除率均可提高20%~30%,成本下降30%~40%,GNMF的提取和加工过程中无任何其他成分参与,几乎不存在二次污染,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0.
ADC发泡剂中废水产生及综合法处理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偶氮二甲酰胺(ADC)是塑料和橡胶加工过程重要的发泡剂,生产工艺较为简单,经济效益高,但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对环境污染大,因此如何处理ADC生产产生的废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本厂采用综合法,对废水进行蒸氨脱氨、次氯酸根处理、PAM絮凝等处理工艺,CODcr去除率为95.1%,NH3-N去除率为96.9%,同时部分物料可回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絮凝剂M-25在酱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利用高效絮凝剂产生菌M-25所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处理酱油废水,处理结果与Al2(SO4)3,和PAM的处理结果作对比。结果表明,微生物絮凝剂M-25单独处理酱油废水的效果优于Al2(SO4)3,与PAM效果接近,而且,所需沉降时间最短,仅为30min。M-25与Al2(SO4)3,复配后,可提高处理效率,絮凝率和COD去除率分别达到77.2%和79.8%。  相似文献   

12.
沈晓莉  裴建云  张玉 《广州化工》2012,40(21):38-40
将从活性污泥中筛出的高效微生物絮凝菌复合培养产絮凝剂。通过单因子实验获得复合菌最适发酵条件为淀粉10 g/L,尿素0.5 g/L,KH2PO4 2 g/L,K2HPO40.5 g/L,Fe2(SO4)30.2 g/L,pH 7.0~7.2,T=28℃、160 r/min培养24 h;形成的发酵液应用于高岭土废水絮凝实验中,絮凝剂添加1%,CaCl2(5%)添加1%,慢搅15 min,静置15 min后测得的絮凝效果最佳。复合菌经发酵及絮凝条件优化后,絮凝率可达97.07%,絮凝效果与常用的PAM效果相当,且更经济。  相似文献   

13.
朱露山 《广东化工》2010,37(11):123-123,126
文章以模拟染料废水为研究对象,用絮凝法处理高色度的四种红色染料废水。分别考察PAC和PAC/PAM及投加量对原废水去除率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絮凝处理的最佳复配比为PAC/PAM(mg/L)=40/3,在此配比下的絮凝剂处理实际工厂废水,其CODCr去除率和色度去除率分别高达61.6%和75%。  相似文献   

14.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处理炼油废水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媛  李世强 《应用化工》2010,39(7):1069-1073
用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与壳聚糖分别处理炼油废水,考察了pH、温度、絮凝剂投加量、沉降时间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的处理效果优于PAM;PAM处理炼油废水的最佳条件为:用量3 mg/L,pH为8,温度30℃,沉降时间40 min,此时石油类物质的去除率达97.96%,COD去除率达90.92%,NH3—N去除率达54.36%;壳聚糖处理炼油废水的最佳条件为:用量100 mg/L,pH为8,温度35℃,沉降时间40 min,此时石油类物质的去除率达98.33%,COD去除率达92.25%,NH3—N去除率达52.60%。  相似文献   

15.
A flocculant based on cashew gum (CG) grafted with polyacrylamide (PAM) was synthesized using potassium persulfate as the chemical initiator and ultrasound energy. The intrinsic viscosity, hydrodynamic radius, and grafting efficiency of the grafted copolymers (CG‐g‐PAM) were investigated at different monomer and initiator concentrations. The CG‐g‐PAM copolymers were evaluated in kaolin suspension and river water by using jar test procedure comparatively to a commercial flocculant (Flonex‐9045). Ultrasonication resulted in reduced reaction time and high grafting efficiency. The reaction gel point was reached within 10 min and the grafting efficiency was dependent on the acrylamide concentration. The grafted copolymer CG‐g‐PAM‐15285 obtained with 0.285 mmol of initiator showed higher hydrodynamic radius, with flocculation efficacy of 96% comparable with the flocculant Flonex‐9045. © 2016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2016 , 133, 43634.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絮凝剂在天然碱碱泥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对强碱性天然碱碱泥悬浮液有良好絮凝澄清作用的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工艺。考察了絮凝温度、絮凝剂加量、Zn2+等理化因子对絮凝作用的影响。适宜的絮凝条件为:温度45℃,絮凝剂加量90mg/L,Zn2+0.03mol/L。在此条件下对碱泥悬浮液进行絮凝,沉降速度为2.96×10-4m/s,上清液浊度为0.05,絮凝效果达到并超过国产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相似文献   

17.
文章研究了用无机絮凝剂硫酸铝、聚丙烯酰胺(PAM)和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壳聚糖(CTS)进行复配对景观水体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硫酸铝、聚丙烯酰胺和壳聚糖投加量分别为99.5 mg/L、2.0 mg/L和2.0 mg/L时,絮凝效果最佳,CODCr和浊度的去除率可分别达67.4%与91.0%,与传统的Al2(SO4)3-PAM絮凝剂相比,CODCr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3.8%和4.7%,而且大大减轻了硫酸铝和聚丙烯酰胺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8.
《云南化工》2017,(10):25-28
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实验对象,利用絮凝剂PAC、PFS、CTS、阴离子PAM和阳离子PAM进行两组分或三组分复合,找出复配方案在提高COD去除率的同时降低PAC的用量。在5min搅拌,15min沉淀的短时絮凝实验中,絮凝剂复配后的絮凝效果普遍比单独加PAC好,PAC和阳离子PAM复配的COD去除率比单独加PAC高18%,成本下降40%。通过合理的絮凝剂复配能提高絮凝效果,减少絮凝剂用量,降低出水的铝离子浓度。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絮凝剂对污水生物除磷过程有机物降解及除磷的影响,以实际废水、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为探究对象,建立序批式强化生物除磷(EBPR)系统,在中温条件下研究了絮凝剂对EBPR系统的影响并能揭示相关作用机制.结果表明PAC与PAM存在能抑制化学需氧量(COD)去除,且两者同时存在时稳定时期出水COD为...  相似文献   

20.
聚丙烯酰胺在硫酸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经电石渣法处理后的硫酸污水悬浮物排放浓度的影响因素,通过对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絮凝试验,确定了在硫酸污水处理中使用聚丙烯酰胺(PAM)合适的剂量及絮凝工艺,并得到实际应用。应用后改善了硫酸污水的沉降性能,从而提高了悬浮物排放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