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末以降,客家民系不断向广府民系聚居区的广州府迁徙,在广州府东路形成了广府民系和客家民系共居的聚居形态。经过长期的交融共生,客家传统村落形态演化为多种类型。通过实地调研,从类型学角度分析了广州府东路客家传统村落杠屋、堂横屋、围龙屋、方形围屋式布局的变异形态以及变异原因,总结该区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类型变异的民系交汇特征,彰显广州府东路客家传统村落空间的地域特色,为该区域正在进行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实践活动提供理论参考,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  相似文献   

2.
传统广府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研究——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江三角洲传统广府村落是岭南传统聚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村落形态结构中的公共空间部分,则集中体现了广府村落的生命活力和特色价值。本文试通过对传统广府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的研究,挖掘其地方特色与文化内涵,以助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对村落空间的整治。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坳头村与小楼镇竹坑村两大客家传统村落为例,深入研究了两者宏观层面的空间形态,将两大村落的整体环境、历史脉络、总体布局及古建筑群布局、风水格局等进行对比研究,以期为增城乃至整个广府地区的客家传统村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高要市黎槎村的村落总平面呈圆形,住宅沿等高线环形布置,形似"八卦",被称作八卦村。由于地势低洼,水多田少,黎槎村水患频发。因此,与采取"梳式布局"的典型广府村落相比,黎槎村的村落结构、建筑形式、居住模式、祭祀建筑、建造技术都因应对洪水这一不利因素而做出了调整。  相似文献   

5.
对岭南传统村落梳式布局气候适应性进行了分析,通过数值模拟村落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岭南村落梳式布局气候适应性评价方法,并对世界文化遗产自力村村落进行气候适应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梳式布局的自力村村落对于岭南湿热气候适应性强,通过对传统村落微气候的探索性研究,解决了传统村落气候适应性评价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6.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位于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带,是岭南四大文化体系中广府文化的典型空间载体。研究目的为,在论证广府村落对岭南湿热气候的气候适应性基础上,探讨其空间与尺度的组织规律。方法上,在实测调研基础上,对相关案例的热环境与风环境进行数值模拟,论证其空间系统的气候适应性,并归纳总结其组织方式与尺度规律。进而,对村落的空间比例与密度分析,显示冷巷与院落的组合为湿热地区的高密度村落布局提供了一套有效的防热、通风策略,对村落内部的微气候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从而为本地区城镇化建设提供有价值的空间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7.
冯江  阮思勤 《新建筑》2010,(5):6-11
塱头村是一个保存完好的传统广府村落,其格局是非常典型的梳式布局。讨论了塱头的祠堂建设与重建的两次过程,阐述了祠堂建设与村落发展在空间形态、公共生活、历史书写和村民价值观念上的密切联系,通过对祖祠、房支祠和书室的区分与比较,对不同时期祠堂在形制等方面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祠堂在不同时期所表达的分别针对先祖、功名和财富的纪念性。  相似文献   

8.
广府水乡村落梳式布局形态衍化及当下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村落与山水的关系,广府水乡村落形成"以水为中心""以岗为中心""沿涌而居的带状"空间布局。由于农商经济的发展,部分村落发展为"超级村落"。广府水乡村落空间布局在传统广府梳式布局的基础上,受自然、社会、人文等因素的影响发生不同程度的衍化,形成各自的衍化路径。然而广府水乡村落空间的衍化路径在当下面临被打断的境遇,因此文章认为新时代进行村落空间文化意义的再建构,探索空间文化延承路径,有助于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延续乡愁。  相似文献   

9.
广府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是村落自然环境和村民生活变迁的镜像,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但随着城市化发展,曾经充满活力的村落公共空间日渐式微,面临一系列凋亡、重构危机。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的认知和特征分析是其活力提升的前提和基础。该文通过对广府传统村落深井古村的实地调研,借助空间句法的语言途径,通过地图模型对该村的公共空间进行整合度、街网密度、选择度等要素计算,详细剖析其背后的空间特征与句法意义,最后针对以上分析结果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公共空间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0.
粤北古道传统村落形态特色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古道为线,探讨粤北地区历史文化演变过程对传统村落文化持久而重要的影响,并选取祠宅关系、民居类型和镬耳山墙样式等若干特征元素跟踪比照,呈现出粤北古道沿线传统村落形态多元的特性,以及不同时期中原文化、湘赣闽文化和广府文化在粤北地区村落中的传播交融。  相似文献   

11.
伍国正  吴越 《华中建筑》2007,25(4):90-92
里坊、坊巷和街巷是中国古代城市的聚居形式.村落是农村聚落的简称,以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为特征,发展过程中受到城市聚居形态的影响.文章以有关里坊制、坊巷制和街巷式的历史和文献资料为依据,通过对湖南传统村落形态的分析,总结了街巷式村落形态的特点,从社会经济功能方面论述了村落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因子,文章最后指出了街巷式布局在当今和谐社会宜居社区的规划建设中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祠堂是家族共有的建筑,因此在用材的规格、品质和工艺方面更加考究,建筑形制和装饰均具有代表性。该文以珠海唐家湾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梳理和田野考察,分析唐家湾镇祠堂建筑的最常见的祥禽瑞兽、果木花卉、传统纹饰及人文器物4大类型装饰题材,归纳总结岭南广府地区祠堂建筑的装饰题材特点,希冀为后续岭南广府地区传统村落风貌的保护规划、建筑修缮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从文化景观的角度切入,运用文化景观基因识别技术,构建文化景观基因识别体系,从环境、布局、建筑以及文化等方面对石门河沿线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基因特征进行挖掘并解析,再运用GIS对区域内传统村落分布特征、地理环境、水系河流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石门河沿线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方面:环境对村落选址影响较大,形成了山中谷地、背山面水、近山山麓的选址类型。布局方面:村落整体布局可分为组团型、条带型和离散型三种形态。街巷结构可分为网格型、鱼骨型和树枝型。建筑方面:院落以合院式布局居多,材料大多为砖、石和木。文化方面: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民俗文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北贾壁村为传统村落,因其独特的历史地理风貌和完整的村落布局成为了研究"活标本"。在搜集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其选址与格局进行了阐述、说明,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嘉绒藏族是藏族社会中的重要文化组成,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村落选址与布局能映射出当地独特的宗教文化,而对于嘉绒藏族选址及布局的研究较为少见。嘉绒藏族主要分布在以马尔康市为中心的四土地区,因此文章选取了以马尔康市为代表的7个国家级嘉绒藏族传统村落,经过资料收集与实地踏勘以及GIS数据处理,归纳总结出了嘉绒藏族传统村落的选址布局特征与规律,结合村落演变与当地宗教信仰与文化特征,总结出了宗教场所对村落整体布局的影响,最后得出了村落选址与布局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取丽水地区172个传统村落 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对其地形地貌、人口规 模、产业类型、历史文保进行分类别分析, 概括了区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同时, 依据实地调研与走访,总结得出村落空间拓 展模式类型主要以分离式、顺延式、混合式 为主,村落水系格局基本呈现穿越式和环 绕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传统村落在丽水 发展过程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价 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探讨传统村落保 护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王炎松  吕晓航 《华中建筑》2011,(10):125-127
该项研究意在通过分析传统山地村落选址和布局即对居住环境的选择和处理,探索居住生态适宜性之间的某种关系和规律,建立科学的山水村落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作为传统村落聚落更新和新农村建设的技术参照和依据,尤其为新的村落规划和选址提供参考和指导.通过分析得出部分适宜的规律,指导更新的规划设计和新的选址.  相似文献   

18.
传统村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村落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山水空间格局所蕴藏的生态智慧,对生态保护及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韩国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村落良洞村的格局符合传统村落自然山水田园的选址需求,整个村子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在村落选址、结构布局、建筑特色等方面带有鲜明的地域性,是当地时代变迁的重要见证.利用GIS空间分析等方...  相似文献   

19.
传统村落的水适应性是其传承至今代代村民积累保留下来的宝贵生态智慧,文章通过分析村落选址、布局形式、空间秩序等空间布局中的防洪防灾手段,研究其水环境管理理念,以求为传统村落的水系系统保护及村落改造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云南楚雄地区的墓园规划为研究对象,结合传统村落的布局特性,从规划、建筑、殡葬心理及民俗文化传播等多个角度,创造性地探讨了一种宗教式墓园的构建方式,为地域性墓园设计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