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艾叶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叶为中国传统中药材,是药食两用植物资源。艾叶中除含有挥发油、三萜类、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外,还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艾叶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抑菌等多种药理活性。本文以艾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纯化方法、结构和分类以及药理活性为主要内容开展综述,为艾叶黄酮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沉香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沉香叶为原料,采用溶剂浸提的方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利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法、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法和铁氰化钾还原法测定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液料比为自变量,以黄酮类化合物得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沉香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最优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温度60 ℃、液料比20∶1(mL/g)、提取时间3 h,在此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的得率为2.88%(m/m)。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沉香叶黄酮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能力,其半数有效质量浓度值分别为(1.14±0.08) mg/mL和(0.23±0.01) mg/mL。 相似文献
5.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洋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并且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7.
8.
9.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番沙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条件进行筛选得到蚕沙中黄嗣的最佳提取条件为65%的乙醇,料液比1:8(w/v),在70~75℃下提取6小时,每批原料提取二次,合并提取液并浓缩至无醇味,母液浓缩后通过预先处理好的AB-8树脂,分别用蒸馏永、40%的乙醇、80%的乙醇洗脱,得到纯化后的蚕沙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11.
微波技术在杜仲黄酮提取工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在微波单因素浸提的基础上,采取L9(34)正交优化试验,以探讨微波功率、乙醇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对杜仲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研究。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佳萃取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200W,乙醇浓度为50%,液料比为1:30,提取时间10min。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杜仲微波浸提的主要因素为乙醇浓度,其次是提取时间、料液比、微波功率。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为A2B3C2D3,即乙醇浓度50%,提取时间25min,料液比1:30,微波功率400W。此时总黄酮含量为0.7672%。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