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洪 《煤矿安全》2023,(6):76-83
为了在实际工作中,通过高密度电法探测手段有效识别并区分煤矿火烧空区与采空区的电阻率异常特征;通过建立不同深度的煤矿火烧空区与采空区的二维电阻率剖面模型,并分别对模型进行正演模拟与反演计算分析来实现这一目的。首先通过建立数值模型验证了高密度电法中的温纳装置与偶极装置针对煤矿采空区与火烧区探测时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并通过对煤矿采空区异常与火烧空区异常的数值模拟与结果分析,识别并区分了通过高密度电法探测煤矿火烧空区与采空区时产生的电阻率异常差异;最后运用水平向与垂向的一阶导数零值曲线对电阻率拟断面进行了电阻率的特征分析。相较而言:温纳装置对水平向异常的识别能力要强于偶极装置,偶极装置对垂向异常的识别能力要强于温纳装置;而通过对电阻率拟断面进行一阶导数计算,可有效识别、区分电阻率拟断面上的各类电阻率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2.
利用综合物探法精准探测弓长岭露天矿采空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德辉  朱帝杰 《金属矿山》2015,44(10):163-167
为了对弓长岭露天矿采空区进行精准探测,首先根据高密度电阻率法,利用温纳、偶极、单边三极等装置采集的探测数据划分了各类地质条件下单采空区和双采空区的高、低阻模型,通过对比分析电阻率的差异,实现了对水平方向密集排列和垂向分布采空区的准确探测;然后结合瞬变电磁法,利用重叠回线、中心回线、分离回线、框一回线等装置,建立了同一地质体的地质及地球物理识别模型,通过观测线圈瞬变磁场结构、频率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信息,对该采空区的位置和规模进行了精准探测;最后,为了准确测定采空区的位置、规模、顶板厚度等信息,对高密度电阻率法、瞬变电磁法的探测数据进行处理,并结合现场地质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解译,形成了采空区分布断面图和平面图。探测结果表明:弓长岭露天矿存在3个浅部采空区和2个深部采空区,进一步说明,将高密度电阻率法与瞬变电磁法有机结合,实现了探测技术的优势集成,有助于实现对采空区进行快速、准确探测。  相似文献   

3.
高密度电法是探明地下采空区、地下水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集电测深与电剖面于一体的勘探方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信息丰富、解释方便、观测精度高等优点。结合某磁铁矿的具体条件,采用高密度电法对地下采空区围岩稳定性进行探测与剖析,电法观测剖面采用温纳-斯伦贝谢装置,并结合Res2dinv软件对高密度电阻率数据进行二维反演。通过分析与整理,最终确定井下围岩整体稳定性较好,无需对采空区进行充填,并探讨了影响其探测精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王晓彦  刘鸿福  余传涛 《山西煤炭》2012,32(3):61-62,80
根据多层采空区的地球物理特征,对盂县某煤矿双层采空区采用高密度电法和瞬变电磁法等物探方法进行综合探测,查明了该双层采空区的位置和范围.结果表明,根据多层采空区的地球物理特征,高密度电法结合瞬变电磁法探测煤矿多层采空区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小煤矿采空区进行精确的探测,采用综合物探法,研究了瞬变电磁法、高密度电法等原理、然后分别采用三维地震综合法、高密度二维地震法、瞬变电磁法和高密度电法对该煤矿进行了探测,研究得出,二维探测结果和三维综合探测结果,在空间上异常区域具有较高的吻合关系,然后根据该异常区域,在地面圈定了7个验证孔的坐标,由验证孔的工程勘探,验证了该煤矿采空区的位置以及形成采空区的原由,表明了综合物探法对煤矿采空区的探测是可行的、有效的,研究为同地质条件下小煤矿采空区的探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电法勘探在探测采空区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发展,高密度电法是集中了电剖面法和电测深法,适用于平原、浅层300 m的探测深度.瞬变电磁法适用于800 m的探测深度,但易受干扰.针对西石门铁矿北区和南区的探测环境不同,分别在北区采用高密度电法和南区采用瞬变电磁法进行探测,探测成果圈定采空区在大致范围,再结合传统的钻探工程,对不明...  相似文献   

7.
随着煤矿的兼并重组以及资源整合,致使小煤矿采空区成为煤矿安全开采的突出隐患,为了对小煤矿采空区进行精确的探测,采用无损探测(综合物探)法,研究了瞬变电磁法、高密度电法等原理、然后分别采用三维地震综合法、高密度二维地震法、瞬变电磁法和高密度电法对该煤矿进行了探测,研究得出,二维探测结果和三维综合探测结果,在空间上异常区域具有较高的吻合关系,然后根据该异常区域,在地面圈定了7个验证孔的坐标,由验证孔的工程勘探,验证了该煤矿采空区的位置以及形成采空区的原由,表明了综合物探法对煤矿采空区的探测是可行的、有效的,研究为同地质条件下小煤矿采空区的探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通过高密度电法在广州某地铁线路勘察孤石的探测试验,分析几种不同排列方式及电极距对孤石高密度电法探测效果的影响,同电极距时,偶极装置具较高精度,对浅部不均匀体反映也较灵敏。满足探测深度条件下,缩小电极距时,微分装置相比偶极和温纳装置其探测精度效果更明显。试验表明β和γ装置测量数据的T比值参数法具有较好的探测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值得进一步试验推广。  相似文献   

9.
高密度电法在地下煤矿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工作原理、装置形式和异常特点,同时列举一煤矿矿区实例,说明高密度电法对其地下采空区的探测效果,通过地电影像的图象显示,使得断面异常形态清晰明了.  相似文献   

10.
《露天采矿技术》2016,(8):40-45
利用Res2dmod软件对典型采空区地电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探测精度不仅与采空区埋深、电阻率高低及相邻洞体间距有关,还与所采用的探测装置类型及电极距等因素有关;通过对实际煤矿采空区进行高密度电法数值模拟,证明将数值模拟技术与现场实测结果相结合对于补充解释和准确判断采空区的分布范围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