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 5G 技术对物联网发展的加速, 预计到 2025 年将会有约 250 亿台物联网设备连接到人们的生活。其中承担物联网设备网络管理角色的路由器使用量非常大, 但是路由器存在众多安全问题, 通过路由器设备进行攻击, 可以非法获取用户信息。为了维护网络安全, 提前发现路由器的漏洞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以 Tenda AX12 路由器为研究对象, 从固件入手对其进行0-Day 栈溢出漏洞挖掘研究, 并提出了基于危险函数追踪的逆向分析漏洞挖掘方法。首先从危险函数中分析函数所在前端的对应位置, 将前后端对应; 然后对固件中的 Web 服务进行分析, 对其中可能发生栈溢出的 httpd 二进制代码进行危险函数分析, 该方法使用反汇编代码对危险函数的普通形式和展开形式进行定位, 并对危险函数进行参数分析和动态检测; 接着通过搭建仿真模拟机在模拟机上运行该服务的二进制文件, 并在 Web 前端页面对潜在漏洞位置进行数据包捕捉; 最后根据前期分析的危险函数参数情况对包进行改写并发送, 以此来触发漏洞, 验证漏洞的存在性, 同时验证该危险函数是否发生栈溢出。为了更真实地确定漏洞存在, 我们又在真实设备上验证漏洞的真实存在性和可利用性。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漏洞的挖掘检测方法的有效性, 我们分别在不同型号的路由器上挖掘到 4 个 0-Day 漏洞, 并且经过与 SaTC 工具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能够更准确的定位到出现漏洞的函数位置。  相似文献   

2.
随着物联网(IoT)技术的发展,嵌入式设备面临更加严峻的安全威胁,特别是嵌入式设备漏洞严重影响物联网产业的安全发展.但受限于嵌入式设备自身硬件资源的限制,通用计算机系统常用的动态漏洞检测技术,例如模糊测试难以直接应用到嵌入式设备上.因此,近年来嵌入式设备固件仿真技术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通过对嵌入式设备硬件依赖的仿真或替换,可以将模糊测试、符号执行等通用高效漏洞检测技术应用于嵌入式设备.围绕最新嵌入式设备仿真技术,搜集整理近年来国际顶级学术论文,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基于采用的仿真技术和衍生关系进行分类介绍,然后对这些固件仿真器进行评估和细化比较,为使用者选择固件仿真器提供技术参考.最后,根据当前嵌入式设备固件仿真器的现状,提出固件仿真器的挑战和机遇,对固件仿真器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Android应用第三方库增大了应用程序攻击面的现状,随机选取国内5大知名官方市场上的305个应用进行了安全性分析研究,设计了Android第三方库安全性分析系统。该系统先进行第三方库的检测,细粒度识别出Android应用中的第三方库,再通过逆向工程技术静态分析apk文件,同时在Android模拟器中安装运行apk并监控它的相关行为,从而检测出第三方库带来的安全威胁。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当下的移动漏洞扫描平台不能很好对第三方库进行安全检测的不足,该系统能够有效的检测应用中第三方库的漏洞,具有一定是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设备固件逆向分析方法在分析嵌入式设备固件时存在一定困难,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JA T G的嵌入式设备固件动态分析方法。利用嵌入式设备提供的JT AG调试接口,在主机端设计并实现一个低成本的原型系统,能够对设备固件进行动态跟踪记录,分析固件的模块组成、设备启动流程和函数调用流程。通过对一台嵌入式Linux设备进行测试,验证了该系统能够准确地分析设备固件的运行机制,能够有效提升设备固件逆向分析效率。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万物互联”的时代,嵌入式系统逐渐成为接入云端的重要组件,常用于安全和隐私敏感的应用或设备中.然而,其底层软件(即固件)也在频繁遭受着安全漏洞的影响.由于嵌入式设备底层硬件平台的复杂异构,软硬件实现差异较大,且其专用性强、源码/文档等往往不会公开,加之其运行环境受限等原因,使得一些在桌面系统上运行良好的动态测试工具很难(或根本不可能)直接适配到嵌入式设备/固件环境中.近年来,研究人员逐渐开始探索基于二进制相似度分析技术来检测嵌入式设备固件中存在的已知漏洞,并且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围绕二进制代码相似度分析面临的关键技术挑战,系统研究了现有的二进制代码相似度分析技术,对其通用流程、技术特征、评估标准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比较;然后分析并总结了现有二进制代码相似度分析技术在嵌入式设备固件漏洞搜索领域的应用;最后,提出了该领域应用仍然存在的一些技术挑战及未来的一些开放性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嵌入式设备固件安全分析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嵌入式设备的种类和数量的增加,设备之间日益增长的互联互通、制造商对安全的忽视、设备固件更新不及时或难以更新等,使得嵌入式设备的安全受到了严峻的考验,越来越多的设备漏洞被披露.但由于嵌入式设备种类繁多、专用性强、源码或设计文档往往不公开、运行环境受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通用漏洞挖掘技术无法直接适配.近年来,国内外安全专家和学者针对嵌入式设备及其固件的安全分析和测评技术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但缺乏详细和全面介绍最新安全研究成果的论文,使得安全分析人员难以系统地了解嵌入式设备及其固件安全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本文围绕着当前嵌入式设备固件面临的安全风险,分析和总结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对相关安全技术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估.首先对嵌入式设备及其固件的表现形式、分类及获取方法、面临的安全攻击层面以及自动化解析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然后,对嵌入式设备固件安全分析技术进行了细化分析,从静态分析、符号执行、二进制漏洞关联、动态分析平台和模糊测试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横向评估.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Java反序列化漏洞由于其很容易被非法利用,已经成为目前最具威胁的软件漏洞之一。在开发过程中,事先对软件所使用的第三方公共组件库进行检测,提前发现并防御潜在的反序列化漏洞尤为重要。目前已有的反序列化漏洞检测,主要有基于规则匹配和基于污点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前者采用白名单或者黑名单的方法无法发现未知的反序列化漏洞,而后者因其对漏洞调用链检测能力有限,故漏报和误报率高。为了弥补已有方法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图网络的Java反序列化漏洞调用链检测方法 SerialFinder,该方法利用图结构充分表达反序列化漏洞调用链的语义信息,训练图同构网络模型,进而可以检测潜在的反序列化漏洞调用链。SerialFinder在多个第三方组件库进行验证,与业界最先进的Java反序列化漏洞调用链检测方法 Gadget Inspector进行对比,结果表明,SerialFinder在三个公共组件库上的平均命中率为64%,比Gadget Inspector高31%。  相似文献   

8.
家里的无线路由器因墙壁阻隔或距离远等原因信号不好,致使处于部分位置的设备不能上网。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增益无线信号强度的办法解决问题。没信号该怎么办?难道只有换路由器了吗?其实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增益无线网络。本文将教给大家如何通过更换外置天线、刷第三方固件和中继的方法来增大无线路由器信号的覆盖范围。  相似文献   

9.
路由器安全问题主要聚焦于内存型漏洞的挖掘与利用,对后门的检测与发现的研究较少。硬编码后门是较常见的后门之一,设置简单方便,仅仅需要少量代码就能实现,然而却难以被发现,往往造成严重的危害和损失。硬编码后门的触发过程离不开字符串比较函数,因此硬编码后门的检测借助于字符串比较函数,主要分为静态分析方法和符号执行方法。前者自动化程度较高,但存在较高的误报率,检测效果不佳;后者准确率高,但无法自动化大规模检测固件,面临着路径爆炸甚至无法约束求解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在静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污点分析的思想,提出了基于语义冲突的硬编码后门检测方法——Stect。Stect从常用的字符串比较函数出发,结合MIPS和ARM体系结构的特点,利用函数调用关系、控制流图和分支选择依赖的字符串,提取出具有相同起点和终点的路径集合,如果验证成功的路径集合中的字符串具有语义冲突,则判定路由器固件中存在硬编码后门。为了评估Stect对路由器硬编码后门的检测效果,对收集的1 074个设备固件进行了测试,并与其他的后门检测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比现有的后门检测方法 Costin和Stringer,Stect具有...  相似文献   

10.
病毒名称:Wi-Fi网络篡改传播途径:某厂商多款路由器存在安全漏洞,黑客能够通过漏洞控制路由器,监控用户的电脑、手机、Pad等所有设备的上网行为,伺机窃取网银和网购账号密码,甚至挟持用户访问钓鱼网站行为分析:很多家庭现在都安装有无线路由器,但是大多数用户没有修改路由器默认密码的意识;采用低等级加密(WEP),Wi-Fi密码容易被破解蹭网;使用默认的路由器管理IP地址;路由器固件存在漏洞,用户不知如何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