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建筑空间和建筑表皮共同组成建筑形式,在建筑的发展过程中相辅相成,伴随建筑的演变而有不同的表现形式.20世纪由于框架结构的出现,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离,导致空间的解放和表皮设计的多元化.现代建筑视空间为建筑的本质,表皮设计被抑制,经过后现代主义的多元化发展和极少主义的影响,表皮设计已经成为当今国际建筑界的主流.  相似文献   

2.
建筑空间和建筑表皮共同组成建筑形式,在建筑的发展过程中相辅相成,伴随建筑的演变而有不同的表现形式.20世纪由于框架结构的出现,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离,导致空间的解放和表皮设计的多元化.现代建筑视空间为建筑的本质,表皮设计被抑制,经过后现代主义的多元化发展和极少主义的影响,表皮设计已经成为当今国际建筑界的主流.  相似文献   

3.
建筑表皮的生态化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建筑与建筑表皮之间的关系,通过“生态化”设计理念的引入,提出表皮的生态化设计,从大师的足迹中引伸表皮设计生态化表达的特点及其途径.从原生态化、高技术化、多重化三个方面探讨建筑表皮设计生态化表达的各种切入点,倡导建筑表皮生态化设计走多元化途径.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轻薄表皮建筑的产生,以及生态技术、信息技术等几个影响轻薄表皮建筑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了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影响下产生的与周围环境相互感知、交流、反应的媒体建筑,最后揭示了轻薄表皮建筑对我国建筑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在当今多元文化带来的建筑创作空前繁荣的社会环境里,建筑表皮日渐成为当代建筑设计之中结构艺术表现的一种新趋势.本文根据表皮与建筑结构之间依存互动的关系,将当代建筑表皮的艺术表现方式分为基于建筑结构形制母体的表皮构成、基于建筑结构形式之视觉层次营造的表皮构成以及基于建筑结构形式美感特征表现的表皮构成三种.并借鉴建筑构成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方法,结合有关实例的分类解析,归纳出了结构艺术表现前提下建筑表皮设计的若干方法.  相似文献   

6.
引进拓扑学的纽结理论来指导分析纽结带形表皮的设计,首先从分析纽结带形表皮的拓扑学特征入手,提出了纽结类带形表皮和链环类带形表皮设计的造型规律,同时利用琼斯多项式来阐述纽结带形表皮的拓扑同痕不变量,并分别对纽结带形表皮的复杂度,以及纽结带形表皮间的环绕、串联和拼合进行阐述,力求利用拓扑学中纽结理论解决一些建筑纽结带形表皮的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镶嵌几何在当代建筑表皮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数学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建筑表皮设计中镶嵌几何的应用.论述了镶嵌几何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平面周期性镶嵌和非周期性镶嵌的主要特点,以及在建筑表皮设计中的应用方式,并对典型的空间镶嵌单元,如长菱形十二面体、截顶正八面体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存在3种单一正多边形镶嵌模式和11种正多边形组合镶嵌模式,在建筑表皮设计中可以在其中加入随机性要素.非周期性镶嵌适合于表达当代的“复杂性”美学,空间镶嵌具有造型设计和结构设计方面的双重优势.从“以少博多”的基本原则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镶嵌几何原理,可以提高建筑表皮设计的技术合理性与艺术表现力,拓展建筑设计思路,符合当代建筑设计向多学科融合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表皮作为建筑内外的交界面,在当今设计中日益受到重视,而将表皮与结构进行结合设计的趋势更是日渐盛行.介绍了在当下流行的结构与表皮一体化的设计手法,从结构外露成为表皮与结构和表皮艺术结合2个方面进行展开,举例分析、归纳总结.使这种设计方法得以系统的展现,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平台.  相似文献   

9.
以经改造后的武汉建设大厦建筑双层表皮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测方法采集建筑从室外到室内包括表皮外侧表面温度、间层空气温度。对墙体外侧表面温度、墙体内存表面温度、室内空气温度和间层风速等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研究建筑双层表皮对建筑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影响,综合分析建筑双层表皮的隔热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双层表皮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  相似文献   

10.
双曲面表皮作为当今越来越多应用的表皮形式,创造了与传统建筑造型具有显著差异性的建筑形象,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如经济性、表皮网格拟合精度差及光热性能适应等方面的问题.研究从西安腾讯双创小镇的表皮设计入手,在方案创作中融入"新丝绸"和"无穷"的概念,同时基于参数化设计平台Rhino&Grasshopper进行双曲面表皮的设...  相似文献   

11.
在"绿色、生态、环保、节能"的思想引导下,着重强调了公共建筑表皮生态性的必要性,剖析了建筑表皮生态化的设计思路和策略。以太原南站实测数据和站房设计为例,从自然通风、建筑材料、自然采光等方面进行了整理和分析,验证了生态建筑表皮的优点和实用性,为生态建筑表皮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新的视野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生态和谐是建筑形态消解设计理念的重要源泉,通过对注重生态与可持续建筑形态的系统分析与归纳,从建筑形体消解、建筑表皮消隐等视角,提出了“建筑隐藏、化整为零、底层架空、外表虚化、界面绿化”等5种建筑形态消解的建筑模式语言.  相似文献   

13.
建筑表皮是建筑内部空间与功能的反映,是建筑维护结构的直接组成部分.表皮改造是旧工业建筑改造的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影响旧工业建筑改造后的视觉效果.旧工业建筑表皮改造的手段、方法及影响因素值得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性能评价和形态设计脱节、负相关性能目标难以权衡优化的问题,采用整合性能模拟和遗传算法的方法优化西安市办公建筑设计.利用性能模拟实现建筑设计要素和建筑性能的统一,利用遗传算法实现多变量多目标的寻优,为方案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办公建筑性能优化设计框架遵循设计、模拟及评价、优化的逻辑搭建.制定应用于建筑形态、表皮和细部的性能优化设计,以朝向、面宽、窗墙比、遮阳方式、百叶宽度、百叶倾角等为变量,采用遗传算法实现以能耗和光性能为目标的建筑形态寻优. 结果表明: 以西安市某办公建筑为例,基于气候特征量化节能策略,被动太阳能得热的利用率最高; 以建筑太阳辐射增益量为目标,形态寻优结果是办公楼南北向长轴布局、长宽比是1.4; 建筑表皮设计以各朝向的窗墙比为变量,南向窗墙比为60%、其他朝向窗墙比是40%时,光热性能均优.进而优化外置遮阳百叶,寻优结果在建筑表皮优化的基础上,将总能耗降低3%、全年光暴露量降低36.5%、空间全天然采光时间百分比没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5.
<正>宁波工程学院"风华学者"特聘教授,教学名师刘超英著。全书近65万字,2014年由国家一级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是国内第一部研究建筑表皮材料的学术专著,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作者紧紧抓住了当今建筑设计师在建筑设计中高度关注建筑表皮及其材料这一行业热点,从建筑设计师的独特视角阐述了当今最常用、最经典的七类表皮材料。不但揭示了这些表皮材料的属性,而且论述了表皮材料选择搭配的原理,还分析了大量经典建筑的案例和典型建筑的构  相似文献   

16.
在公共艺术"建筑化"的城市发展趋势下,建筑色彩设计的意义不仅体现为建筑环境的视觉要素,更重要的是城市地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情感表达.要从传达城市精神、协调所处环境、兼顾地域特色、呈现公共理念、得到大众共鸣等六个特性出发构建建筑色彩,并把握好地域文化对建筑色彩的影响,使建筑面向城市表达的情感凝固在建筑表皮,在一定程度上扭转"千城一面"的成熟趋同现象,促进多样化的地域人文建筑景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众多的资料和实例.介绍了在某些建筑物的体型、室内外环境和建筑小品的设计中采用模拟各种动物、植物的形体,表皮肌理的一种建筑设计手法──仿生手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上海近几年的建筑外墙为例,阐述了作为人类过滤外部环境并影响内部环境营造的介质——建筑表皮。如今,技术手段的先进性、材料的多样性使得建筑的物质实体变得愈加复杂。加之能源的日益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加重,表皮所担负的功能也越发的复杂与苛刻,并随着不同地域、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变化而变化,即由原来的单层表皮逐渐发展为多层表皮,使其自身规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具有了更多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众多的资料和实例,介绍了在某些建筑物的体型、室内外环境和建筑小品的设计中采用模拟各种动物、植物的形体,表皮肌理的一种建筑设计手法-仿生手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代表不同建筑设计思想(即极少主义、波普及生态思想)的建筑师的作品分析,并结合在我国正在发生的建筑现象,提出了当代建筑设计中的表皮现象。文中对这一现象在建筑物中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了详尽的描述,最后总结出了表皮建筑的几个特征,并对这一现象的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