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前我国硫酸行业广泛应用阳极保护管壳式酸冷却器或板式酸冷却器 ,干吸系统硫酸循环首选塔—槽—泵—冷却器—塔流程。大多数厂家的循环酸槽选用立式 ,材质为普通碳钢内衬 1层 1 1 3mm厚耐酸砖。在长期生产中发现 ,内衬夹缝耐酸胶泥脱落现象普遍 ,严重时酸从夹缝渗入到壳体 ,造成钢板腐蚀穿孔。内衬夹缝耐酸胶泥脱落原因如下 :干燥塔与酸循环槽有一定的位差 ,酸靠位差从干燥塔流入酸循环槽内 ,对槽壁、槽底产生冲刷 ,造成夹缝胶泥磨损 ;另外下塔酸酸温较高 ,一般 70~ 85℃ ,夹缝胶泥会热胀冷缩 ,系统因故长时间停车时 ,胶泥与砖结合部位…  相似文献   

2.
干吸塔是接触法硫酸生产中的关键设备,传统干吸塔大都采用钢制外壳内衬耐酸瓷砖(或陶砖)结构。由于操作中循环酸对塔壁、塔底的冲刷和开停车期间的温度波动,时间一久内衬的夹缝胶泥便会出现开裂或脱落。而这类干吸塔只有一层防腐内衬,一旦胶泥出现开裂或脱落,酸就会从灰缝渗入,穿过耐酸石棉板与钢制壳体接触,使  相似文献   

3.
信息拾零     
云南会泽铅锌矿年产20kt两转两吸硫酸装置,干吸系统酸循环采用塔—冷—槽—泵—塔流程。1988年试生产中曾出现不少问题,影响了正常生产。如泵出口与串酸管的三通短节焊接头易腐蚀穿通,循环槽两台立式酸泵(一用一备)生产期间无法检修。为此,进行了改进:1.干吸塔进酸管增设闸阀,解决了检修问题;2.将泵后串酸改为塔后串酸,1988年9月改后,至今运行良好。(陈加升)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新的硫磺制酸系统干吸流程。干燥塔、二吸塔串接共塔,且与一吸塔共用循环槽、循环泵、即干燥塔的下塔酸直接引入二吸塔。进入干燥塔的空气在干燥的同时对二吸循环酸进行解吸,致使二吸循环酸二氧化硫平衡分压低于二转出口气体中二氧化硫分压,从而可以减少尾气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时,对硫磺制酸干吸流程进行了评述,推荐采用新的干吸流程。  相似文献   

5.
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八厂(以下简称水口山八厂)100 kt/a制酸系统于2005年8月建成投产。3台循环槽分别为干燥塔循环槽、一吸塔循环槽和二吸塔循环槽。循环槽上各配置1台浓酸泵,与酸冷却器、干吸塔各自组成独立的循环系统。循环槽的结构为Q235A钢壳体内衬防腐层,壳体5 702 mm×2 664 mm,由厚度为12 mm钢板卷制而成,底板采用厚度为14 mm钢板与壳体焊接,底座为工  相似文献   

6.
陕西锌业公司商洛炼锌厂硫酸冷却塔 (俗称空塔 )塔高 1 2 m,有效内径 2 .1 m。原设计防腐方案为钢壳内衬贴 δ=3mm耐酸石棉板 ;再衬贴厚 1 1 3mm的侧面楔形耐酸瓷砖 ( 2 30× 1 1 3× 45 /65 ) 1层 ,衬贴胶泥为 KP1耐酸胶泥。1 995年下半年 ,冷却塔进气管下部、中部向外漏酸 ,最好的施工使用 9个月开始泄漏 ,最差的不到1个月就开始泄漏。进塔检查发现 :瓷砖腐蚀深度为 1 0~ 2 0 mm,砖缝之间的胶泥大部分被腐蚀穿孔 ,塔中部漏酸处有一直径约 5 0 mm的圆洞。下部进气口、铅套管已全部腐蚀。腐蚀原因如下 :随着原料的变化 ,进塔气体中超标的 …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某公司300 kt/a锌冶炼烟气制酸系统的生产工艺和主要技术特点,重点介绍了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改造实践情况。针对净化设备循环管道腐蚀、总转化率偏低、干吸工序主循环酸管道腐蚀泄漏、二吸塔出口SO2浓度高、吸收塔除雾器出现纤维棉层穿孔、脱硫塔双氧水添加量不易控制、尾气脱硫塔纤维除雾器损坏等问题,采取更换循环管道材质、提高催化剂的装填系数及应用含铯催化剂、在干吸工序的主循环酸管道上增加阳极保护装置、新增SO2脱吸塔、二吸塔采用碳纤维除雾器、新建双氧水储槽及配套设施、脱硫塔后新增一级湿式电除雾器、脱硫塔采用折流板捕沫器代替纤维除雾器等措施,实现了制酸系统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8.
《硫酸工业》2021,(1):37-37
刚果(金)卢阿拉巴铜冶炼股份有限公司新建的240 kt/a硫酸装置干吸塔槽整体采用预防性堵漏处理措施,硫酸系统连续生产3年设备未发生泄漏。干吸塔槽预防性堵漏处理具有以下优点:①新建干吸塔槽未进酸之前进行预防性堵漏处理,由于设备内部没有酸性环境影响,施工备件更为充足,堵漏效果更佳,设备运行寿命更长。  相似文献   

9.
介绍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冶炼厂硫酸四系列干吸、转化工序的工艺流程和设备的设计特点。一吸塔采用高温吸收工艺,干吸塔采用低位高效设计,干燥塔循环槽、一吸塔和二吸塔的共用循环槽均为卧式槽设计,一吸塔和二吸塔共用循环槽、循环泵和酸冷却器,转化工序采用“3 1”两转两吸,ⅣⅠ-ⅢⅡ换热流程,转化工序对每台换热器(SO3冷却器除外)均设置了旁路副线,并且增设了一段催化剂层的旁路,系统热稳定性好。试生产中,主体设备均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10.
介绍1333t/d铜冶炼烟气制酸装置干吸工序的设计特点,通过提高空气塔气速、增加分酸点和喷淋密度实现干吸塔的高效设计,以节约投资。干吸工序为泵后冷却流程,干吸塔采用低位布置,节省了酸泵能耗。泵槽为卧式,从根本上解决了进口硫酸对泵槽的冲刷腐蚀问题。干燥塔和吸收塔共用一个泵槽,为避免干燥系统的SO2串入吸收系统,干燥酸从一吸塔上酸管串入,整个系统共设置5个控制回路。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制酸装置干燥塔和二吸塔循环酸泵槽含硫废气的生成原因和处理情况。该含硫废气主要成分有SO_2,SO_3和酸雾,原设计利用风机进口负压抽吸返回制酸系统。因腐蚀管道、污染环境问题,含硫废气改去尾气脱硫塔处理。后因风机叶轮和螺栓频繁被腐蚀,技术人员采用文氏喷射器替代风机,抽吸含硫废气去尾气脱硫塔处理。文氏喷射器解决了干燥塔和二吸塔循环酸泵槽废气处理的问题,且不存在任何泄漏,平时无需维护检修。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云峰分公司依据300 kt/a硫酸(A系列)装置干吸系统设计、设备质量、工程安装质量、设备运行状况、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及环保运行效果的检验数据,对干吸工序采取了一系列技改措施。其中包括用规整填料代替传统的阶梯环、清除玻璃纤维过滤器、清理分酸槽内沉积的酸泥、干吸循环槽和尾吸塔及循环槽,并对生产工艺进行调整。技改后的72 h考核数据说明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湖北新洋丰肥业股份有限公司硫磺制酸装置长期停车的维护保养经验。对干吸工序干燥塔、一吸塔和二吸塔进行酸循环;对动设备进行盘车、静设备进行密封;锅炉冬季采用干法保养,其他季节湿法满水保养;熔硫槽硫磺需挖尽等。该装置采用合理的方法保养,设备无损坏、无变形、无腐蚀、催化剂无受潮损坏。  相似文献   

14.
<正>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冶炼加工总厂(以下简称云铜冶炼总厂)硫酸分厂现有2套制酸装置,分别是Ⅲ,Ⅳ硫酸系列。2套装置均采用二转二吸制酸工艺。干吸工序生产的成品酸浓度检测合格并达到一定液位后,自动溢流至地下计量槽计量,再用酸泵送至酸库保存待售。在干吸酸循环槽设有浓度检测装置,硫酸浓度在DCS系统上实时连续显示,但地下计量槽未设浓度检测装置。  相似文献   

15.
介绍渗漏干吸塔修复前的准备工作,耐酸胶泥组成材料的优选及其配合比,以及施工操作及其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华北某厂新建150kt/a硫酸装置设有干燥塔、W(H2SO4)105%发烟硫酸吸收塔、一吸塔、二吸塔共4座,干燥塔循环槽、W(H2SO4)105%发烟硫酸吸收塔循环槽、吸收塔循环槽共3台。干吸塔均为内衬耐酸瓷砖的立式圆形钢塔,  相似文献   

17.
论述硫磺制酸各种干吸工艺的特点,介绍江苏福仕特集团化工有限公司200kt/a硫磺制酸装置干吸工段三塔一槽交叉循环流程。该工艺具有占地面积小、无串酸管线、控制点少、投资省等特点。由于采用w(H2SO4)98%硫酸干燥空气,空气中水分含量较低,减少了系统酸雾的生成;由于采用二氧化硫含量较低的干燥塔出塔酸作为二吸塔吸收酸,提高了转化气中二氧化硫在酸中的溶解量,因而提高了总硫利用率。生产运行情况表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干燥塔出口空气水分含量低于0.05g/m^3,排空SO2含量仅为270mg/m^3左右。  相似文献   

18.
《小氮肥》2016,(1)
正1存在问题湖北新洋丰合成氨厂造气系统现共有14台Φ2 650 mm造气炉,其1~#~4~#造气炉所在的1单元煤气总管中下部于2014年11月18日发生穿孔漏气,同年12月12日造气车间曾利用全厂停车小修的机会对该处漏点进行补焊,补焊后漏气现象消失。但2015年1月20日,补焊处又出现穿孔漏气现象,随后漏点有扩大迹象,煤气泄漏加  相似文献   

19.
我厂硫酸车间干吸工段的循环酸,系采用由泵—塔—循环槽—冷却排管—泵的流程。每次由循环槽往冷却排管灌酸,都有酸从冷却排管最高点的放气孔喷出。这些酸不好回收,影响文明生产,酸落到地上,腐蚀冷却排管基础和酸槽基础。我厂将冷却排管的放气孔做了如下的改革,使用近两年,效果很好。向冷却排管灌酸时,打开截止阀,灌满开启酸泵以后,再将截止阀关闭。  相似文献   

20.
针对硫酸两转两吸生产中第一、二吸收酸循环槽不共槽情况下,对二吸系统是采用加水还是串酸以配置98%H2SO4进行了分析计算,并根据<硫酸干吸工序串酸自控方案的可行性分析与优化>研究结论在已有方案中补上该处合理的自控方式,形成一套完整的干吸工序自动串酸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