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建筑学的自治(autonomy)显然是大舍在建筑思考和实践中一直存在的内容。无论"境"、"物"之先后,或者"抽象"与"具体"之反复,大舍始终相信建筑学具有一种内在的本体性;而与此同时,无论"从内到外"还是"从外到内"的设计途径,大舍完成的建筑作品都对外部城市环境保持着一种冷淡而抗拒的关系。其中所呈现的建筑自治性,在当代中国建筑学语境下具有特定的意义,因为它是一种中国式现代性之下主动而又被动的选择。这里所说的中国式现代性,更准确地说是上海  相似文献   

2.
对谈梳理了"上海计划"这一城市研究项目的意图、对象和工作方式。"上海计划"面对的是当代上海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建筑和空间所呈现的诸多问题,并希望通过对日常城市空间的研究获得建筑学的新认识。田林新村和航运新村是"上海计划"的两个研究课题,因此文章也讨论了工人新村的空间特征和转向。最后,"上海计划"对城市和建筑提出了12条宣言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立足于当代中国城市与建筑发展进程,从城市的适应性迭代、建筑作为微型城市的类型学解读、文化形式的转译与重塑3个层面剖析了王建国院士在其作品中呈现的都市性及其重要意义。文章指出,对公共性与文脉的双重考量是贯穿王院士研究及设计的关键性策略,城市视角下的建筑分析与设计方法则将帮助当代中国建构一种新的城市建筑学向度。  相似文献   

4.
双年展:一种建筑批评的开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露易 《时代建筑》2003,(1):46-51
2002上海双年展以“都市营造”为主题第一次使艺术家与建筑师会聚堂。作品的呈现是对中国当代建筑与城市的多维审思,也是一种建筑批评的开始。  相似文献   

5.
田园 《城市建筑》2009,(2):35-37
本文从现代城市文化的角度着手深入探讨了影响城市功能再生的诸多深层社会因素,指出城市功能的再生便是城市文化的再生,城市文化的再生便是城市人文精神的重塑,建筑学意义上的现代城市人文的重塑便是现代城市人对自身生存空间的心理归属,指出存在于现代建筑空间中的另一种生态体系——心理生态,进而提出基于非物质基础上的另一种生态建筑概念.  相似文献   

6.
沈康  李华 《时代建筑》2005,(4):14-17
文章通过对中、西摩天楼象征性和都市功能方面的比较研究,力图揭示其在中国现代性中的表征和转译——“现代”的幻像、通过分析中国摩天楼所反映和承载的中国都市文化与功能,一方面阐述其在中国当代城市生威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如何理解“本土化”和建筑创作如何回应当前中国都市环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冬 《建筑师》2017,(6):100-108
当代中国建筑学与当代中国乡村有着一种内在的互动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互动中,中国当代建筑学自身不断地获得自我反思和自我建构的力量。文章以时间线索为脉络,解析了自1950年代至今建筑界介入"乡村"的四个历史阶段中,建筑学在实践及理论话语方面的流变,探讨了乡村以及乡土建筑作为一种"反思"的力量,对当代中国建筑学现代性建构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常见的建筑展览是对图像和模型的集合与展示,有时候仅仅是设计成果的罗列,有时候也借此来共同表达某个主题或概念。这种集合展示是一种空间再现,它或者是对设计所表达的建筑空间的再现,或者是通过一种再现的空间来完成主题叙事。但是,建筑展览还可以具有另外一种使命,它可以成为一种建筑学的空间实践。这种空间实践不仅仅关乎于身体空间,还指向了建筑学历史和理论的批判性思考。文章重点以"重新装载展"为例,阐述了展览如何具有另一种实践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2008年,中国南方都市报主办了首届中国建筑传媒大奖,“土楼公舍”荣获了居住建筑奖项。颁奖评语写道:“将‘新土楼’植入当代城市,利用城市高速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不便使用的闲置土地建造,作为一种解决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大量人口迁入产生的居住问题的实验,这个项目有积极的意义。建筑师希望通过‘土楼公舍’这个实验,为中国大量性的城市低收入住宅打开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10.
访谈从“巨构”与“巨型”建筑的概念辨析引出弗兰姆普敦一直致力实现的“公共显现的空间”,并以此为理论线索展开关于当代大都市的功能问题、全球化时期的批判性地域主义、对中国当代建筑的观察与反思、中国建筑的未来发展、建造诗学的政治潜力、建筑文化以及后疫情时期的公共空间思考等角度的讨论,最后通过20年来对建筑学一系列批判反思的内在逻辑进行梳理,重新锚固今天建筑师和理论家的角色,探讨解决建筑学当前困境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1.
另外真实     
许义兴 《城市建筑》2005,(12):14-17
设计作品未能实施的原因不胜枚举,归结起来主要为两个方面:是市场不规范,二是设计不够好。本文以5个未实施项目设计过程的论述,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些作品未实施的无奈,更表达出其对“以设计作为研究”的坚持。  相似文献   

12.
互助     
从航拍照片来看,受灾情况似乎并不严重.但是实际到达当地的话,就会发现大多数房屋一楼的墙壁完全被海啸所毁.汽车翻车并被冲进了屋内.渔船的巨大船首已经堵在了宅前.我们慢慢沿着鹿岛御儿神社的半岛步行,有一辆小汽车停在路边,一位年轻的女士坐在副驾驶席上.在她旁边站着的女士看到我们后过来攀谈.她说自己家中一篇狼藉,并要带我们去看看.到了之后发现果然,家中散落着瓦砾、被褥、床垫和榻榻米、破烂的家具、食器,混杂着污泥,无处立脚.我们站在满是泥巴的被褥上听着这位女士的讲述.  相似文献   

13.
范奉和 《中国电梯》2006,17(16):57-61
浩瀚的南海,流经中国陆地版图,冲击出若干个海湾,其中,深圳和香港环绕的海湾,地理上称之为大鹏湾。深圳也因此被称为鹏城。 又是一个春天,鹏城深圳,在向世人展示怎样一幅新画卷呢?  相似文献   

14.
15.
另一种变革     
1941年,第一部计算机的问世为人类对于生命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自1956年John McCarthy在美国达特茅斯学会上初次提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这一名词之后,人类从未停止过对于这个领域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6.
17.
车载CD里,一声声秋日的私语。午后的天空,蔚蓝透彻。沐浴着灿烂的阳光,中联重科“情牵高铁,魅力中联”真情小组的车队在蜿蜒的山道上欢快地疾驰。阵阵凉爽的清风沁人心脾,让人忘却了奔波的疲劳…… 在这个秋意渐浓的9月,记者随同中联重科的市场营销人员、技术人员和售后服务人员组成的真情回访小组踏上征程。中联此行的主要目的是针对高铁建设用户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疑虑,现场提供解决方法,帮助用户企业建立合理的施工设备和组织方案,并且深入一线,集思广益,为产品的技术和服务更新收集第一手资料。 在与“中铁”一起长征的日子,中联重科这个从湘江走出的民族品牌,渐渐成长起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这个项目被提到的次数已经不算少,有同行对它还没有失去兴趣当然叫人高兴,但我想这次借id c的美意再谈一点东西,最好还是换个角度,至少换一种方式,来看看这个项目中非技术层面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20.
李文海 《城市建筑》2009,(12):51-55
十万 年初的时候,信用卡欠账10万块,当时年景不好,过了一段每个月以最低额度还款的凄凉日子,但2009年还没过完,就还清了。为了这个,我感谢建筑师这份工作,平稳踏实,是我最忠实的伴侣、可靠的朋友,绝没有亏待过我对它付出的努力。但是伴侣却不是情人,这10万块也许就总结了这一年,想起来,多少有点不尽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