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青东凹陷勘探程度较低,其构造特征、构造样式、断裂性质不明确,严重制约该区石油地质条件的深入研究。综合钻井、地震资料对青东凹陷构造特征及构造样式类型进行分析,明确构造样式。取得的认识对油田下一步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勘探步伐的迈进,勘探资源日趋紧张,寻找新的资源接替区块成为我们石油勘探人的工作重点。根据前人的勘探认识,我们对洛川、黄龙地区石油地质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对含油有利区进行了预测。结合油气兼探井资料分析认为,该区延长组长9,长10含油砂体发育,为有利勘探层系。  相似文献   

3.
地质要求我们掌握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应用地球物理、应用地球化学、工程地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运用现代地质学理论和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等现代勘查技术方法与手段,进行矿产资源综合勘查和解决工程建设中各种地质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对区域地质、矿床地质、矿产分布规律等进行综合分析及矿产资源评价、管理的初步能力;具有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钻探工程等勘探方法的选择、设计、施工、数据处理以及成果地质解释和综合勘查与运用的初步能力,具有对资源环境做出评价和规划的初步能力。本文论述了地质条件与地貌之间、地质条件与舍煤地层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高家场构造地处四川盆地西南部边缘,名山、芦山、邛崃、大邑四县境内,位于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南段山前带上,属于川西中新坳陷低陡构造区的三和场构造群。该区内地腹褶皱强烈,断层极为发育,构造形态复杂。本次研究通过分析区域地质和地震剖面等资料,结合在野外地质调查中观察到的地质现象,对压扭构造样式进行了综合研究。应用平衡剖面恢复技术,建立构造地质模型;从而对高家场地区似花状构造的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归纳。通过对该地区似花状构造的分析研究,也加深我们对构造变形特征的理解,并为油气勘探提供了更多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央凸起一直被视为勘探禁区,关于其形成与演化一直认识不清,虽然不能直接为勘探部署提供依据,但它是勘探目标评价的前期研究、基础研究,对研究潜山裂缝发育期次、成藏期次、地层结构和内幕构造研究及输导体系都是大有裨益的。本文通过对中央凸起构造带构造演化分析入手,对基底地质结构、潜山地层岩性特征、分布特点以及潜山深层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探讨性研究。  相似文献   

6.
随着林樊家油田馆陶组滚动勘探开发规模逐年增大,所以进一步认识该层位的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这将对于今后该地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在以往勘探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已有地质资料、测井资料、三维地震资料、分析测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处理,运用RM S地质建模、属性预测、三维可视化等技术,确定了研究区有利沉积相带、精细构造特征,识别出了储集层和有利油气带分布范围。综合分析了构造、沉积、储层的配置关系,总结出了研究区的油藏特征及油气成藏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7.
深层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是我国东部老油田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对黄河南中央隆起带徐集构造的深层油气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从构造、气源、运移、圈闭等方面分析了徐集构造深层油气的成藏条件,从纵向上、平面上研究了该区深层油气藏的分布规律,对该区深层油气藏的地质学特征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评价了该区深层油气藏的勘探潜力,指明了下步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8.
在对牛心坨地区构造、储层、沉积等油藏地质特征精细研究和认识基础上,通过开展油源条件,储集条件、生储盖组合等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分析,进一步明确了牛心坨地区油气成藏规律。本文针对牛心坨东部逆冲带、主体构造右翼叠合部位、主体构造左翼向洼陷过渡部位三个位置,展开全方位的地质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这三个位置的圈闭,以此掌握牛心坨地区的油气聚集主要部位,通过研究,确定这些部分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勘探潜能,而且是下一步油藏深化勘探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9.
石油地质地震资料解释是借助计算机技术综合分析地下地质特征,主要是运用在测井、地质等方面信息,对地下地质构造进行直观的分析,获取更科学的资料.石油地质地震资料解释可以提高油田勘探开发经济效益,对新区新领域勘探和老油田挖掘等工作提供更多物探支持,本文对石油地质地震资料解释分析.  相似文献   

10.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构造特征及有利区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松辽盆地梨树断陷地震、地质资料综合解释成果,总结了断裂特征,开展了构造演化研究,认为梨树断陷的构造演化可归结为三个阶段。根据烃源岩条件、储层展布及连通性、油气藏的圈闭及保存情况,对油气勘探有利区带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一个有利勘探区带,为梨树断陷北部斜坡带。  相似文献   

11.
地层倾角资料一方面可以提供了区块构造、沉积相、地应力方向等重要地质特征,另一方面还可以反映出储层空间的几何形态和地质沉积环境,对指导油气田勘探、开发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地层倾角资料在储层构造评价、沉积研究、确定地层主应力方向上的应用,说明了地层倾角资料在石油地质勘探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LS地区是惠民凹陷重要的火成岩发育区之一,裂缝主导型油藏具有较大勘探潜力。由于火成岩储层的特殊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对其储集空间的横向预测和精细描述变得相当困难,成为制约火成岩油藏高效勘探开发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火成岩裂缝发育带地震识别方法研究:①研究了侵入火成岩体的裂缝类型、分析了火成岩裂缝形成的控制因素;②进行了精细岩心描述、建立裂缝型储层的测井分类标准、火成岩储集层测井综合评价等综合地质研究;③提出了"侵入岩主导裂缝发育指数"方法,根据构造裂缝产生的原因,从平面上预测侵入岩不同部位发育裂缝的可能性。将研究结果应用于S741火成岩开发部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依据地震和钻井资料共同落实断层,同时充分考虑开发生产现状,解释各种地质现象,综合分析冷家油田北部地区沙河街组断裂体系特征和构造演化特征。认为:冷家北部地区断层又可分为区域断层、分带断层和分块断层三类,整个工区被陈家断层分为两个构造分区;构造演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开裂期、裂陷期和拗陷期。研究成果对研究区的进一步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油气藏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比较复杂,在勘探上具有高难度和高风险的特点。本文通过对埕北凹陷沙三段进行调研,并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论述了凹陷沙三段的地质特征和油气藏特征,认为油气藏成藏主要取决于岩性圈闭、烃源岩分布及输导体系等因素,对油气藏勘探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孔雀河斜坡由于受多次构造运动作用,石油地质条件都受到构造演化的影响。本次主要通过对研究区断裂、局部构造的构造演化进行研究得出:研究区的构造形成时间与油气的生成、运移时间匹配较好。同时结合生储盖层展布、油气运移等分析,指出研究区龙口、维马克构造带具有较好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6.
张利转  刘运超 《河北化工》2014,(12):112-113,116
为了更加科学、详细、准确的对地质构造复杂矿区的三维地震成果进行分析,根据在基本掌握研究区的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对三维地震获得数据进行了合成记录标定、时间切片分析,并采用地质模型校正对比,结果表明要综合运用模型试验、采用适当偏移结合现场实际能很好的对复杂构造区的勘探成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通过近几年在南里海盆地勘探和开发过程中积累的越来越多的油气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结合前人已取得的有关盆地分析和石油地质研究成果,运用大地构造学、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等理论,还原盆地构造演化过程,研究盆地烃源岩、储集层及盖层等基本石油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三维地震勘探是一种简便、可靠、经济、高效的勘探方法。在研究单侯煤矿勘探区地质构造特征的基础上,对勘探区进行了三维地震补充勘探,并对勘探成果进行验证分析。此次三维地震勘探后取得了大量地质资料,与三维地震勘探前相比,解释的50条断层均为新发现断层,本次三维地震勘探不仅查清了各煤层的赋存状态及奥灰的起伏情况,而且对主要煤层的厚度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为采掘设计、工程施工和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对煤矿的安全生产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海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这些油气主要集中在近海数个含油气盆地中。盆地的地质构造和油气地质条件对油气藏的生成和分布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很好的了解这些盆地构造和油气地质条件对我们进行近海油气资源勘探和开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综合以往的研究并结合自己的认识阐述了中国近海含油气盆地的构造和油气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20.
杨米涧-化子坪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大斜坡带的中东部,整个工区为一西倾大单斜,坡度较缓。目的层段长2油组为河流三角洲相平原沉积,分析该地区三叠系长2段油气地质特征,着重对该区沉积体系的展布、成藏特征、油气富集规律等方面进行研究,明确该区下步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