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标志设计中的"汉字"作为视觉传达信息的原型,是设计师创意的思考之维。本文在分析典型标志的基础上,探讨了汉字字型的视觉信息功能,汉字字义的所指信息功能,以及汉字书写表现出来的审美意境,这三个创意的思考维度来解码标志设计的创意来源。  相似文献   

2.
<正>中文海报的设计离不开汉字,汉字更是中国商品包装设计上的最好素材。在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汉字作为画面的形象要素之一,具有传达感情的功能,因而汉字在包装中具有视觉上的美感,能够给人以美的感受。但汉字在包装设计中更重要的作用是传达商品的信息,不仅要说明商品内容、品牌商标,商品特色的表达也可以通过包装的设计来表现出来,有效地传达品牌想要传达给消费者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汉字的产生是华夏民族步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它体现了华夏民族认识和掌握世界的方式。汉字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多样的视觉形态,对中国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产生过重大的影响。简化字是汉字自身形态演变和社会规范要求相结合的产物,汉字简化过程中蕴涵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方法对于现代中国视觉形态设计具有特殊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作为一种汉文化的载体符号,它具有独特的意象化构成魅力且汉字自身的演化与进步就是其意象化构成表达的无尽延伸与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汉字符号意象化构成的分析与概括,挖掘出汉字通过意象化构成魅力来传达丰富的视觉信息的特征,并找到它与视觉传达设计内在规律相契合的关系,以及这种特质对视觉传达设计的作用。从而为进一步拓宽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空间,丰富它的设计语言而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5.
Logo是公司,网站甚至个人树立形象和传达信息的标志,因而很多人都想为自己设计一个精美而独特的Logo。如果我告诉你使用一款叫AAALogo的软件,可以在5分钟内如同搭积木一样“拼凑”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个性标志,你相信吗?不相信的话那就拿出秒表一起来动手吧。  相似文献   

6.
汉字既是记录语言的工具,又是视觉传达设计重要的组成元素。本文通过对汉字的视觉符号特征以及视觉传达功能的再认识,利用符号的语义学、语构学、语用学的规则对视觉传达中的汉字设计做出了新的阐释,提出了新的设计思维方法和原则。  相似文献   

7.
汉字是中国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重要桥梁与纽带。标志是一种精练的图形语言,是企业获取社会认同、传递精神文化信息的重要媒介。这种与汉字极其相似的特性,使我们很容易地将二者联系在一起。文章从汉字化标志的优势与价值及发展前景两部分进行阐述,力求为中国标志设计探寻一条民族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地位的提升,汉字化标志定会以其独有的魅力在国际交流中占据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8.
汉字作为一种语言文字,传达信息的功能性是首要的,而汉字视觉艺术所蕴涵的象征性与表达情感的抽象意味,则大大增加了汉字作为语言交流载体的信息含量,并形成了汉字独特的功能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双重特性,而这种双重特性中的艺术性也决定了汉字在现代视觉艺术领域中的"形上"趋势。在现代视觉设计艺术中,汉字的文字功能性以及视觉文化的"形上"特征值得再研究。  相似文献   

9.
汉字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字一样,是记录语言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人们交流思想的辅助工具。汉字在产生与发展过程中,一直是以图形化的有着某种意义的符号出现。汉字图形整合汉字和图形,具有独特和丰富的视觉表现。现代汉字图形设计作为视觉空间设计中的一种符号现象,起着沟通人与文化、信息的作用,这一点与文字的作用相通,故汉字图形符号研究对于我国平面设计进一步民族化是极其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符号学是交流的一种理论方法,它的目的是建立广泛可应用的交流规则。本文把公共艺术作为一个符号系统,从符号学基本原理出发,研究符号的认知、传达及公共艺术符号的形式特征,进而探讨符号学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修辞"指的是语言上的修饰。将修饰汉语的修辞方法用在汉字创意设计上,是字体设计的新视角。汉字字素自古至今始终保持在三、四百个之间,字素的组合共有七种十四类,汉字体态的多样程度呈几何级数增长。这些都为修辞方法在汉字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修辞方法中的拆字与并字,在中国式的视觉表达中广为运用,在文章中通过民间作品和现代设计进行探讨和分析,梳理出拆字与并字在汉字创意设计中的应用方式,并传达出汉语修辞之美与汉字体态之美的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2.
OGRE(object-oriented graphic render engine)作为一种通用的图形渲染引擎并不提供专门针对汉字的渲染方案。汉字字符与英文字符存在很大差别,不能简单套用英文字符的渲染方法,分析了汉字在OGRE的场景中的3种不同的渲染方案。并在讨论和比较的基础上,深入的研究并实现了在现阶段比较有价值的方案,为进一步研究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3.
陈静  穆志纯  方新  杜大鹏 《计算机工程》2007,33(11):170-172
汉字识别是汉语、汉字认知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该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多层自组织神经网络的模型,从汉字字形聚类及汉字部件拆分的角度,对基于汉字认知的汉字识别过程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模型通过学习能够识别出汉字的结构类型和部件,发现汉字识别中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汉字的识别。  相似文献   

14.
借鉴仿生模式识别的认知观点,从汉字的构造机理和人类认识汉字的习惯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汉字识别方法。制定了图像汉字笔划特征提取的具体规则,采用小波变换的方法对图像汉字边缘和笔划轮廓进行检测,通过有效提取图像汉字笔段信息,进行笔段合成,生成汉字或汉字的基本笔划。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提高了图像汉字笔划特征提取的准确率和稳定性,对于印刷体和书写较规范的手写体图像汉字具有极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5.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其设计思维作为设计的一个复杂的过程,具有独特思维习惯,本文主要从思维应体现汉字人文意蕴、追求艺术美感、符合时代要求、体现行业特征和思维综合四个方面阐述字体设计思维的习惯。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申后期,中国有很多经典的极富艺术魅力的动画角色一直印在我们的脑海中。像美猴王、葫芦娃、九色鹿、神笔马良、阿凡提等,角色造型风格各异。让人印象深刻。而如今大量动画作品在风格上跟风日美的痕迹,国产动画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自己原有的民族性风格。进入新世纪。动画创作者开始尝试一些新的艺术手段来创作动画.而中国的传统戏曲具有独特的东方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时值今日,动画工作者们一直都在尝试使用各种各样的艺术方式来进行动画创作。中国的戏曲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文化氛围中。创作出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戏曲动画和塑造中国戏曲动画角色是万众期待的。  相似文献   

17.
汉字的创造始于朴素、单纯、生动、有趣的"物观取象"造字理念。汉字作为一种特殊形态比单纯的图形更富表现力。象形文字的图形化特征。使字意传达到图形成为可能,并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将汉字及其笔画视为图形要素,多角度寻求形式美的现代要素。符号是思维的主体。"思维需要形状,而形状又必须从某种媒介中获取",符号化的汉字图形正是利用一定的媒介来代表或指示事物,成为可以互为转化的信息传播载体。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图形化时代,文字与图形在设计领域尤其是平面设计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汉字延续传承了几千年,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具有独特的视觉魅力,从视觉传达角度说,汉字是在原始图形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其本身就具有图形之美,同时,又带有一定的民族情感因素,本文主要通过对文字图形化的民族特性、文字与图形的互融、文字图形化的视觉表现来论述文字在图形化时代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汉字经过几千年的不间断演变,由象形到写意,每一个独立的汉字都有其自己的丰富的内涵和形态特征,成为许多设计师创作的基础和灵感。通过把握汉字本身的内涵,对其进行图形化进行处理,将其内在的含义表达出来,将外在的形式和内在的意蕴统一起来。是汉字图形设计的核心之一。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1]书刊封面中的汉字设计风格丰富多样,兼具了传达功能与艺术美感,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时代特征。如杉浦康平先生所说,"为了前进一步,回首过去。"[2]民国时期的书刊封面的设计,在中国书籍发展史及平面设计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归纳与梳理这一时期的发展脉络,对于研究封面中的汉字设计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归纳从1912年至1949年之间的民国书籍封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