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联觉意象因其互动之美、新奇之关、谐趣之美而传达信息之美。在品牌广告创意表现中,巧用联觉意象这种风格独特的艺术创新手法进行沟通设计,使受众在微笑中被广告说服。从审美到审智,是信息时代一种新的设计美学趋势,也是品牌广告创意表现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季涛频 《包装工程》2019,40(2):104-108
目的探讨神话原型的有效沟通性。方法以荣格的原型与集体无意识为理论依据,以跨学科视角阐述神话原型赋能品牌标志独特的象征意义,构筑品牌与用户有效沟通的桥梁,从视觉层面、心理层面、精神层面剖析品牌标志如何借助神话原型核心性的传播力量诠释企业精神、核心价值,传播品牌文化内涵、产品特质。结论品牌标志创意设计要精心提炼企业愿景、品牌灵魂、产品特质,深研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精准洞察消费者需求,深挖中国神话原型背后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在中国品牌国际化发展中,汲取中国神话原型中的智慧,以原创力及美的形式彰显独特的中国品牌精神,传播中国品牌文化自信,展现中国品牌气质,讲好中国品牌故事,提升中国品牌传播价值,促进品牌与消费者心智的有效沟通,创造品牌文化附加值,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3.
从设计师深泽直人的作品来谈联觉要素与通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联觉要素与通感设计之间的关系,以及通感设计理论在产品设计应用中的优势。方法从联觉产生的要素与通感设计的方法出发,以深泽直人的设计作品为例进行分析,从具体实例中研究联觉要素的产生与通感设计的关系。结论通感设计利用感觉挪移、多觉叠加和意象互通,实现用户的联觉感知,调动起用户的感官给用户心理暗示,并带来新的感觉。当通感设计运用到产品设计中时,能增强产品的表现力,满足用户的多种心理需求,为用户带来更丰富的身心体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 香味与色彩和情绪具有紧密的联系,色彩强烈影响着香薰产品的使用感受与体验。基于联觉实验可获得香薰对应色相与感性意象,便于构建色彩网络辅助香薰产品进行色彩设计。方法 在对中国传统香薰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几款香薰作为研究材料。首先进行香-色联觉实验,获得香薰对应色相、情绪关系与感性意象,然后据此选取自然图片进行色彩微调,建立香-色图像数据库,最终对图片进行色彩提取并构建色彩网络模型,获得香味对应的主辅色及色彩关系,将其应用于中国传统香薰产品的配色方案与包装设计中。结论 利用嗅觉与色彩视觉之间的情绪关联作用进行联觉实验,获得的香味对应的色彩和谐自然、感性意象生动明晰,将其应用于中国传统香薰产品的设计中能够唤醒使用者的情感共鸣,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相似文献   

5.
上海金汇通创意营销机构群十年植根品牌管理咨询服务,成功打造过多个后起新品牌,品牌营销工具及经典案例更是被众多企业学习.KHT金汇通提出的"M循环"和"品牌检测25Q",只是品牌管理时代一个开端,最大的努力与收获都在于客户内部凝聚了前进的共识与力量,努力的成果反映在业绩上.他们要让品牌在任何时候,与每一个消费者,在每一个相遇点,都能做出沟通.他们相信,他们的工作是帮助客户建立持久的品牌,使它们成为消费者生活的一部分,博得消费者的忠诚度和信任.  相似文献   

6.
城市文化意象在导视系统中的演绎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倪春洪 《包装工程》2014,35(20):16-19
目的研究城市文化意象符号在导视系统设计中的人文认同感体验设计。方法引入城市文化意象符号基本作用以及对导视系统的基本设计概念进行深入剖析,对城市文化意象符号在导视系统设计中的应用与表现方法进行分析。结论要在人文认同感的体验设计中发现城市文化意象符号,借用导视系统设计来演绎与城市形象之间的共鸣;通过对城市概念、图形、色彩的提炼,分析城市文化意象独特的表达方式,让城市文化意象符号赋予一个城市独特的"排他性",让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通过导视系统设计来感受到独特的城市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7.
《包装与设计》2006,(2):50-53
纤益果冻爽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消费者的生活形态也日益丰富多样,有效的信息传递总是以群体及个性表现出来,要建立品牌形象,保持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关键在于有效的沟通策略。这要将具有洞察力的策略与突破性的创意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让消费者参与你的品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内很多企业只是机械地为了创品牌而做品牌,其目的是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这一观念造成不少企业盲目地从单方面创立品牌,忽略从品牌与消费者关系上认识品牌价值.于是,出现了许多企业争创品牌,而消费者冷眼旁观的局面.其实,企业的品牌不仅是市场竞争的武器,更是与消费者沟通的桥梁.通过品牌,企业向消费者传达有关产品的信息、企业的文化、新的生活方式等等.同时,消费者决定了一个企业产品品牌的生杀大权,对于喜爱的品牌,可以一掷千金,并口碑相传,对不喜欢的品牌,则弃之不顾,不管企业做了多大努力.所以,品牌是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概念,没有消费者,就没有品牌,成功的品牌应该是与消费者建立了密切关系的品牌.  相似文献   

9.
陈炬 《包装与设计》2008,(4):107-108
经济全球化把各个国家和地区联系在一起,造就一个巨大的经济圈,品牌形象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消费者通过使用产品而逐渐认识了解产品的品牌,进而对品牌形象进行感知与评价,使消费者由产品使用经验积累形成品牌经验,增强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这是品牌与消费者不断互动沟通持续对话的结果。(见图1—1)  相似文献   

10.
正颜值经济下,"包装"作为消费者对于产品的第一印象,其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吸引新生代消费群体的注意,不少品牌在包装设计中融入了科技感、艺术风、二次元IP等诸多新鲜的元素,也收获了相当不错的市场效果。今天探讨的是关注度越来越高的"二次元",在视觉上与新一代"后浪"们达到有效沟通。这一趋势在过去两年已经愈演愈  相似文献   

11.
莫梅锋  向媛媛 《包装工程》2017,38(22):76-79
目的建构一个全感官广告沟通概念模型。方法首先,基于人脑整合感知外界刺激,越多感官参与,效果越好,感官缺失则导致感知失调、失误等规律,提出全感官广告沟通概念;其次,从感官设计、感官传播、感官体验、整体知觉及心理行为反应等层面建构全感官广告沟通模型;最后,从挖掘、聚焦和互动角度提出全感官广告沟通策略。结论借助感觉模拟技术和"通感"技巧,策划"整体知觉"、创意"感官印记"、设计"感官触点",并根据"感官补偿"原则进行媒介投放,全感官广告可提升真实性、感染力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12.
多感官人机交互界面的视觉设计原则   总被引:13,自引:13,他引:0  
肖红  郭歌 《包装工程》2012,33(8):35-37,48
通过阐述多感官人机交互界面的概念,分析了交互界面的视觉设计发展趋势——动态化、多维化、综合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机交互界面的视觉设计应遵守"简洁易用"的总原则,并根据多感官人机交互界面的功能与特点,依次提出了:简洁性与美观性并存,统一性与多样性并存,易用性与交互性并存,静态与动态并存,理性与感性并存这5条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3.
王玲玲 《包装工程》2018,39(24):317-322
目的 文化设施规划须服从城市景观的整体格局,才能充分发挥真正的应用价值和服务效果,以视觉层面的有效传达为切入点,论述文化设施在城市景观空间中的整合策略。方法 基于文化设施在城市景观空间中的视觉内涵分析,分别从文化设施在景观环境中的可识别性、景观语境中的可读性以及景观情境中的可意向性3个层面,给出了以文化设施视觉信息的有效传达为核心的设计理念;针对如何增强文化设施的视觉传达效果,提出了在进行创意表现时,所要遵循的客观性、功能性、人文性以及系统性的设计原则。结论 城市景观空间中文化设施的视觉传达设计,是利用视觉符号强化其实体服务功能及文化传播效能的有效方法,能更好地满足、完善城市功能和传承城市文化的时代需求。  相似文献   

14.
顾俊侃 《包装工程》2022,43(18):402-405
目的 探索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情感理念的表现方式。方法 视觉传达设计承载着信息传递、情感交互等功能,发展至今已然走进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一个热门领域。将视觉传达设计作为研究对象,从最基本的概念着手,引出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发现情感理念的融入和凸显对视觉传达设计的积极作用,并提出情感融入的诸多可能性,列举出趣味性、完整性、独特性等方面的价值表现,最后从设计形式和设计方法两个方面分别就两者的融合路径展开探讨,以期能够得出更加合理的融合应用方式。结论 情感层面的表现语言与当代人的内心需求相契合,是人们内心真实想法的形象表达,其与视觉传达设计的组合能够促成美妙新颖的视觉体验,令受众在细品之后获得妙趣体验。  相似文献   

15.
张玉凤 《包装工程》2020,41(14):252-256
目的为我国新媒体融合视阈下视觉传达设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的良好对策,对新媒体视阈下的视觉传达设计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对新媒体视阈下视觉传达设计的特征和当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找到新媒体视阈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方向。结论在新媒体视阈下视觉语言和视觉层次的启示下,进一步指出在当代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要适当的运用数字媒体技术来构建视觉元素信息传递的完整性以及视觉图像语言结构的丰富性。为了更好地适应数字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的传播特点,应加强视觉语言传播在当代数字新媒体中的应用。指明当代视觉传达设计工作者在设计作品时可以利用数字新媒体技术将传统设计理念与创新表现形式相融合,为视觉传达设计带来崭新的创作空间,从而来寻求创新的无限突破。  相似文献   

16.
殷实 《包装工程》2020,41(4):291-293
目的分析视觉思维模式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关系,探究视觉思维模式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及创新策略。方法从视觉思维和视觉传达设计的内涵、特点入手,指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通性,接着从视觉传达设计中创新思维的具体分类进行分析,得出视觉传达设计中创新视觉思维的具体应用原则,如视觉中心、比例与尺度、对比与统一、对称与均衡、整体与局部等,然后以此为基础,从具体的包装设计和广告招贴设计领域展开分析与探索,提出创新及综合运用联想思维、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等思维模式提升视觉传达设计的水平和质量的有效策略。结论视觉传达设计借助视觉思维模式进行了全新的设计探索,能够轻松地找到最有效的创新方案,使整个作品呈现出理想的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李湘皖 《包装学报》2016,8(2):71-76
在商品视频广告中运用视觉语言进行嗅觉、听觉、味觉、触觉感官的"多感"综合表达,可使观众立体地感受商品的特点和效果。"多感"视觉表达所塑造的立体生动的商品形象能影响观众情绪,使观众对该商品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产生购买欲望。以魔音耳机、Fage无脂希腊酸奶、三星Note系列手机、Impalpable香水、东芝LED灯泡为例,分析了以不同卖点为定位点的商品视频广告在运用"多感"视觉表达时所使用的视觉语言载体,并分析了其所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陈慧姝 《包装工程》2019,40(12):313-318
目的 研究电影海报与视觉传达设计的相关内含,以及电影海报中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形式及其作用。方法 通过对电影海报及其视觉传达设计理论的深刻领悟,分析电影海报的视觉传达表现如何利用图形的创意表现、色彩的情感传递、文字的创意内涵、版式的构思编排和意境的营造表达来传达影片的艺术情节和商业价值,并利用经典的电影海报案例设计特征,对海报的视觉传达设计进行探索和挖掘,解读设计的深刻创意构思。结论 电影海报作为当前设计形式中的重要门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电影商业化运作竞争激烈的今天,一部成功的电影离不开背后电影海报设计的视觉传达。可以用视觉传达设计独特的表现形式来突出电影主题与特征,展现电影海报的审美价值和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9.
王健 《包装工程》2017,38(16):63-66
目的研究视觉传达设计在文化创意产业大环境中的转型、跨界、创新和发展。方法考量时代背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并对两者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论文化创意产业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不仅是一种文化实践活动,更是一种文化脉络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它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表达载体,更加直接地促进着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陈晓丹  朱华 《包装工程》2011,32(24):33-36
分析了白色与空白之间的辩证关系,介绍了空白作为一种视觉语言要素在信息传达过程中的作用,进而分析了从传统书画艺术到现代视觉设计的空白魅力,并结合实例提出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对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中"知白守黑"、"计白当黑"等思想的借鉴应用。在此基础上,阐述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空白空间的简约之美,以及空白所制造出来的虚实对比、张力和节奏等特殊视觉心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