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王颖生  仝锋 《钢铁》1999,34(12):6-8
分析了首钢大型高炉炉身上部损坏因素,认为高炉炉身矮胖后炉身角变小,煤气流冲刷作用增大、高炉停风频繁、亏料线等引起的热冲击是上部炉墙损坏的主要原因。讨论了炉型损坏后对高炉操作的影响,通过高炉喷补修整内形,延长高炉寿命,同时可以保持好的生产指标。  相似文献   

2.
王颖生 《首钢科技》1999,(2):242-243,249
本文针对首钢高炉炉型的具体情况,分析了炉身上部炉型损坏的因素,简介了采用喷补耐火材料修复炉型的方法,并探讨了炉身上部内型环炉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查明高炉冷却壁损坏原因及寻求合理结构,以延长高炉寿命,我们利用本公司4号高炉1983年大修的机会,拆取了两块停炉前刚损坏的冷却壁(炉身下部第八层12号和第九层8号)进行了解剖研究。一、镶砖冷却壁的使用情况4号高炉有效容积为1200米~3。整个炉体全部采用工业水冷却。从炉腹到炉身上部共七层均为镶砖冷却壁,其中炉腹两层(每层高1445毫米),炉腰一层(高1770毫米),  相似文献   

4.
梅山第三代高炉冶炼强度不断提高,炉身炉墙侵蚀严重,炉身冷却设备损坏较多。通过多年炉身造衬技术的研究,针对炉衬、冷却设备损坏机理,在炉身造衬的材料、方法上作了大量实践。炉身采用压入硬质耐火材料泥浆造衬,有效保护炉身冷却设备,规整部分缺损炉衬,改善高炉炉况顺行。  相似文献   

5.
Sato  K  金万庆 《武钢技术》1989,(4):21-24
鹿岛厂3号高炉在开炉7年之后,炉况就变得不稳定了。经过冷模型实验证明,这是由于高炉炉身上部炉衬的损坏而引起的。该厂开发了用冷却管进行修补的新技术,此修补技术的效果好,成本低,且施工时间短。修补区域只限于高炉炉身上部,而且是在对修补效果和施工时间做了多次冷模型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采用这种新的修补技术之后,高炉的炉况变稳定了,而且炉龄可以延长到10年以上。确立延长高炉寿命的技术,对炼铁部门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以前高炉寿命为  相似文献   

6.
梅山三号高炉处于炉役后期,炉身侵蚀严重,冷却设备大量损坏,制约高炉正常生产。通过改进炉身冷却设备,运用炉身压浆造衬技术和合理操作制度等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炉身侵蚀问题,高炉煤气利用率提高,炉况稳定性增强,各项经济指标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7.
高炉炉身镶砖冷却壁对延长炉身寿命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是获得长寿高炉的关键设备。采用粘土砖的炉身转衬,一般在投产后半年左右,炉身中下部就被浸蚀光了,以后的几年全靠冷却壁维持生产。我国的高炉炉身寿命短,往往是冷却壁大量损坏漏水、被迫停炉检修。据武钢高炉的统计,灰铸铁镶  相似文献   

8.
周善平 《炼铁》1997,16(2):28-31
1991年,萍钢4号高炉中修时采用了以炉身上部带凸台镶砖冷却壁的头部平面作为砌砖基础面来砌筑炉身上部炉墙(其它掉砖部位不予修复)、并在炉身上部增设支梁式水箱的中修改造方法。中修改造后5年多的生产实践表明,冷却壁无一漏水,高炉生产正常。  相似文献   

9.
1.高炉中的碱循环高炉中的碱循环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因此不必多加阐述。表1、2中收集了一部分高炉取样的分析数据。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到以下的一些事实。1)高炉炉瘤中K_2O的积累倍数平均为95.1倍,Na_2O为19.1倍;2)高炉各部位渣皮中的碱,以炉身上部和炉底最低,而以炉腰和炉身下部为最高;3)高炉中不同部位的焦炭里,含碱量也有类似的变化,即炉身上部的焦炭含碱最低,以后逐步增加,到炉身下部时达到最大值,到达风口区以后,焦炭中含碱明显降低,而残存在炉底的焦炭的含碱量又与炉身  相似文献   

10.
《炼铁》2017,(3)
对莱钢2号高炉炉役后期低燃料比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2号高炉炉役后期炉缸第2层侧壁温度出现阶段性上升,对其进行控制后高炉燃料比升高较多,认为入炉原燃料质量波动和冷却壁损坏影响操作炉型是制约2号高炉低燃料比冶炼的两个关键因素。通过采取及时确定焦炭水分、时间布料法、稳定边沿气流、快速更换炉身上部冷却壁等措施,实现了低燃料比冶炼的目标,2016年1月燃料比逐步降低至504kg/t。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1998年鞍钢7号高炉炉腰和炉身下部冷却水管破损原因,指出应注意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高炉两段式喷吹煤粉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峰满  朱蒙  沈岩松 《钢铁》2002,37(10):5-7,22
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在散料体填充床中粉体均匀分布对气流阻力的影响要优于集中分布。据此提出了高炉炼铁两段式(含多段式)喷吹煤粉新工艺;在高炉软熔带上部、炉腰或炉身下部的区间设置第二段煤粉喷枪孔,以惰性气体作载气,将煤粉喷入高炉。该工艺可实现:大喷吹条件下高炉稳定顺行,可增加喷煤量约50kg/t;保护炉内焦炭强度,缓解增加喷煤量后对焦炭质量提出的要求;提高高炉炉身寿命及减少热损失。  相似文献   

13.
首钢炼铁厂减少风口损坏的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庆  王颖生 《钢铁》2002,37(4):16-18,27
首钢炼铁厂高炉扩容改造后风口损坏严重,1995年全厂损坏风口400多个,损坏风口的原因是烧坏、磨坏及风口质量问题。通过逐项改进,风口损坏得到了控制,2000年风口只损坏100多个,保证了炼铁生产的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14.
鞍钢7号高炉炉炉身破损原因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晓煜  孙金铎 《炼铁》2001,20(6):1-4
对鞍钢7号高炉炉身破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7号高炉炉身破损的原因:一是原燃料条件差,操作控制手段单一,边缘煤气流过于发展;二是冷却壁制作质量较差,冷却壁破损严重,强调高炉要实现长寿,设计,选材,施工和高炉操作四方面都要满足高炉强化和长寿的需要,缺一不可,延长高炉寿命是系统工程,最为关键的是要实现冷却系统的有效冷却。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鞍钢7号高炉2000年年修时炉身破损的调查,分析了其破损原因,讨论了延长炉身寿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王书龙 《山西冶金》2010,33(5):23-25
总结了梅钢2号高炉在炉役中后期采取的一系列护炉措施。针对高炉不同部位工作状况及损坏机理,采取了炉身压浆造衬、缩小风口面积、添加钒钛矿护炉、优化操作制度、计算机智能监控等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宝钢高炉长寿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可中  李肇毅 《钢铁》2000,35(8):6-9
通过讨论高炉长寿的技术发展历程与方向,总结宝钢在长寿方面所作的努力。提出高炉长寿需要炉体炉缸的使用寿命相互协调。以炉况稳定顺行为基础,加强冷却能力,确保入炉料优良,适当保证边缘煤气流均是高炉长寿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HT冷却壁解剖研究与破损机理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采用金相分析、电镜及能谱分析、化学分析和力性分析方法,对马钢3号高炉第四代炉役炉腹段HT冷却壁进行了解剖研究。提出了HT冷却壁的微观破损机制。  相似文献   

19.
高炉炉缸炉底侵蚀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炉炉缸炉底的破损状况直接影响着高炉寿命,其研究正日益受到冶金界的普遍重视。介绍了高炉炉缸炉底侵蚀机理的国内外研究近况,为将来采取措施消除应力损坏,延长高炉寿命提供了有益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赵贵希 《河南冶金》2008,16(1):37-39
对高炉的上下部调剂、炉墙结厚处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铜冷却壁高炉维护合理操作炉型的方法,认为加强入炉原燃料的管理,减少成份波动,降低入炉粉末含最,通过上下部调剂维持适当的边缘气流及选择合适的热制度、造渣制度是炉况稳定顺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