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魏升明 《首钢科技》1999,(2):207-208,212
本文研究了炉型的演变过程及各种影响传质的因素,笔者认为,高炉炉型向矮胖发展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炉料与煤气运动力学方面的影响;二是炉料与煤气在炉内传质传热因素的影响。评价炉型不能忽视操作因素,当冶炼条件发展允许增加直接还原率并相应改变一些运动条件时,炉型必希随技术的发展而变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包钢炼铁厂建妆期高记型到现在炉型的发展变化,探讨了适合白云鄂博矿冶炼特点的合理炉型规律,从历次高炉大中修时炉衬破损的调查情况入手,研讨如何提高记炉寿命途径。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大型高炉炉型发展的趋势,着重论述扩大炉缸容积的必要性。指出我国已有2500m^3级高炉炉型设计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为2550m^3高炉炉型设计方案。并为保持合理的操作炉型,提出了内衬和冷却壁配置的设想,为2500m^3级高炉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的介绍了包钢高炉炉缸内衬耐火材料和结构的演变,作者据此提出了具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炉压的分布可起到组织火焰形状,调整温度场及控制炉内气氛的作用,直接影响到燃料利用和热工效果的好坏。合理的炉压制度是实现炉温制度、保证加热质量、改善操作环境、延长炉体寿命的必要手段。一般连续加热炉,由于炉型较长,前后温差较大等因素的影响,使炉压沿炉长方向分布不均,变化较大,形成炉体有些部位炉压偏高,炉门或炉墙开口处大量冒火,不仅  相似文献   

6.
7.
袁富明 《株冶科技》2001,29(3):26-28,38
本文总结了株冶开发使用新型耐火材料、优化炉型和控制温度等炉窑内衬的攻关实践。  相似文献   

8.
刘录  朱景忠 《炼铁》1995,14(6):24-26
包钢3号高炉扩容发行后,炉型趋于矮胖,风口数目增加到28个,设3个铁口,该高炉自1994年6月投产以来,选择多环布料,采用大风量,高顶压,高风温操作取得了治炼强度提高,焦比降低,炉况改善等效果。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我国及主要发达国家的直流电弧炉的发展情况,比较了ABB、Unarc、Clecim型直流电弧炉的特点及其技术经济指标,并就我国大中型直流电弧炉炼钢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大型圆管坯加热炉的炉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投资,加热质量,热耗和占地面积四个方面对大型圆管管坯加热的步进炉和环形炉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11.
双预热蓄热式加热炉减小炉压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蓄热式加热炉与传统加热炉相比,因预热方式不同,存在燃烧、排烟等方式不同,炉内气体流动方式亦不同,普遍存在炉压大,易冒火,炉况较难控制的通病.笔者通过对蓄热炉的设计与应用经验,阐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燃煤型塔式锌精馏炉炉型与生产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燃煤型塔式锌精馏炉的主要炉型结构,一炉两塔型炉体的烘炉、开炉、生产等实际操作以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倒U型炉蒸馏竖管堵塞原因,借鉴了Ⅰ型炉蒸馏特点,探讨了倒U型炉蒸馏竖管堵塞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高炉炉型影响因素的分析,结合武钢6号高炉炉型管理的实践,总结出高炉炉型管理和日常维护的主要经验是:加强原燃料管理、水系统管理和高炉日常操作管理。炉内参数调剂合理,炉前渣铁排放及时均匀,炉况稳定顺行是高炉炉型合理稳定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在设计与改造高炉时,炉型是否合理的主要标志是:炉况顺杆,有利于全面实现“优质,高产,低耗,长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炉役后期高炉特点,4#高炉始终把合理炉型控制放在科技攻关的首要位置,逐步形成了适应原燃料条件变化及炉役发展的高炉操作控制体系。结合宣钢4#高炉生产攻关操作实践,解析和探讨炉役后期高炉合理炉型稳定控制技术基本规律,进一步优化和改进炉役后期合理操作炉型管控技术。  相似文献   

17.
处理热镀锌渣的节能新炉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运刚 《冶金能源》2000,19(2):35-37
热镀锌行业每年产生5万余吨的锌渣.目前处理热镀锌渣的方法很多,但都存在不足,尤其是能耗高.本文介绍的新炉型,克服了其他方法的不足,可降低能耗30%以上.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实验结果与认识与高炉下部内型地探讨。  相似文献   

19.
秦勇 《炼铁》1995,14(4):23-25
高炉冶炼是注意合理操作炉型的维护工作,在强化冶炼的同时,要注意改善炉渣性能,提高风温,使用富氧,采用合理装料制度,降低炉腹冷却强度,在保持炉型的完整,真正达到强化冶炼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