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雷管在隧道钻爆法开挖中降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雷管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起爆器材之一,其延时机理与电雷管和非电毫秒导爆管雷管具有本质的区别。电子雷管延时精度高,为爆破工程的错峰降振和干扰降振提供了有力支持。结合贵广铁路客运专线牛王盖隧道建设,所进行的电子雷管和非电毫秒导爆管雷管起爆的降振试验表明,使用电子雷管爆破振动可以降低60%以上,这为解决复杂环境隧道钻爆法开挖的安全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
在微差爆破中,通常采用电毫秒雷管,此时,爆破段数受电毫秒雷管段数的限制。由于目前国产电毫秒雷管段数不够多,使得大规模的微差爆破难以实现。为此,我们在矿山试用了塑料导爆管非电起爆系统孔外延期网路,实现了以有限段数的非电毫秒雷管达到多段微差爆破的目的。 (一)孔外延期爆破及试用非电起爆系统的孔外延期实现多段微差爆破的基本网路如图1所示。爆破孔内全装瞬发雷管或零段毫秒雷管,连接体内全装某一段毫  相似文献   

3.
关于非电毫秒雷管名义延期时间的讨论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杨享衢 《工程爆破》2003,9(3):58-61
从微差间隔时间、微差起爆网路等方面分析了设置非电毫秒雷管名义延期时间应当考虑的因素 ,指出了目前生产的非电毫秒雷管在使用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并提出了对现行非电毫秒雷管名义延期时间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4.
冯明武 《工程爆破》2002,8(4):74-77
利用非电多段微差爆破网路在5个钙芒硝地下矿进行了100多次挤压爆破,地表生态环境没有受到爆破震动的影响,矿石破碎质量得以改善。应用这种网路时,孔间和排间延时使用1~20段非电毫秒雷管,而线路间延时则用一定长度的导爆管来控制。文中简述了挤压爆破的机理;提出了计算排间延时间隔的经验公式;讨论了线路间延时的确定方法。此外,还介绍了这种网路的一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
我矿于1981年12月~1982年6月利用非电起爆系统进行多段斜爆,共爆破70多次,起爆炮孔2800多个,爆破矿岩总量530多万吨,使用非电毫秒雷管12500发,导爆管25万米,无一次拒爆事故发生,收到显著效果。我矿采用的基本方法是地表延时,即除孔内装有某一段毫秒雷管外,地表传爆管用某一段毫秒雷管代替。选择爆区某一自由面做为起爆的首端,按对角排列或按某一斜线方向排列  相似文献   

6.
为了得到非电雷管和电子雷管的合理延时时间进而控制地表振速,以厦门抽水蓄能电站的进场通风兼安全洞的延时爆破为背景,通过现场实测数据和理论公式分析了不同延时时间对地表振动叠加效应的影响。根据实测数据,分析了隧道掘进中毫秒延时爆破和半秒延时爆破地表振动波形的叠加效应,可知非电雷管的误差导致毫秒延时爆破中不同段的地表振动波形形成叠加;而半秒雷管虽有误差,但延时时间较大,不同段的振速波形之间相互独立。利用理论计算探讨了本工程中第1段掏槽孔和第2段掏槽孔在不同延时时间下的振动波形叠加情况,给出了叠加振速放大、叠加振速减小和无叠加产生的几种情况。依据理论和实测振速波形的叠加效应,分别提出适合本工程的毫秒延时非电雷管和电子雷管的合理延时时间,可为类似的隧道延时爆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1981年9月25日至30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非电起爆系统技术座谈会。华丰化工厂、红光电器制造厂、湘南器材厂、向红机械厂、云南燃料一厂、赣州冶金化工厂、庆华电器制造厂以及华东工程学院等单位在会上介绍了经验。会上讨论通过了塑料导爆管、非电毫秒延期雷管、非电半秒延期雷管、非电瞬发雷管的技术条件。确定塑料导爆管技术条件从1982年7月1日起执行,原塑料导爆管技术条件同时作废;非电毫秒、半秒、瞬发  相似文献   

8.
一、导爆管毫秒雷管的结构目前生产的导爆管毫秒雷管的结构有以下四种(见图1)。图b、图c是由8号工程火雷管、延期管、塑料卡口塞、导爆管四部分构成。即装配式结构。图d是在外管壳直接装填炸药、起爆药、延期药,并与反扣加强帽、导爆管、塑料卡口塞构成非电毫秒延期雷管。即直填式结构。图a是我厂采用的非电毫秒延期雷管结构。其主要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9.
运用HHT分析方法对深圳地铁7号线及北京地铁16号线的实测爆破振动信号进行分析,对比普通毫秒延时雷管和电子雷管在爆破振动强度、延时时间、时频特性和能量分布特征等方面的不同。结果表明:电子雷管应用于单孔连续起爆技术,能量利用率高,可以有效的减小爆破振动强度和振动持续时间,在降低了单段装药量的同时增加了循环进尺深度。普通毫秒雷管爆破产生的瞬时能量较大,在频带范围内的分布相对较广;电子雷管的瞬时能量相对较小,且在频带上分布多集中在中低频部分。利用HHT瞬时能量法可以有效识别普通毫秒雷管的实际延时时间,而电子雷管相邻段位间的延时间隔时间很小,爆炸应力波发生了复杂的叠加和干扰,识别出的突变峰值明显小于普通毫秒雷管的爆破。  相似文献   

10.
运用HHT分析方法对深圳地铁7号线及北京地铁16号线的实测爆破振动信号进行分析,对比普通毫秒延时雷管和电子雷管在爆破振动强度、延时时间、时频特性和能量分布特征等方面的不同。结果表明:电子雷管应用于单孔连续起爆技术,能量利用率高,可以有效的减小爆破振动强度和振动持续时间,在降低了单段装药量的同时增加了循环进尺深度。普通毫秒雷管爆破产生的瞬时能量较大,在频带范围内的分布相对较广;电子雷管的瞬时能量相对较小,且在频带上分布多集中在中低频部分。利用HHT瞬时能量法可以有效识别普通毫秒雷管的实际延时时间,而电子雷管相邻段位间的延时间隔时间很小,爆炸应力波发生了复杂的叠加和干扰,识别出的突变峰值明显小于普通毫秒雷管的爆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