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我国以热电比、全厂总热效率作为界定热电联产节能指标,近几年我国火电机组经济指标逐年提高,文章提出修改(1268)号文中的界定热电厂的数据和热电联产的供电(发电)标煤耗率作为界定节能指标之一及若干具体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以热电比,全厂总热效率作为界定热电联产节能指标。经过几年,我国火电机组经济指标逐年提高,原制订的指标已偏离当前国内水平,故本提出建议修改(1268)号中的热电联产界定节能指标,供讨论。  相似文献   

3.
热电联产的节能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国家计委等四部委发下的(1998)220号文《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若干规定》进行商榷,并就热电联产的节能界定指标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4.
合理发展热电联产 充分发挥节能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廷杰 《节能》2000,(12):3-6
1前言 热电联产是国际上成熟的节能技术.近年来各发达国家为减排CO2都在大力发展热电联产,形式亦日趋多样化.我国颁布的《节能法》第29条中,亦将热电联产列为国家鼓励发展的节能技术的首项.作为《节能法》实施条例的首项,1998年2月由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电力部、建设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详细明确了有关事宜. 鉴于我国大量落后的工业供热和城市供暖锅炉还在运行,考虑热、电、冷联供可解决空调用能的发展前景,这一技术在我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亦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热电冷联产的节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晓辉  郑贤德 《节能》2002,(10):4-6
随着节能的不断深入发展 ,在热电联产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新的形式———热电冷联产联供。本文从火用的角度出发 ,比较了热电冷联产和热电联产电动制冷两种方式的能源利用率 ,指出热电冷联产节能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热电联产是一项重要的节能措施,本文论述了热电联产的合理规模和选择并介绍了热电联产的多种方式。  相似文献   

7.
梁珍  赵加宁  郭骏 《节能技术》2001,19(1):23-25
本文针对齐鲁石化热电厂存在的二个制约热电联产经济性的问题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总结了该厂在节能潜力开发利用方面所做的工作,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热电联产经济性的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热电联产向采暖供热冲击,阐述了热电联产的界定,这样的界定保证了热电机组能源利用率达到了节能、环保效果。特别是对生产常年工业用热,效果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9.
以一台12MW热电联产机组为例,分析热电联产替代小锅炉供热的节能效果,指出热电联产认定的节能意义。  相似文献   

10.
热电联产是一种热能.电能同时生产的能源利用形式。它将高品位的热能用于发电,低品位的热能用于集中供热,既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又减少了环境污染。燃气热电联产(CHP)系统则是利用燃气锅炉和供热汽轮机的热电联产供应系统。从能量的有效利用方面对CHP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分析计算,并结合实例,将它与燃气热电分产系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HP系统的可用能效率高,节能.经济,同时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1.
崔鹰  梁春玉 《节能技术》2002,20(3):13-14
本文根据制冷技术在我国应用的前景,对可能组成的四种热电冷联产类型从节电、节能和投资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比较,探讨了热电冷联产的有关技术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2.
供热式机组实行热电冷联产节能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昌  向先好 《现代节能》1997,13(4):16-18
本文深入分析影响热电冷联产热经济性因素的基础之上,地供热式机组实行热电联产的节能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热电联产的生产实际,提出了评价热电联产的几个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其计算方法,分析了热电联产系统节能的潜力所在。  相似文献   

14.
热电冷联产综合节能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昌  向先好 《节能》1998,(1):13-16
在对不同供冷方式的耗能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热电冷联产的综合节能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热电联产是一项重要的节能措施 ,本文论述了热电联产的合理规模和选择并介绍了热电联产的多种方式。  相似文献   

16.
热电联产、冷热电联产和小型冷热电联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0年8月22日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出《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与1998年颁发的《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若干规定》相比,发展冷热电联产和小型热电联产的方向更明确了,实际上这两个规定是热电联产、冷热电联产和小型热电联产的规定,为我国建立节能、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国发展冷热电联产的新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17.
以热电冷联产系统的供电煤耗,燃料节约量,当量热力系统作为评价标准,对热电冷联产系统的节能效益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临界供电煤耗概念,作为判断在热电冷联产系统中节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1 概述热电联产即在热、电同时需求的条件下 ,充分利用电厂蒸汽的冷凝热损失 ,其综合热效率比传统电站高 1540 % ,规模和设计合理的热电站甚至可达90 %以上 ,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热电联产作为一种大规模的节能手段 ,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它主要应用于大型企业如石化行业等以及区域集中供热。近年来随着人类对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日益重视 ,能源的消耗导致大量烟尘、污染气体的排放 ,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的变暖 ,成为困扰人们的一大难题。热电联产作为一种节能手段 ,大大减少了温室气体和污染的排放 ,受到了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9.
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是一种公认的节能环保技术,目前我国的热电联产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在回顾分析我国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市场发展现状,并分析了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市场潜力。分析结果表明,大力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将可在"十一五"期末形成1亿tce以上的节能能力,从而为推动实现我国的节能减排目标做出更大贡献。文章进一步分析了挖掘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节能潜力面临的主要障碍,并提出了促进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自英国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热电联产汽轮机以来,开创了汽轮机既发电又供热的历史。理论与实践均已证明,热电联产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重要途径,由于热电联产机组的热能用率比凝汽式机组约高一倍,比纯供热锅炉更具有增产电力,降低煤耗的显著效益,我国在近期和“八五”期间把发展热电联产作为重点节能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