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8 毫秒
1.
由于自重轻、抗震性能好等优点,钢结构直接在混凝土结构上加层正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实际工程中.由于原结构和加层结构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加层后形成的混合结构存在质量和刚度的突变,而加层层数的多少直接影响整体结构的受力.结合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元分析程序从层剪力、层间位移等方面比较分析加层层数对加层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由于自重轻、抗震性能好等优点,钢结构直接在混凝土结构上加层正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加层后形成的混合结构由于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结构顶部刚度、质量发生突变.支撑作为主要抗侧力构件之一,将影响加层结构体系的整体抗震性能.结合算例,采用有限元分析程序对某框剪结构顶部加钢结构进行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不同的支撑形式、不同的支撑布置位置对整体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某高层建筑加层钢框架柱脚节点的抗震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明  周东明  李海峰 《工业建筑》2007,37(9):113-114,118
为保证加层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以及新旧结构的整体性,钢框架柱脚节点能否达到设计要求是关键。目前常采用的节点构造抗震性能不足。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的钢加层柱脚节点的一般做法,提出了一种柱脚刚性连接构造,该构造能有效地提高柱脚节点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4.
采用钢结构加层后,结构的整体质量、刚度、周期、阻尼比等都发生较大的变化。仅对加层部分结构进行计算分析是不安全的,应进行结构的整体分析。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某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顶部加两层纯钢框架的抗震性能进行反应谱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不同加层层数的整体框架模型、不同阻尼比ξ和有侧移及无侧移框架形式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计算表明,由于加层后结构周期加长,整体框架的底层层剪力变化较小。而且加层设计的同时应进行抗震加固验算,并结合实际工程的需要进行整体结构的耗能减震设计。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多层钢框架进行增量动力分析,研究柱脚转动刚度、底层破坏模式以及钢柱宽厚比对多层钢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具体从结构倒塌储备系数、地震易损性以及结构局部响应考察各影响因素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当破坏模式由钢柱破坏控制时,随着钢柱宽厚比的增大结构抗震性能减弱,考虑柱脚刚度的半刚接柱脚钢框架地震易损性与刚接柱脚钢框架差别较小,当柱脚与柱刚度比为2.0时,框架地震易损性与刚接柱脚钢框架非常接近;当破坏模式由柱脚破坏控制时,可以明显降低钢柱宽厚比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钢筋混凝土框架顶部钢结构加层的抗震性能的时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钢结构加层后,结构的整体质量、刚度、周期、阻尼比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应进行结构的整体分析。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某4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顶部加2层钢框架结构进行抗震性能的时程分析,计算结果可为加层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多层建筑顶部轻钢加层柱脚节点的设计与构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有利于加层结构抗震,保证结构整体性,新旧结构的连接(即柱脚节点)能否达到设计要求是轻钢加层工程成败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原结构为砖混结构及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轻钢加层的柱脚节点做法,提出铰接柱脚及刚接柱脚锚栓的锚固方式,并指出新旧混凝土的粘结界面处理和植筋技术将影响柱脚节点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利于加层结构抗震,保证结构的整体性,新旧结构的连接(即柱脚节点)能否达到设计要求是轻钢加层工程成败的关键。结合某建筑物轻钢加层工程的实际情况,针对原框架结构的柱截面偏小、上部钢柱无法安装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柱脚连接形式,详细介绍了该柱脚连接形式的施工流程、构造要求和传力情况,以及与传统节点形式相比,该柱脚节点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首先对转换结构应用到外套增层改造中的发展概况进行总结,并针对实际工程对一种新型“加腋墙”转换结构的使用进行了讨论;其次应用SAP2000对该工程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整体外套增层结构和原砖混结构进行分析.增层前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整体外套增层改造使原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层间剪力等都有明显增大,应进行必要的抗震加固,以保证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另外,使用“加腋墙”转换结构的外套增层结构刚度比较均匀,有利于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0.
基于SAP2000的轻钢加层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轻钢结构加层后,结构的整体质量、刚度、周期、阻尼比等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仅对加层部分结构进行计算分析是不安全的,应进行结构的整体分析。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结合具体工程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直接采用轻钢结构加层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对4层、5层、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分别加一层、两层轻钢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模态分析和反应谱分析,得到了该类结构的地震反应特点,为加层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了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丽平 《山西建筑》2011,37(11):50-51
从结构选型、高度限制、抗震原理等方面入手,探讨了钢结构工业厂房的抗震设计,着重阐述了防震缝、钢柱脚、截面及楼盖等关键环节的设计要点,并强调了钢结构厂房的结构布置注意事项,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2.
框架结构强柱弱梁分析及设计改进建议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何惟雄 《山西建筑》2009,35(9):93-94
阐述了填充墙对结构刚度的影响以及现浇楼板对框架梁的承载力及刚度的影响,就引起梁端实际抗弯能力超强的原因及改进建议作了探讨,同时提出加强框架柱的抗震构造措施,以使结构设计真正实现“强柱弱梁”。  相似文献   

13.
浅谈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建筑选址、平立面布局、楼梯间加强措施、构造柱和圈梁的设置、总高度和层数控制等一系列抗震构造措施阐述了砌体房屋抗震设计的观点,以增强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达到“三水准”抗震设防目的。  相似文献   

14.
许璐 《山西建筑》2009,35(24):70-71
结合结构抗震的本质和抗震延性要求,介绍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两种破坏机制,通过分析比较两种破坏机制,提出了"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及构造措施,从而完善框架结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15.
闫秋月 《重庆建筑》2014,(12):45-47
该文介绍某教学楼的基础隔震结构的设计,分析表明:在上部结构与基础间设置隔震层,能阻止地震能量的传递,减少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减少结构的变形。  相似文献   

16.
刘洁 《山西建筑》2006,32(16):37-38
结合工程实例,对大底盘多塔复杂体型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设计的要点以及应采取的抗震构造措施,以满足业主对房屋功能的各种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房屋抗震的重要性,结合实践经验,对阳台钢筋混凝土连接构造柱二次制安常见质量通病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控制与改进的具体措施,以减少房屋的质量通病,延长房屋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钢筋混凝土短柱的脆性破坏往往是造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破坏甚至倒塌的一个重要因素。短柱出现时,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提高短柱的承载力或变形能力,使短柱的抗震性能获得提高,从而避免发生脆性破坏,保证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19.
吕泽昌 《城市建筑》2014,(11):101-101
本文重点讨论了某高层建筑的初步结构设计,谈谈在概念设计思想的指导下,如何进行现代化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基础类型、抗震和裂缝预防等的初步设计。以及通过实际计算分析,优化建筑结构设计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