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古交矿区屯兰矿中二采区运输巷带式输送机由于采区改为高产高效工作面,其运输量加大,国产输送机胶带不能满足要求。通过改变原设计方案,采用滚筒卸载多点驱动和调速型液力偶合器方案,降低了对胶带张力的要求,使国产输送机胶带可以满足运输要求,同时还减小了电机功率,降低了能耗。  相似文献   

2.
《煤炭技术》2017,(6):212-215
对于头部双滚筒驱动的带式输送机会出现2台驱动电机牵引力分配不平衡的问题。对头部双滚筒驱动带式输送机牵引力的分配进行了理想条件和实际条件下的理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个系统中,通过调节变频器的频率可以实现对头部双滚筒驱动带式输送机的牵引力向理想分配方向靠拢。利用带式输送机的实验装置进行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 我矿第一采区皮带巷DX型钢绳芯胶带输送机其驱动方式如图1。该胶带机自1987年11月份安装运转以来,曾在非满负荷情况下多次发生了过载保护动作,而影响正常运输。经实测发现驱动滚筒Ⅱ电机过载,而驱动滚筒Ⅰ电机欠载。对此现象有人认为这主要  相似文献   

4.
驱动装置是带式输送机的心脏,其性能直接影响带式输送机工作的可靠性与整机性能。为带式输送们长期不懈努力的方向,DG电机滚筒正是聚以往驱动装置之优点而开发的一种新型驱动装置。  相似文献   

5.
王冬梅 《矿山机械》2004,32(5):35-36
井下吊挂式输送机运输是矿山采区生产的动脉,单电机双滚筒驱动是输送机常用的一种驱动方式。这种传动方式的输送机具有结构紧凑、传递扭矩大、适应巷道能力强的优点。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单电机双滚筒驱动方式输送机的传动滚筒和同步齿轮便会出现一些故障,影响正常的生产运输。目前采用双滚筒驱动的带式输送机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两滚筒间通过同步齿轮联系的驱动形式.另一种是双电机分别驱动的形式。本文就第一种形式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为确保新元煤业11采区下山带式输送机安全高效运行,根据运输情况,对带式输送机参数进行计算,确定皮带型号为DTⅡ型带式输送机,通过对比分析液力偶合器软启动、智能电机软启动、变频调速装置软启动等三种启动方式的优缺点,得出变频调速器在煤矿带式输送机运行调节中可以实现平衡启动。  相似文献   

7.
最近 ,兖州矿业 (集团 )公司职工大学开展了在长距离、大运量上运钢绳芯带式输送机采用头部三滚筒的适用性研究 ,为煤矿井下强力带式输送机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前几年 ,头部三驱动滚筒方案曾因带式输送机运行时电机间的功率难以均衡而没被选用 ,又由于当时国内单台防爆电机的容量和起动设备选型有困难而采用了配置不很合理的双滚筒四电机方案。如今 ,国内机械及电器设备制造业有了很大进步 ,较为经济的调速型液力偶合器也投入应用 ,多滚筒带式输送机电机之间功率均衡问题也相应得到了解决 ,头部滚筒功率 2∶ 2 ∶ 1配置与使用的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8.
结合裴沟煤矿矿井实际情况,通过对32采区带式输送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确定选用ZJT-30防爆变频调速装置作为长距离、大运量带式输送机的驱动设备,以实现输送机软起动,并详细分析了应用效果及产生的效益。  相似文献   

9.
王育丰 《西部探矿工程》2021,(2):132-133,137
基于主斜井的皮带输送机运输作业过程中的需求,本研究通过探究大倾角带式的输送机并进行设计,最终明确了胶带带宽、托辊形式、驱动电机的功率和布置、电机拖动的方式和主要的设备型号。基于输送机的提升高度要求升高至600m,故要通过2台数量的大倾角带式的输送机采用搭接布置展开运输作业。研究结果以期在相类似的矿井作业输送机的需求中提供设计指导。  相似文献   

10.
佟越波 《矿山机械》2003,31(7):72-73
我局西石门铁矿-40水平位于23#~25#勘探线之间矿体下盘+95~0m标高范围内建皮带斜井一条,皮带斜井全长757m,倾角14°。采用钢绳芯带式输送机运输铁矿石,钢绳芯带式输送机皮带长742m,宽1m,带速2m/s,采用首轮单滚筒双电动机驱动,尾部绞车拉紧,设计年运输能力100万t。由于运输系统皮带长、倾角大、双电动机(YRKK4005—8型2台,均为定子电压6 000V、定子电流26.8A,转子电压463V、转子电流272A,功率200kW)单滚筒首轮驱动,因此,对电机的起动同步和起动转矩问题要求较高。最初采用通常的频敏变阻器起动方法,运行两个月后,由于起动时间短,冲击负荷…  相似文献   

11.
《煤矿机械》2017,(11):131-133
针对多电机同轴拖动时产生转差功率的技术问题,分析带式输送机多电机同轴拖动的机械性质,研究带式输送机变频调速控制方式,从而提出变频调速主/从功率平衡控制原理及控制方式,实现主机和从机的负载转矩平衡分配,确保了带式输送机驱动电机功率匹配平衡。该技术成功地应用在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矿拉运带式输送机,实现了2台1 140 V、250 k W电机且滚筒直径不同的变频拖动。  相似文献   

12.
矸石充填采煤工艺及配套设备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矸石充填采煤对充填巷内矸石运输设备有以下要求:矸石输送机在矸石充填过程中不断外移、机架不断拆除、皮带不断缩短、机尾卸矸点与矸石充填部搭接问题等.通过理论计算与分析,将现有DSP1010/650机头驱动式胶带输送机改造为机尾驱动式,并安设可伸缩带式输送机自动张紧装置;设计了矸石充填工艺,并在邢东矿井得到成功应用.试验表明:该配套设备不但完全满足矸石充填采煤工艺系统对其性能要求,而且充填效率高、性能稳定、拉紧装置的可靠性强、运行良好,解决了矸石充填配套设备影响充填速度的问题.该项技术实现了矸石井下处理与建筑物下煤炭资源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3.
<正>成庄矿5308大采高工作面运输巷道设计长度2 900 m,需穿越5106回风大巷,5102辅助运输巷(如图1所示)。按原配套方案,需配套两部1.4 m带式输送机,同时在5102巷与5103巷间铺设一部地沟输送机。不仅巷道准备工程量大,而且占用设备及岗位人员多。为了与减人提效,节支降耗,通过技术改造与创新,实现顺槽带式输送机长距离一部化运输,从而简化工艺,提高效率。1一部化运输方案设计一部化运输方案将带式输送机驱动部与卸载部分开,中  相似文献   

14.
为了优化工作面运输巷的运输系统,禹州市富山煤业有限公司决定对运输巷带式输送机进行改造,实现"一机双用",但需克服运输巷坡度不一致、巷道变形大等客观地质条件。该矿采面回风巷、运输巷中部低,两端头高,不利于道轨的铺设及无极绳绞车的安装,也制约着工作面的运料系统,若能充分利用原有带式输送机,不仅达到了优化运输系统的目的,也有利于矿井安全管理、高效建设和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15.
陈艳  唐晓啸 《煤矿机械》2020,41(1):59-61
以长距离水平运载的带式输送机为研究对象,针对头部双滚筒驱动及头尾双滚筒驱动2种驱动方式,建立了基于RecurDyn的多体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不同双驱动位置对带式输送机起动阶段输送带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头尾双滚筒驱动在起动阶段对输送带张力的影响要小于头部双滚筒驱动。该研究为带式输送机双滚筒驱动的设计以及输送带的选取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同忻煤矿主斜井带式输送机是特大型输送机,介绍了在制定其技术方案时,是采用两台输送机进行搭接还是用一台输送机,是采用机头集中驱动还是多点驱动,以及如何保证多台电机速度同步并达到转矩功率平衡,如何对中间驱动部分进行有效的控制等方面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根据对梧桐庄矿四采区下山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和工程实践,探讨了复杂工况下强力带式输送机驱动方式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对现阶段国内外主要使用的CST、阀控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变频调速3种软驱动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比选;认为阀控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可以满足大功率、长距离、复杂带式输送机驱动要求,实践证明其在控制启动加速度和启动力矩、自动功率平衡、散热等方面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带式输送机使用概况我国煤矿井下自6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带式输送机,70年代后加快了推广速度。目前,全国统配煤矿拥有带式机10000台以上,数以百计的采区实现了皮带化,带式输送机已成为井下主要运输设备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姜家湾矿主皮带巷倾斜运输带式输送机断带问题,通过分析倾斜运输带式输送机输送带在不同工况下的动力与张力的传递,决定对现有带式输送机装置进行改装。结果表明:改装后的装置能够及时实现输送带的断带监测与有效抓捕,有效克服断带问题,并对倾斜输送机输送带的断带保护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焦煤集团井下各采区生产方式以炮采或中小型机采为主 ,采区运输巷主要设备是SGW 40T型刮板输送机。一个工作面少则用 5~ 6部 ,多则用 13~ 14部 ,不仅耗电量大故障率高 ,而且工人劳动强度大 ,配件消耗多 ,又因转载点多 ,溜槽的刮板和牵引链在运输过程中对块煤挤压 ,造成块煤率下降 ,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改变传统的运输方式 ,优化井下运输环节 ,提高经济效益 ,我们在局矿领导的支持下 ,于 2 0 0 3年 4 5月首先在演马矿 2 5 0 81、110 73两工作面开始使用宽度 65 0mm、长度 70~ 80m、驱动电机功率为 15kW的带式输送机 (俗称小皮带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