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纱线毛羽成因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桂林 《纺织器材》2008,35(1):44-50,40
从纤维的物理性能、成纱号数与捻度、纺纱工艺、关键纺纱器材状况、络筒与整经等方面对成纱毛羽的产生因素作了较全面的分析;提出要有效地控制纱线毛羽的产生,应特别注重纺纱工艺的优化配置,新型关键纺纱器材的应用和加强日常生产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2.
张凤  周湘祁 《毛纺科技》2012,40(6):12-15
从纺纱器材和纺纱工艺出发,探讨影响纯苎麻纱线毛羽的因素。分析对比不同的钢领型号和表面状态、细纱锭子速度、导纱钩直径、细纱加捻程度、槽筒速度、络纱张力等条件下纺制的16.7 tex纯苎麻细纱,在标准状态(温度20℃,湿度65%)下采用长岭YG172A型毛羽仪测试纱线毛羽情况,了解不同纺纱条件对纱线毛羽的影响,制定改善措施,减少纱线毛羽,提高纱线质量。实验表明:细纱、络筒速度是影响纱线毛羽的关键因素;4 mm以下的纱线毛羽占80%~90%,毛羽主要在细纱工序产生,络筒工序增加较快。因此,优选合理的纺纱器材和纺纱工艺,采用新的纺纱技术和纱线后处理技术是减少纱线毛羽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成纱毛羽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探讨影响环锭纺纱毛羽的因素及控制措施.通过分析纤维长度和细度,清棉、梳棉、精梳落棉,粗纱捻度.细纱锭子速度、钳口大小、钢领、钢丝圈,络筒工艺参数对成纱毛羽的影响,指出:环锭纺纱毛羽的产生与纺纱原料、工艺配置、纺纱专件使用状况等诸多因素有关,其重点在细纱和络筒.减少毛羽首先要合理配棉,控制好原料细度和短绒;合理配置前纺工艺及落棉,控制半成品短绒含量;正确选配粗纱捻系数、细纱速度、钳口等工艺参数;合理选配和使用钢领、钢丝圈;选用金属槽筒并合理配置络筒速度和张力,可使成纱毛羽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为了减少纱线毛羽,提高成纱质量,就原料性能、锭速、钳口隔距、捻度等纺纱工艺及胶辊、下销等纺纱器材对毛羽的影响情况进行了纺纱试验.结果表明:原棉短绒率低、纤维细度细、马克隆值小,毛羽H值降低;适当降低细纱锭速、增大粗纱和细纱捻度、减小浮游区和钳口隔距,选用低硬度胶辊、新型下销及集合器,有利于毛羽的减少.指出要加强车间温湿度的管理,消除设备单锭运转异常,加强操作,做好全面质量管理,避免突发性异常毛羽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细纱成纱质量,分别介绍新型上销、新型下销、压力棒、胶辊、胶圈、钢领、钢丝圈等细纱器材的作用机理、优势和不足,分析其对成纱质量的影响和应用特点及注意事项。指出:新型纺纱器材专件对细纱工序成纱质量有重要影响,正确使用并发挥其优良性能,能提高纱线条干均匀度,减少毛羽和断头;纺织企业应根据纺纱原料性能优选纺纱工艺、合理配置纺纱器材。  相似文献   

6.
欧怀林 《纺织器材》2013,40(3):22-26
为了减少环锭纺纱线毛羽,分析了成纱毛羽的形态、形成机理、特性及影响毛羽的各种因素,总结出影响纱线毛羽的12条规律;从原料、工艺、设备、操作、温湿度控制等方面提出控制毛羽的主要方法与措施。指出纱线毛羽与成纱方式密切相关,毛羽是成纱方式的衍生物;须条宽度是控制加捻毛羽的关键,刮擦是过程毛羽产生的主要因素,与纱线通道、张力大小密切相关;细纱工序既是加捻毛羽的产生点,又是过程毛羽的严重增加点,是控制毛羽的关键工序;络筒工序亦是解决毛羽问题的重要关注点。  相似文献   

7.
为减少纱线毛羽,介绍成纱毛羽的概念与危害,以及负压式集聚纺纱原理,通过对比采用不同后区牵伸倍数、集聚纺纱负压、温湿度、网格圈、导纱钩、钢丝圈及三同轴度纺不同品种集聚纺纱线的毛羽数量,分析纺纱工艺及纺纱器材对纱线毛羽的影响,阐述设备的日常保养维护、工艺调整和运转管理要点。指出:集聚纺纱装置的应用能显著减少3 mm及以上有害毛羽,但实际生产中应考虑原料性能、纱线质量、工艺参数、纺纱器材状态等影响因素,做好温湿度控制及设备日常使用和维护,才能达到改善成纱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探讨细纱工序影响毛羽的因素及采取的措施。分析了纺纱毛羽的危害,从纺纱工艺、纺纱器材、机械状态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减少毛羽的措施。指出:毛羽直接影响纱线的光泽、外观和织物的风格,应进一步优化细纱纺纱工艺、纺纱器材等,加强对细纱机设备状态的维护,合理控制好车间的温湿度。认为:细纱工序采取精细化管理技术措施,有利于降低纱线的毛羽,减少毛羽对后工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旋流器纱道截面形状对环锭纺纱线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英姿  邱华  吴敏  葛明桥 《纺织学报》2011,32(7):137-141
 为了进一步优化旋流器的内部结构,更好的提高成纱的质量,本文设计并使用了两种不同截面形状纱道的旋流器来减少环锭细纱毛羽,测试了样品的毛羽、断裂强力以及条干不匀率等主要指标,分析了纱道截面形状对成纱质量的影响,并与普通环锭纺细纱质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截面形状的旋流器均对环锭细纱的性能有较大影响。由于两种截面形状纱道内气流状态不同,二者对纱线性能的影响程度不同。相同纺纱工艺参数条件下,圆形纱道旋流器所纺纱线>3mm毛羽指标、断裂强力和条干不匀率等指标均优于椭圆形纱道旋流器。因此,旋流器的纱道截面形状选择圆形较合理。  相似文献   

10.
探讨解捻程度和牵伸倍数对再牵伸棉纱性能的影响。使用直接计数法测量了纱线的滑移捻度,并依此计算不同牵伸倍数下假捻器的转速,在自制的细纱小样机纺制9种棉纱,分析纱线的细度、毛羽、条干和断裂强度。正交试验表明:假捻器的转速是纱线条干均匀度的显著影响因素,成纱的条干均匀度随着假捻器转速的增大而恶化。牵伸倍数是纱线细度、毛羽及强力性能的显著影响因素,随着牵伸倍数增大,成纱的细度显著提高,毛羽及强力性能会明显变差。当假捻器的转速不大于1/3滑移捻度与纺纱线速度的乘积,且牵伸不大于10倍时,成纱的各项性能比较均衡。认为:再牵伸方法有利于以较低成本生产超细纱线。  相似文献   

11.
针对乌拉草/棉/维纶赛络纺包芯纱存在毛羽较多和条干较差等问题,加装导纱器引入外包缠纱,设计一种改善其条干和减少毛羽的新型纺纱方法:改进型赛络菲尔纺。对影响纱线性能较大的纱线捻系数与导纱间距进行了实验,并以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毛羽指数和条干均匀度为性能评价指标,对改进型赛络菲尔纺制备的乌拉草/棉/维纶复合纱的工艺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捻系数对纱线性能影响顺序依次为400、380、360、340;改进型赛络菲尔纺在单纱间距为10 mm,捻系数为400时,复合纱的综合性能最好,与传统赛络菲尔纺工艺制备的包芯纱对比,毛羽指数下降了73.49%,条干不匀率减小了29.05%。  相似文献   

12.
敖利民  唐雯  姜银玲 《纺织学报》2019,40(11):38-44
为比较不同复合加工方法所纺亚麻长麻/涤纶长丝复合纱的性能,通过现有纺纱设备改造设计了纺纱工艺,纺制了具有相同捻度的5种复合纱;对复合纱的外观特征、拉伸性能和毛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成纱方法的复合纱均具有明显的捻度分布不匀特征;包缠结构复合纱相对于捻合结构复合纱具有更好的包覆效果;相对于断裂强力而言,复合加工对亚麻纱最小强力的提高效果更好,并可显著降低强力不匀率;除同捻向包缠纱外,各复合纱均可实现免浆织造;赛络菲尔纺和并捻复合对提高成纱断裂伸长率效果显著,而包缠复合降低亚麻纱毛羽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为了降低纯棉精梳针织纱毛羽.结合生产实践,采取不同工艺设计、不同工艺参数进行纺纱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纯棉精梳针织纱成纱毛羽的因素较多,主要有原料、工艺、设备以及管理水平等,涉及从原棉到整个纺纱生产工序的各个环节.指出:实际生产中适当增加落棉率;增加生产环境的相对湿度,提高粗纱的回潮率,在保证细纱工序不出"硬头"的情况下,粗纱捻系数可以偏大掌握;细纱工序合理配置纺专器材,可以降低成纱毛羽.  相似文献   

14.
细绒棉纺精梳细号纱成纱毛羽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配棉等级1.8级细绒棉纺CJ 9.7 tex纱,为了有效控制毛羽,保证成纱质量,通过生产试验优化了工艺参数.开清工序适当降低打手速度,梳棉工序合理选用针布,精梳工序适当增加落棉率,并粗工序合理牵伸分配、适当增大粗纱捻系数,细纱工序优化锭速、适当增大细纱捻系数、优化配置卷捻机构和牵伸机构专件器材,络筒工序适当降低速度、合理配置张力及配用金属槽筒.实践表明:通过优化工艺、优选器材并加强生产管理,CJ 9.7 tex纱毛羽得到有效控制,质量达到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减少成纱毛羽,针对细纱工序的工艺、器材及温湿度对细纱毛羽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跟踪试验.结果表明:细纱捻系数适当增加,成纱毛羽减少;细纱毛羽随着细纱总牵伸倍数的增大呈上升趋势;前胶辊前移2 mm~3 mm对减少毛羽有一定作用;细纱牵伸工艺按照改善条干均匀度的思路进行配置,有利于减少毛羽;钢领、钢丝圈的选配和使用时间对毛羽影响较大;车间相对湿度较高有利于减少细纱毛羽.指出减少细纱毛羽要注意细纱工艺的配置、专件器材的管理以及加强各项基础性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紧密纺在精纺羊绒纺纱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紧密纺纱在精纺羊绒中应用后对纱线各项测试指标的改善效果,讨论了其在减少精纺羊绒纱的毛羽、改善纱线条干、提高纱线强力并最终降低针织纱捻度的可行性。最后得出了在普通精纺羊绒工艺上可采用紧密纺的结论,同时对解决精纺羊绒行业长期存在的羊绒衫鸡爪痕问题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