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建筑》2009,(3)
获奖感言: 所有的建筑都是公民建筑 这个奖实际上是,我们前辈,以及我们这一代共同的荣誉. 我怎么理解公民建筑呢?应该讲, 所有的建筑都是公民建筑,特别是我们这个时代,公民建筑才是真正的建筑,其他的建筑如果不是为公民服务,不能体现公民的利益,它就不是真正的建筑.这句话是否说得太绝对?不!在我工作当中,依照我的理念和我的坚持,自问我是在做公民建筑.凡不是公民建筑的东西,我都加以批评或者认为不满意.  相似文献   

2.
顾孟潮 《重庆建筑》2011,10(4):50-51
<正>2009年,就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后,《南方都市报》等几家媒体联合发起"走向公民建筑"评选活动。这乃是一次深刻的反思和呼唤,是呼唤全社会回归建筑本质的活动。正如被誉为公民建筑大师的冯纪忠教授所言:"所有的建筑都是公民建筑。在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公民建筑才是真正的建筑。如果我们不是为公民服务,不能体现公民的利益,就不是真正的建筑。"笔者认为,建筑事业是为人类建设生态环境的科学与艺术  相似文献   

3.
顾孟潮 《新建筑》2009,(6):47-48
"走向公民建筑"的评选促使我写了这篇小文。 一"走向公民建筑"评奖好 什么是"公民建筑"呢?在2008年12月27日的颁奖大会上,获本次杰出成就奖、德高望重的冯纪忠教授,以其94岁高龄、65年职业生涯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应该讲,所有的建筑都是公民建筑,特别是我们这个时代。  相似文献   

4.
一、莱特的有机建筑 1.有机建筑是什么 莱特称他的建筑为有机建筑。有批评家对他说;“有机”(Organic)二字听来使人联想起屠户门前挂的那些东西。莱特自己在谈到有机建筑时,常常幽默地说:“有机并不是讲的心、肝、肚、肺。”有机不是指模仿自然。他的学生在效游时,摘下一朵花、一只果子,以为形式很美,可以应用于设计一个屋顶或一幢建筑。莱特认为这只是从自然中摘取,不能造成有机建筑。有机之“机”是生机,是生命的意思,生命是  相似文献   

5.
《世界建筑》2003,(12):20-23
约瑟·路易·马泰奥钟情于巴塞罗那。马泰奥和他的建筑的故事同时也是这座城市的故事——不过故事不是关于它的巨大的纪念性建筑和游览胜地,也不是关于它的港口和山峦的传奇文学,甚至都不是关于它的坚韧不拔的奋斗现实,而是关于他的建筑如何重新阐释他自己的看法、他的生活以及他对该城市的认识。通过他的建筑,巴塞罗那变成了一堂课,它告诉建筑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马泰奥热爱这座城市,不仅仅是因为他是生于斯长于斯且仍然住在离自己孩提时代的家乡仅仅几个街区的地方,也是因为他从21世纪初开始的建筑生涯:对他而言,这座城市就是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6.
《新建筑》2009,(3):53-56
2008年12月27日,中国建筑传媒奖颁奖典礼现场,我们因一位老人而动容。 他已94岁高龄,德高望重。他是中国现代建筑的奠基者,中国城市规划专业的创始人。他的论文《空间原理》和设计作品“上海松江方塔园”代表着中国建筑的一种新文人建筑思想和设计理念。他一生坚持为公民服务,值得我们每个人尊敬。他就是首届中国建筑传媒奖的得主——冯纪忠。  相似文献   

7.
保罗.波多盖希和他的自然形态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宁 《世界建筑》2000,(12):26-27
自然是保罗.波多盖希建筑设计中的一最为重要的要素。他的作品被称为自然的建筑,他的那种自然的建筑并非是人们通常理解的那种象赖特的流水别墅那样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建筑。也不是密斯的范思沃斯住宅那样通体透明,把周围的景色尽揽怀中的建筑,更不是那些隐身于覆土之下返 归真的建筑,他的建筑是一种在仿生学意义上的从自然中获得灵感的建筑,在这里有着高迪的才智,有着波洛米尼的批判精神、更有着造物的神奇,在这些作品中可以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古代帝王建筑入手,从古代对帝王的称谓,城市、聚落的等级,居住空间的等级,结构和装饰的等级等方面分析了古代建筑服务于皇帝的君权统治,是帝王权威的实体体现。当代的社会是人民民主社会,因此建筑从为统治阶层服务的帝王建筑发展成为人民服务的公民建筑。真正的公民建筑是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让使用者参与其中,设计中关心使用者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的需要,并被广大公民使用的建筑。然而国内还处在走向公民建筑的过程中,公民参与建筑实践体制不完善,笔者从台湾国际工作坊入手观察台湾公民参与建筑实践过程,并作出思考。  相似文献   

9.
《重庆建筑》2005,(5):13-13
ccthegreat: 空间是建筑的本质吗?不是.立面表现是建筑的本质吗?不是.结构是建筑的本质吗?也不是.什么才是建筑的本质呢?那就是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建筑师的教育》是从约翰·海杜克处借用的标题.他是教育家,与阿尔文·博雅斯基和柯林·罗处于同一时代——二十世纪70年代.这三个人支持建筑辩论的标准,一个在纽约的柯柏联盟学院,另一个在伦敦的建筑联盟(AA),第三个在纽约伊萨卡的康奈尔.我在AA学习的时候,伦佐·皮亚诺和理直德·罗杰斯在巴黎建筑蓬皮杜中心,而雷姆·库哈斯的狂谵纽约正在竣工,柯林·罗正在大学城添上他最后的几笔. 建筑教育一直是我实践的中心,不是依靠,而是作为发生器.我教学不是为了传播或者分享想法的需求,也不是要培养追随者.我的教育目的是阐释我的想法,而和学生一起去测试这些想法是综合和澄清一种想法的最好方式.建筑师必须具有批判性,而批评需要一个除了问题之外无需冒险的平台.每个建筑师都需要有双重实践,其一是允许质疑,其二是实施.勒·柯布西耶质疑权威以使政治性成为建筑实践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对话黄声远     
李晓东:黄声远试图用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和城市规划的手法,打破平日里城市景观和规划的界限.他在做的事正重新定义着什么是建筑师,而台湾民主进程为他的实践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他得以掌握项目的话语权,更好地实现他的建筑理想.所以我想问声远,如果不是在宜兰,而是在台北,如今会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做建筑?此外,选择宜兰是一种必然还是偶然?  相似文献   

12.
作者认为,冯先生做建筑如作诗,典型的诗化建筑哲人。他不仅有诗化作品问世,而且有诗化设计理论、立意、构思的方法论,难能可贵的是,他在设计与实施、使用全过程中走出一条诗化现代公民建筑的蹊径,使其作品让人感到"质朴、实用、养眼、动情"。此文从五个视角切入解读:走振兴与发展中国文人建筑(园林)之路;建筑的诗化;诗化建筑的生成;质朴、实用、养眼、动情的建筑品位以及冯先生特有的建筑设计哲学。文章指出冯先生建筑设计哲学的几个特征:1做"以人为本"的公民建筑设计师;2走"与古为新"的现代主义之路;3通过"空间原理"解决建筑核心问题;4实现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双驱动——让情动、意动领先。  相似文献   

13.
黄雯  王月 《建筑》2010,(8):67-71
公民建筑,与古为新,空间原理。今天,我们纪念他,怀念他,研讨他的思想,希望可以将那些闪光的思想传扬下去……我们向前看,向后看,远去的背影怎样去追随?  相似文献   

14.
应湖南大学建筑系邀请,加拿大世界著名建筑大师亚瑟·埃里克森(Arthur Erickson)于2004年12月13日至15日访问长沙,与湖南大学建筑系进行学术交流.通过此行的讲座和与湖南大学建筑系师生的座谈、学生作业讲评、长沙城市建设论坛等活动,埃里克森阐述了他的建筑观和建筑教育观.他认为,做建筑要抓住构成建筑最基本的东西,而不是要追逐稍瞬即逝的潮流或一味强调个人风格,而他的建筑教育观则因建筑教育中由于学生各人背景与特点等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所以"没有教,只有学,答案要靠自己通过体验来寻找".  相似文献   

15.
殷力欣 《建筑创作》2006,(6):142-149
在建筑学界,陈明达先生(1914—1997年)是一个很特殊的人物:原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康先生曾在纪念会上称他为“中国建筑历史学的一代宗师”,可他既不是科学院或工程院的院士,也没有赶在退休前当一回博士生导师;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工程院的院士傅熹年先生称他为“继梁思成先生、刘敦桢先生二位学科奠基人之后在中国建筑史研究上取得重大成果的杰出学者”,可他在新闻界远远不是声名显赫的热门人物。  相似文献   

16.
柯宇轩 《福建建筑》2013,(11):51-54
公民性作为建筑时代的精神代表,从公民利益出发思考的设计,需要得到更多地尊敬。本文结合灾后援建彭州的图书馆与群众文化中心设计中思考建筑的公民性内涵,设计属于“当时当地”的一座公民建筑。体现建筑师对待公民性问题的谦和态度,并借此抛砖引玉,引发设计界对于公民建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高晖 《建筑与文化》2016,(12):138-139
王澍作为一个自诩为文人的建筑师,完成了大量实践作品。而他对于自己的工作,始终认为自己所做的不是建筑,也没有背负建筑的众多含义,他所做的只是房子。设计是他抵触的一种行为,在他眼中营造才是中国建筑的根本。利用剖面的视野来完成对于琐碎生活的刻画,重建传统的生活模式。建筑对于传统的传承不再是利用简化的符号进行表达,而是利用建筑的光晕来展示。  相似文献   

18.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季元振主张,公共建筑应受公民监督,让公民参与决策。就如何监督,他举了一个例子——贝聿铭设计卢浮宫改扩建项目时,曾把方案和项目预算细节发表在法国的报刊上,经过一轮轮公开大讨论,持续三年,政府才通过决议。他强调,城市是属于民众的,不能让公民在公共建筑规划上充当“聋哑人”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谁的建筑     
一个月前,迈阿密大学的Rodolphe el-Khoury教授和我谈及这样一件事情:他在Facebook上发了几张关于深圳新机场的图片,并评价道:这个中国的新建筑看起来真不错!出乎他意料的是,短短半天时间就有两百多人留言,大部分人都很不客气的指出:不对,这不是中国建筑,而是意大利建筑师在中国设计的建筑,是意大利建筑。他回复道:这是在中国建造的建筑,为何不能说这是中国建筑呢?库哈斯在美国设计的图书馆,并没有人说是那是荷兰建筑,而都说是美国建筑,为什么深圳新机场不可以说是中国建筑呢?  相似文献   

20.
《石材》2017,(1)
<正>近期看到介绍中国建筑师王澍的文章,令我对这位中国建筑的反派人物肃然起敬。对他肃然起敬不是因为他毕业于名校,师从院士、拥有建筑博士的头衔,而是对他那种对中国建筑追求奢华、奢靡之风严厉批判的勇敢精神,对他那种对资源可循环利用,对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王澍这个非主流设计师,以他的"另类"绽放光芒。他设计的建筑绝不以高档的建筑材料去夺人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