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外建筑》2013,(8):16-21
在大型医疗机构中,洛杉矶儿童医院先后推出了丰富多彩而又独特的方式,为南加州地区的儿童患者带来了顶级的贴心关怀服务。 当今的一些设计医疗建筑的建筑师设计的医疗建筑,常常不能为患者提供一个有助于康复的医疗环境。最近毕业于南加州州立理工大学、并师从建筑大师波莫纳的萨尔玛?阿伯德哈尼,曾对美国和加拿大的医院和医护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的问卷调查和走访。洛杉矶儿童医院的设计,因成就了她力图创造一个有助于儿童肿瘤患者康复的医疗环境的追求目标而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拥有获奖的光环以及在全国儿科肿瘤治疗方面享有数一数二的声誉,这家医院常常吸引了大量的需要住院和门诊的儿童,所有就诊患者都簇拥在医院一楼的就诊大厅长长的走廊和拥挤的治疗室内,几乎没有孩子父母站立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儿童作为特殊群体,如何在满足医疗功能的基础上,为儿童和家属创造一个更满足儿童生理、心理需求,保障儿童健康的空间,是当下儿童医院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湖北省武汉儿童医院西院方案为例,从医疗街、候诊空间、病房区以及室内外公共活动区等方面探讨了有关儿童医院非医疗空间人性化设计的相关策略,力求营造满足儿童心理和情感需求的建筑空间环境,供设计师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回顾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滨江院区)的设计过程,从总体功能布局、流线组织、空间及室内外环境设计等方面阐述其在实现高效医疗流程、营造人性化空间环境的方法和策略,以期能为今后儿童医疗建筑的设计实践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4.
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已经成为现代中国医疗建筑中不可或缺也是社会层面上最基础的一部分。全面二胎政策的开放实施使原本患病率和就诊率就很高的儿童群体更受关注。通过聚焦于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适幼性,实地调查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发放问卷和行为观察注记等方法获得建筑空间与儿童行为心理及建筑体验的相关性数据,并运用循证设计的实证方法组织整个调查研究过程。比对不同空间和功能格局下儿童使用模块的设计缺陷与特色,总结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适幼性模块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5.
孙晶晶 《中国园林》2016,(12):58-62
康复景观并不是新名词,从古希腊的睡眠花园到中世纪的修道院花园,都是精心设计的自然景观,是帮助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自然环境对人类身心的益处不胜枚举,对儿童健康更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院的规划与设计往往只聚焦于医疗设备、建筑单体及其室内环境而忽略了室外环境。儿童患者不同于成人,其对环境的感知和需求更为敏感和特殊。通过研究儿童,尤其是儿童病患成长中的心理特征和对环境的需求,结合国际优秀案例对儿童康复景观设计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儿童医院都是以综合医院设计方法进行设计,注重医疗流程,从成人角度出发,很少考虑儿童心理活动特点,从而导致忽视儿童的心理需求,缺少人性化设计。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儿童医院建设的相关标准,专业的儿童医院建筑还很缺乏,多以妇幼科室形式依附于大型综合医院中,不能突出儿童特殊的就医条件对儿童医院使用空间的需求。而在国外,针对儿童的医疗科室早已经被广泛重视,具有高效性、针对性、专业性的儿童医院已经普及。文章针对儿童医院就诊空间进行分析,探索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传染病门急诊楼设计中,建筑师以使用者为主导,力图创建一所医疗流程清晰顺畅,功能分区明确齐全,严格控制传染源,有利于患病儿童治疗康复的医疗建筑.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医疗建筑的设计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注重心灵感知的儿童康复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复景观并不是新名词,从古希腊的睡眠花园到中世纪的修道院花园,都是精心设计的自然景观,是帮助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自然环境对人类身心的益处不胜枚举,对儿童健康更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院的规划与设计往往只聚焦于医疗设备、建筑单体及其室内环境而忽略了室外环境。儿童患者不同于成人,其对环境的感知和需求更为敏感和特殊。通过研究儿童,尤其是儿童病患成长中的心理特征和对环境的需求,结合国际优秀案例对儿童康复景观设计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9.
王耀彬 《建筑知识》2013,(12):55-55,57
医疗建筑的人性化设计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行为方式及情感,力图将人与建筑的关系转化为类似于人与人之间的可以相互交流的关系。应当着重从医疗建筑的总体布局与色彩应用两方面体现人性化设计理念。而并不简单地表现在提高建筑档次、美化医院环境等方面,医院建筑对人们的关怀、协助和支持都指向一个核心目标:使患者、医护人员、探访人员等所有使用者在医院中形成和谐的统一体,实现医疗建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12)
<正>项目地址日本爱知县项目面积287.98m~2主要材料锌钢板、柚木地板、落叶松胶合板、铅笔柏、定向刨花板、柳安木胶合板。设计单位TSC Architects该栋建筑被计划用作一家主要服务于当地儿童和老年人的医疗诊所。业主是一位长期在这里提供医疗服务的家庭医生。由于建筑前方的道路连通去往当地儿童学校的主路,因此项目在设计上被要求将其建成能够让孩子们产生共鸣和友好感的建筑。  相似文献   

11.
正项目地址日本爱知县项目面积287.98m~2主要材料锌钢板、柚木地板、落叶松胶合板、铅笔柏、定向刨花板、柳安木胶合板。设计单位TSC Architects该栋建筑被计划用作一家主要服务于当地儿童和老年人的医疗诊所。业主是一位长期在这里提供医疗服务的家庭医生。由于建筑前方的道路连通去往当地儿童学校的主路,因此项目在设计上被要求将其建成能够让孩子们产生共鸣和友好感的建筑。  相似文献   

12.
书写童心     
医疗建筑的装饰设计与施工虽然已经完成了几十个案例,但儿童医院的设计极具特殊性,所面临的是人类一个特殊的生理阶段和相对脆弱的生命群体。设计的思考在重新整理既有的成功设计经验的同时,必须要融入儿童使用人群的个性化需求。生病儿童应该有一个怎样的医疗环境,才能够在医治的过程中减轻疾病的痛苦和安抚特殊的心态,如何在建筑的装饰中全面调动各类空间与装饰因素,对空间样态、材料、色彩、照明等内容所形成的综合视觉环境效果进行合理的配置与把握,以及对儿童的身心进行全面细致的呵护,成为设计思考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5,(16)
文章从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分院室内装饰色彩设计出发,探讨色彩设计在医疗建筑空间中与功能、材质、文化的结合运用,以期促进医疗建筑空间色彩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薛冲寒 《城市建筑》2023,(21):183-187
随着智慧城市的不断发展,更多新技术的应用也将推动医疗行业走向智慧化。智慧医疗不仅仅是用新的医疗设备治疗疾病,更重要的是采用新的数字化系统作为辅助手段来为患者的就医提供方便,为患者更好地管理健康状况、为医生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为医院的节能高效运行提供技术支持。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医疗建筑需要承载更多的功能需求,开展医疗建筑的设计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文章以如皋医学中心为例,从设计思路与理念、智能化系统设计及设计策略等方面详细阐述基于智慧城市理念下的医疗建筑设计,为医疗建筑的设计提供新思路、新方式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安徽建筑》2019,(12):64-65
文章以中科大附属第一医院景观为例,就其医疗建筑的设计理念进行了阐述,并从建筑的主体、建筑的外部、内部、园景等整体景观结构作出了分析,展现了建筑整体景观中表达的人文意境,希望为医疗建筑景观在设计和规划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妇幼保健医疗建筑的服务范畴既包含了成人范围的妇女,又包含了低龄范围的儿童这两大特征差别较大的服务对象。如何在一所综合型的保健医院中处理好这两种完全不同类型服务对象的区别性设计,同时又不使建筑过于分隔,尽量完整,合理安排各种流线,使患者享受舒适的医疗服务体验,是时下妇幼保健类建筑设计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该文拟通过在高安市妇幼保健院的投标设计过程中,以"区别性整合设计"的设计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对妇幼保健院传统设计思路进行加工再创新,这次全新尝试,希望能对同类建筑创新设计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医疗建筑中常规给排水、消防设计的难点,从医疗建筑特色、内部功能、医疗功能区划分等方面,探讨了医院给排水设计的相关内容,有利于创造出舒适、安全、优美的医疗环境。  相似文献   

18.
王翔 《城市建筑》2010,(7):105-122
<正>HKS医疗建筑飞速变化的医疗实践、技术和患者群体正在改变美国的医疗服务。美国的医疗建筑设计公司也正通过医疗建筑的设计来回应和满足当今不断演变的医疗建筑环境。HKS作为这个医疗建筑市场演变的  相似文献   

19.
医疗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依赖于科技的进步,同时也需要弹性设计思维在建筑功能不断更新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医院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关键在于医疗空间能够更加适应患者的使用需求,而弹性设计在医疗建筑营造过程中的发挥,使乏味、单调的使用空间变得更加灵活、优化,并且生机勃勃。基于以上思考,对医疗建筑的弹性设计思维与使用功能的可适应性进行了试验性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医疗建筑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要求其设计必然是理性的,同时由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医院的需求和认知也在不断变化和提高,不再局限于基本的功能需求,而是开始思考和探索医疗建筑的设计创新,以创造出更舒适、开放、美观的医疗建筑。本期专题从理性与创新的双重角度来探讨新型医疗建筑的设计。在理论探讨部分,不仅关注国外发达国家最新的医疗设计理念与方法,也探讨我国自身的医疗建筑设计问题及解决方法。《何为医疗设计的未来?》通过解读当前的设计创新手段来探索未来几年的医疗发展趋势,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