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海河流域水资源特点,根据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以及对需水相关主要因素的分析,从开发利用、公众认知、行业效率、生态文明等四方面的合理性出发构建了水资源需求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海河流域水资源需求合理性评价模型。利用评价模型对海河流域2010年水资源需求合理性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近年来影响需求合理性变化的主要因素,为流域合理规划发展布局提供了支撑。结果显示模型反映出了海河流域需水的主要影响因素,评价结果基本反映了流域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2.
海河流域水资源脆弱性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资源脆弱性是评价水资源系统对自然条件变动或人类开发利用影响承载能力的重要指标,其评价对于水资源保护工作非常重要。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综合因素三方面给出13个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综合相关研究及经验确定各指标的标准值,综合进行区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以海河流域为例开展了实例研究,海河流域现状的水资源脆弱度为59.7,属于中度脆弱区;在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经过人工水资源调控措施,海河流域2020年、2030年水资源脆弱度分别为58.64、58.63,证明水资源调控措施将会改善海河流域水资源条件。该方法对流域级水资源系统的脆弱性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辛彤 《河北水利》2011,(1):28-28
河北省全球环境基金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项目是首次利用世行赠款,解决海河流域水资源严重短缺与水环境恶化问题。通过实施该项目,拓宽了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的发展思路,促进了水利行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从水生态、水环境出发,以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对海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系统地研究指标体系构建、权重确定、综合评价等内容,建立海河流域水资源承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获得的资料,对海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基础指标的量化计算,证明水资源匮乏、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只有大力发展节水型社会和经济、合理使用水资源、进行流域外调水、海水淡化才能摆脱缺水困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户作亮 《中国水利》2011,(23):105-107,100
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是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工作于2002年启动,到2009年年底结束,历时8年,完成了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规划编制和行政协调3个阶段的工作以及1项专项规划和3项专题研究.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提出的南水北调工程实施条件下的流域水资源配置方案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将指导海河流域今后20年的水利管理与建设,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支持海河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20 0 3年2月,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工作组部分成员分别参加了海河水利委员会水资源综合规划办公室组织的海河流域片水资源调查评价阶段成果协调会;松辽水利委员会组织的松辽片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调查评价成果协调会。海河、松辽流域(片)内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海河流域多年监测数据,分析了该流域天然水环境问题的类型及成因,并对天然水质的分布及现状作了评价,为保护水资源很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面对海河流域水资源调配的严峻形势,为全面调度和优化配置海河流域水资源,以多目标水资源规划配置模型为基础,建立海河流域水资源调配决策支持系统,辅助流域水资源规划和水资源调配决策。分别从系统体系结构、数据流程、核心模型及系统开发方面,介绍海河流域水资源调配决策支持系统。本系统作为海河流域水资源配置的统一平台,服务于流域实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三条红线"管理,并为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科学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对策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河流域水资源匮乏,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海河流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然要求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加强水资源综合管理.这也是解决流域水资源问题的战略举措.旨在对目前海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海河流域水资源规划工作思路及初步成果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海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影响着整个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更好地研究海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海河水利委员会组织的海河流域水资源规划工作已全面展开。目前,对流域的水资源量、水质状况、供用水现状等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