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广西大厂矿务局车河选矿厂用异丁基黄药取代丁基黄药浮选硫化矿的小型试验及工业试验取得较佳的技术经济指标。试验证明,异丁基黄药完全能取代丁基黄约,取代后,全浮选作业可减少硫酸和松醇油用量,降低全浮选尾矿含硫1—2%;锌浮选作业可不加黄药,并能减少石灰用量,同时对提高  相似文献   

2.
以湖南保靖东坪含汞银矿为研究对象,针对其银回收率低的问题开展试验研究,用高效金银浮选捕收剂"Y89+丁铵黑药"简单药方取代原"乙硫氮+丁铵黑药+25号黑药+松醇油"的复杂药剂组方,用银矿活化剂铅盐SA取代CuSO4,大幅度提高了对含银矿物的选择性捕收力,新药方与原用药方相比,浮选精矿汞和银的品位显著提高,浮选尾矿中含汞显著降低,汞回收率保持不变,银回收率提高了1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正> 我矿在昆明冶金研究所的帮助下,进行应用苯乙酯油选铜的小型试验、工业试验,并试用于生产近四个月。实践表明,苯乙酯油取代松醇油浮选混合铜矿石,选别指标与后者相近,用量减少了35%。试验和试生产的原料是郝家河中部矿段硫化矿与清水河氧化矿的混合矿石。它属砂岩铜矿石,原  相似文献   

4.
<正> 目前,国内选矿生产使用的起泡剂以松醇油为主,由于生产松醇油的原料松节油供不应求,我们进行了甘苄油的研制和应用试验。甘苄油是用石油化工产品合成的,合成工艺简单;产品价格较低,低毒。通过桃林铅锌矿、锡矿山的浮选工业试验及十个矿山的小型浮选试验表明,浮选技术指标与松醇油相同。应用于桃林铅锌矿,甘苄油用量为松醇油的一半。(一)甘苄油的性质和原材料消耗及成本甘苄油是一种醚类和醚醇类混合物。它是棕褐色的油状液体,微溶于水,能溶于甲苯及其他多种有机溶剂。其性质稳定,长期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官地选煤厂煤泥浮选效率低、灰分较高等现状,采用ZFC乳化油、吉化GF油、仲辛醇及纳尔科等新型药剂进行浮选试验,探讨不同药剂用量对浮选效果及其优化选择试验,并采取浮选精煤可燃物回收率和浮选完善指标以评价煤泥的可浮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浮选药剂剂量的增加,其浮选效果逐渐变好,但过量的药剂会导致精煤灰分增加,浮选效果变差;当起泡剂用量60g/t时,仲辛醇药剂可燃物回收率达到78.12%,浮选完善指标达42.47%,吉化GF油药剂可燃物回收率达到75.92%,浮选完善指标达38.92%;当捕收剂用量400g/t时,ZFC乳化油和纳尔科的浮选精煤产率分别可达64.12%、63.93%;吉化GF油和仲辛醇具有良好的起泡效果,ZFC乳化油和纳尔科具有良好的捕收效果,可改善官地选煤厂煤泥浮选试验结果及提高精煤产率。  相似文献   

6.
高砷多金属硫化矿浮选降砷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孟书青  金华爱 《矿冶工程》1991,11(1):37-40,62
系统阐述了瑶岗仙钨矿高砷多金属硫化矿所进行的浮选降砷试验,作了三个方案。第一方案用活性炭脱药,以石灰作pH调整剂。乙硫氮和丁黄药作捕收剂,松醇油作起泡剂,石灰和亚硫酸钠作组合抑制剂。经一次粗选,一次扫选和三次精选,精选工尾矿和扫选泡沫产品再选,泡沫产品与其它精选尾矿集中返回粗选。槽内产品返回扫选的工艺流程;第二方案用胺醇黄药取代第一方案的乙硫氮;第三方案用YFA取代第一方案的亚硫酸钠。三个方案均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郭佐宁  李旭 《煤炭技术》2019,(6):176-179
采用浮选柱对张家峁井田煤矿煤泥进行浮选综合回收利用研究,分别进行了矿浆浓度试验、磨矿细度试验、煤油用量试验、2~#油用量试验、给矿速度试验、回水利用对比试验、浮选机与浮选柱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浆浓度、2~#油用量、煤油用量对指标影响较大,采用浮选柱进行煤泥浮选所得指标优于浮选机所得指标,且有生产稳定、处理量大、生产成本低等优点。最终能够得到的指标为精矿产率71.32%,精煤灰分8.11%,尾矿产率28.68%,尾煤灰分40.99%,浮选完善度指标为46.50%,分选指标理想。  相似文献   

8.
新型起泡剂750B在铅锌矿浮选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铅锌矿浮选和浮选起泡剂的应用现状,研制出了新型浮选起泡剂750B。小型浮选对比试验及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在不改变工艺流程、不改变其它药剂制度的前提下,仅用750B起泡剂代替松醇油,在铅精矿铅品位相近时,可使铅回收率提高2.02个百分点;在锌精矿锌品位相近时,锌回收率提高0.22个百分点,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RB3起泡剂对铅锌硫化矿的浮选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建光  朱玉霜 《矿冶工程》1994,14(4):20-23,26
在相同的浮选流程和药剂制度条件下,进行了RB_3起泡剂与松醇油的浮选对比试验。对黄沙坪铅锌矿、宝山铅锌矿、柿竹园柴山铅锌矿和凡口铅锌矿矿石,RB_3小型浮选试验指标与松醇油相近或为优;在水口山铅锌矿进行的工业试验结果表明,用RB_3起泡剂,锌精矿品位和锌回收率比用松醇油时分别提高0.43%和2.53%,且用量仅为松醇油的2/3。RB_3起泡剂比松醇油便宜,使用RB_3起泡剂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 我矿浮选厂于1981年初将二号浮选油改为新松醇油选铜,不仅用量低而且指标高(见下表)。  相似文献   

11.
用乳化塔尔油作捕收剂浮选攀枝花的微细粒级钛铁矿的工业试验,获得钛精矿品位46.44%,回收率60.02%,表明乳化塔尔油是攀枝花微细粒钛铁矿较合适的捕收剂.同时亦分析了硫酸、粒度等因素对钛铁矿浮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 在厂坝铅锌矿Ⅰ号矿体铅锌氧化矿试验中,为满足冶炼对铅锌混合精矿的要求,采用铅循环分支浮选工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厂坝铅锌矿Ⅰ号矿体氧化矿石的铅锌矿物主要是菱锌矿、白铅矿,其次为闪锌矿、方铅矿;脉石矿物多为碳酸盐类;与金属矿物共生的主要以石英为主。原矿含铅1.06%,氧化率59.81%;含锌4.46%,氧化率90.97%。根据以往多次试验研究结果,这次试验采用先选铅后选锌的浮选工艺。即使用硫化钠、丁基黄药、松醇油浮选铅,使用硫化钠、混合胺、松醇油浮选锌。为强化药剂作用将硫化钠与混合胺先制备  相似文献   

13.
<正> 几十年来,我国石墨浮选生产中一直使用2号油(即松醇油)作起泡剂。由于生产2号油的原料为森林工业产品——松节油,因而来源有限。近年来随着浮选工业的发展,2号油供应紧缺,其价格一直在提高。因此寻求使用来源广、毒性低、起泡性能优良、价格便宜的人工合成起泡剂,成为浮选药剂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兴和石墨矿黄矿石和青矿石的浮选试验及药剂性  相似文献   

14.
用乳化塔尔油作捕收剂浮选攀枝花的微细粒级钛铁矿的工业试验,获得钛精矿品位46.44%,回收率60.02%,表明乳化塔尔油是攀枝化微细粒钛铁矿较合适的捕收剂,同时亦分析了硫酸,粒度等因素对钛铁矿浮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用黄药作捕收剂 ,分别用 11种起泡剂 ,浮选云浮硫铁矿 ,开路试验和闭路试验结果表明 :Rb7、Rb8和无苯油是云浮硫铁矿较好的起泡剂  相似文献   

16.
<正> 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正在筹建一座年产五千至六千吨“酯化油”浮选药剂厂,预计81年底建成。产品每吨价格为600—700元。“酯化油”浮选剂是唐山煤炭研究所近年研究成功的。1978年在邯郸选煤厂和太原选煤厂分别进行了工业性试验,试验  相似文献   

17.
为了考察回水对配矿后的辉钼矿浮选指标的影响,分别用生产回水和清水进行相同条件下的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比清水,利用生产回水进行浮选可减小最佳磨矿细度以及捕收剂煤油和起泡剂2#油的用量,但会严重影响浮选指标,使精矿品位降低7.35%,回收率降低4%,选用回水浮选最终获得了品位为3.94%,回收率为89.40%的精矿产品。  相似文献   

18.
用黄药作捕收剂,分别用11种起泡剂,浮选云浮硫铁矿,开路试验和闭路试验结果表明;Rb7,Rb8和无苯油是云浮硫铁矿较好的起泡剂。  相似文献   

19.
用经典的动力学数学模型对阿姆滩矿区某微晶质细鳞片石墨浮选试验进行拟合及误差分析。拟合结果表明:该浮选试验过程适合用经典动力学一级模型描述。结合浮选速率k和回收率ε确定最佳的石墨浮选药剂制度。试验结果表明:调整剂、捕收剂、起泡剂用量的增加均有利于浮选过程浮选速率常数k的提高,抑制剂用量增加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最终确定石墨浮选过程的药剂用量分别为:调整剂石灰用量1000 g/t、抑制剂水玻璃用量500 g/t、捕收剂煤油用量200 g/t、起泡剂2号油用量60 g/t。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页岩油对褐煤浮选的可行性,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测试、煤泥浮选试验、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分子模拟方法,分别测试了页岩油的化学成分,考察了褐煤浮选行为和页岩油、煤油预处理对煤粒表面官能团的影响,探究了分子尺度的煤-油-水体系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烷烃、烯烃是页岩油的主要化学成分,烷烃多以碳数12—22的形式存在;页岩油可通过覆盖褐煤表面的亲水性含氧官能团,提高C—C/C—H的相对含量;无论采用何种浓度,页岩油对褐煤的浮选效果始终显著强于煤油。分析认为,页岩油的吸附覆盖了褐煤表面部分孔隙,可降低褐煤表面粗糙度,抑制水分子在煤表面的布展,因此页岩油可作为褐煤浮选的高效捕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