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煤矿六大系统中,由于布线多,设备多,维护困难,发生事故后多系统难以恢复,易造成应急救援不便。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的煤矿综合自动化"一网一站"系统,该系统已在神东煤矿试点应用,可将井下各系统统一接入、统一承载、统一管理、统一联动。通过上湾煤矿、锦界煤矿和大柳塔煤矿的应用表明,该系统很好地实现了煤矿指挥调度一体化、远程监控、多种调度终端与视频联动等功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煤矿井下数字通信系统多系统安装、多系统布设以及维护困难等问题,依据神东矿区区域自动化控制系统及"一网一站"系统的建设需求,提出了煤矿井下万兆以太环网的总体架构及设计原则,并对具体技术方案、网络拓扑结构等进行了设计。实际应用表明,通过"一网"的建设,将井下的数字通信统一传输到地面进行处理,不仅减少了工程施工量和节省了建设成本,同时也优化了后期的设备维护,避免了以往各个系统单独传输的弊病。  相似文献   

3.
介绍神东现代化矿井避险系统建设现状与特点,依据科学合理、应地制宜、安全实用的原则,对神东矿区现有的避险系统进行完善,提出"过渡站+长时压缩氧自救器+接力站+安全出口"的避险逃生模式;针对神东矿井普遍顺槽过长的特点,研究采用"接力站"的新型逃生模式,同时提出安全出口服务半径的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4.
李继军 《西北煤炭》2007,5(4):52-55
介绍了"三网合一"的概念、接入技术特点和可行性,探讨了在神东矿区应用"三网合一"解决的技术方案,为神东矿区建设"三网合一"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针对在煤矿井下通信设备箱体多、井下电缆繁多、无线数据传输带宽不足等问题,结合4G通信技术发展趋势,设计了一种煤矿"一网一站"通信模式。该通信模式通过采用高效可靠的井上井下一体式万兆有线/4G无线环网,一站式的综合业务集成基站,实现了井下业务数据的"六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接入、统一传输、统一管理、统一维护。测试及现场试运行结果表明,采用煤矿"一网一站"的通信模式,切实解决了煤矿的通信一体化、通信效率以及通信带宽问题,简化了煤矿的井下业务通信设备,从而有效地降低了设备维护成本,保障了井下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6.
为了促进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公司加快设备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通过详细分析信息化在神东煤炭集团设备管理方面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在全球"大数据、互联网+"的大背景下,神东煤炭集团设备管理信息化提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给出了神东煤炭集团设备管理信息化提升的具体措施。在设备资产管理方面,从EAM(设备资产管理系统)向CMES(生产执行系统)和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不断优化改进,利用"大数据"平台尽快提升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早日实现清洁能源供应商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煤矿井下传输带宽不够、敷设光缆多、系统分散管理、设备独立部署和维护工作量大等问题,需要研发一网一站系统实现煤矿井下多系统的统一接入、统一承载、统一管理,有效提高井下通信带宽和设备集成度,提高人员定位精度,减少系统维护工作量,为煤矿安全生产自动化和信息化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
以神东建设一流企业工会的目标为出发点,阐述了神东工会紧密围绕神东各时期的中心任务和建设"世界领先的清洁煤炭生产商"的发展战略,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紧密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工会组织职能,在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推动群众技术创新,强化群众安全、维权和扶贫帮困工作、加强自身组织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9.
为了落实神华集团建设"数据驱动"型一流煤矿的战略,提高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神东)发展水平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根据神东在信息化建设和数字矿山建设进程中总结的现有信息管理和数据运营的经验,提出了数据标准化工程。介绍了神东业务现状、信息化现状以及数据现状,给出了数据标准化项目实施的初步规划,阐述了数据架构及标准化体系规划和数据标准化路线规划,最后给出了通过建设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大数据平台,实现了对数据标准化工作成效的检验和延伸。  相似文献   

10.
可敬 《陕西煤炭》2012,31(4):67-69
针对神东公司四公司整合并存的三套企业资产管理(EAM)系统,提出了一套符合神东公司的管理模式,全面升级整合成统一的一个EAM系统。文章从资产管理和维修管理出发,剖析旧系统各项功能,结合各层次的业务需求,实现资产和维修管理的精细化管理。经过大量的数据测试,该系统稳定性强,显著提高了企业资产管理系统的操作管理品质。  相似文献   

11.
以神东矿区沉陷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为研究目的,首先对神东矿区地质灾害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神东矿区地质灾害成因类型表。其次,对3S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作了阐述,并基于3S技术设计了"地裂缝监测与分析系统"的技术方案。最后从3个方面提出了神东矿区地质灾害防治的措施,对神东矿区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神东煤炭集团公司各矿井工作面距离长、走向距离长、采空区面积大,重点防灭火"两道两线"采空区区域位置距离大,配套的固定注浆站注浆系统设备压力损失大,容易造成管路堵塞,且注浆系统功能单一等问题,神东煤炭集团公司研发了一套集合集成性、移动性、多功能性、智能性、创新性为一体的多功能地面移动注浆装备。经过设备工业试验后,应用于补连塔煤矿2017年度采空区预防性注浆防灭火工程,为高效、快速实现预期注浆防灭火目标提供了技术装备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神东矿区"一通三防"的灾害问题,形成神东矿区"一通三防"灾害治理技术,文章结合神东矿区实际情况,分析了"一通三防"各种灾害发生的危险性及其危害大小,并分享其他矿井管理经验,总结了神东矿区重大灾害防治科研成果,从而提高神东公司"一通三防"技术管理整体水平,同时便于类似矿井及矿区"一通三防"管理及技术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14.
神东集团安全文化建设有着丰富的内含和底蕴,符合神东集团人的利益和目标。神东集团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最为适宜的安全理念,就神东集团发展历史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就神东集团安全文化建设形成过程和重要性的理解进行了分析,对安全理念的理解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正确对待神东集团安全文化建设重要性的思考,可以为安全生产目标的达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神东)数字转型和智能煤矿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生产运营模式尚未形成生产与决策的智能协同体系、安全管理模式尚未形成全域泛在的智能预警体系、经营管理尚未形成跨越生产和经营的智能决策体系、环保管理尚未形成生产生活实时全天候的智能联动体系;阐述了工业互联网在能源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和神东在应用工业互联网实现煤矿数字化转型中的战略谋划;介绍了神东与华为煤矿军团联合创新研发能源(煤炭)工业互联网的主要计划及其目标、"矿山鸿蒙"系统基本情况以及进一步研发重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神华神东煤炭分公司实施卓越绩效模式获得了"全国质量奖",这对神东未来的发展影响极大.神东应该立足自身实际进行系统总结、借鉴和提高,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夯实管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基于神东矿区现代化生产特点,分析了特大型矿井避险逃生系统建设问题,参考国内外先进成功的矿井救援模式,对神东矿区现有的避险系统进行完善。以大柳塔煤矿大柳塔井为示范矿井对逃生通道建设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和设计,提出新型的钻孔垂直提升救援模式,确定救援提升系统的技术参数,满足《安全规程》中对人员提升的安全要求,为神东矿区现代化矿井群紧急避险与应急救援提供高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神东矿区"三期"生态环境建设理念与"三圈一水"生态环境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矿区生态环境建设成效保障与促进矿区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煤矿井下神经元网络的建设将成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为加快井下信息化建设,大柳塔煤矿通过建立井下4G网络通信系统,使之成为矿井通讯的高速通道。详细分析了4G LTE技术在可靠性、实时性、安全性、移动性、数据传输速率、数据采集能力等方面的优势,论述了4G LTE技术在进行通信使用的可行性。建成由万兆环网、矿用一体化本安型综合分站、广播终端、本安手机等感知终端组成的4G"一网一站"通讯系统,实现了从设备感知到统一的综合接入、统一的综合传输到地面服务器平台的一体化物联网解决方案,极大提高了井下业务接入能力。  相似文献   

20.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为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创新党员自我教育的载体与机制,增强党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神东党建信息系统。本文从系统的实现目标出发,介绍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及系统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