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沂北灌区秉持长期持续发展理念,连续多年进行了灌区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灌溉体系。但是传统的灌区建设和节水改造是以灌区水利工程效益最大化最为主导,忽略了灌排工程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沂北灌区吸取过往传统灌区建设经验,大力摸索式发展现代化生态灌区并进行自查,使灌区建设得到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程文辉 《中国水利》2013,(6):13-14,12
灌区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基础保障,地位十分重要;在分析灌区建设中存在的生态和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按照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今后建设生态型灌区的必然性,并对今后生态型灌区建设和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湟源县湟海灌区发展进程的总结,分析了灌区管理模式的创新和灌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灌区的管理与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央提出加快推进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明确今明年和"十三五"期间分步建设纳入规划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为大中型灌区建设发展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灌区信息化建设是灌区建设发展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2008年以来,笔者所在驷马山灌区开展了全国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实施了较系统、全面的灌区骨干泵站信息化建设,提高了灌区管理效率,降低灌区管理成本,提升了灌区管理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高邮灌区位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段,在介绍高邮灌区的建设历程中,分析存在问题及面临新一轮大型灌区建设改造的形势,对高邮灌区如何建设现代化节水生态型大型灌区,更好地适应南水北调通水运行的要求,以及其建设发展的模式和发展方向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快我省灌区建设步伐,全力支持粮食主产区建设,7月9日,全省灌区建设管理工作会议在伊春市召开。省水利厅副厅长王铁到会做重要讲话。会议对当前灌区工作提出四项要求:抓紧搞好灌区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制定发展思路和目标:加强我省在册大型灌区建设管理工作:加快水价形成机制和计收方式改革,用经济手段促进灌区节水;加快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为灌区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五常市龙凤山灌区、庆安县和平灌区、木兰县香磨山灌区及农垦兴凯湖灌区从不同侧面介绍了灌区建设、改革经验。  相似文献   

7.
王晓敏  闫文生 《山西水利》2012,(6):21+27-21,27
信息化建设是目前我国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的主要内容之一,晋祠灌区作为一个古老的灌区,信息化建设远不能适应现代灌区发展的需要。介绍了晋祠灌区概况及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阐述了灌区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管理决策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的实施对提升灌区管理水平、实现灌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水利天地》2013,(7):12-14
灌区信息化是灌区现代化的基础,是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2012年省农田水利管理总站开展了灌区信息化建设调研,认为灌区信息化建设对黑龙江省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现代农业发展乃至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灌区在农业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山东省灌区发展的回顾,分析了传统灌区发展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发展节水型、生态型现代化灌区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0.
建设节水型生态灌区是大型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介绍了漳河水库灌区自然、水利工程、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等现状,灌区建设对农田、水、林草与自然等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了漳河水库灌区建设节水型生态灌区的主要措施和节水型生态灌区建设中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对峡山水库昌邑灌区建设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灌区发展的因素,探索了灌区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介绍石门水库灌区体制改革和发展现状,对灌区管理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较深层次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灌区未来改革和发展的思路,为灌区今后的规划和发展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以促进灌区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灌区建设及管理技术发展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占义 《水利学报》2019,50(1):88-96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灌区建设与管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田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1593万hm2发展到2016年的6714万hm2,位列世界第一,保障了我国粮食安全供给和社会经济发展。我国灌区建设与管理已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依靠科技进步解决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我国灌区建设与管理水平逐步得以提升。今后的30年将是我国实现灌区现代化的时期。本文较系统介绍了我国灌区发展概况、灌区建设与管理技术进展和成就、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以及灌区现代化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14.
都江堰灌区通过30年的扩(改)建工程和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灌溉面积不断扩大,灌区节水效益显著,粮食安全得到保障,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都江堰灌区节水改造取得效益和目前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下一步灌区建设的思路和对策。通过加大灌区工程硬件建设、建立灌区维修养护投入机制、加强灌区运行管理人员培训、加强灌区灌溉试验站建设和建立水生态循环处理系统等措施,进一步提高灌区管理水平,建设现代化灌区,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灌区信息化是灌区管理重要手段,是灌区现代化的基础。文章简要分析了淠史杭灌区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总结建设经验,阐明灌区信息化发展方向和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灌区建设评价为加快灌区现代化建设和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保障基础和科学参考依据。文章以疏勒河流域为研究区,构建了由水资源保障体系、工程体系等5个方面39个评价因子组成流域现代化灌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流域现代化灌区建设评价模型,综合评价了流域现代化灌区建设情况。结果表明:疏勒河流域现代化灌区建设处于部分实现阶段,这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5个方面由大到小排序为信息化体系>水源保障体系>管理体系>工程体系>生态文明体系信息化体系建设对疏勒河流域现代化灌区建设影响最大,生态文明体系影响最小。研究结果对促进区域现代化灌区建设,指导区域智能化灌区和现代化农业以及智慧水利发展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和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以来,广东省对1 300多宗大中小灌区进行了节水改造,灌溉用水效率明显提高,但灌区建设主要以节水为目的,对灌区生态问题考虑的较少,导致全省生态灌区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存在一定差距。该文在多年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广东省生态灌区发展存在主要问题,总结主要原因,通过借鉴国内生态灌区建设的有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结合广东省实际情况,提出生态灌区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在对峡山水库昌邑灌区建设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灌区发展的因素,探索了灌区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灌区是农业经济和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基础设施,既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又直接关系到农业经济的发展。根据薄山灌区的实际情况,对灌区存在问题采取相应维修养护措施,对促进灌区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提高灌区农田水利建设水平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灌区用水量进行及时、准确的记量,提高灌区水管理技术,提高水利用率,促进灌区水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本文着重介绍了盱眙县东灌区信息化建设技术,探究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为其他灌区工程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