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镀锌钢丝先镀后拔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钢丝生产的先拔后镀与先镀后拔工艺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就先镀后拔工艺优点及电镀锌与热镀锌后拉拔生产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时效时间及温度对β21S钛合金小规格棒材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合金强度呈现先逐渐升高后逐渐降低的趋势、塑性呈现先降低后逐渐升高趋势;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合金强度先显著升高后显著下降、塑性先显著降低后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3.
新沂榴辉岩矿回收石榴石,金红石,绿辉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英  潘其经 《中国锰业》1996,14(2):23-25
根据该榴辉岩的矿石性质,进行了“先重-后磁”及“先磁-后重”两方案的系统试验及流程扩大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先磁-后重”流程方案的各项选别指标均明显高于“先重-后磁”流程方案的各项选别指标。  相似文献   

4.
氧元素是硅钢中的有害杂质,RH精炼脱氧方式对氧含量的控制有重要影响。结合大生产含铝无取向硅钢的实际情况,研究了RH精炼脱氧方式对无取向硅钢夹杂物的影响。结果表明,RH精炼采用"先硅后铝"脱氧方式对应的钢中氧含量高于"先铝后硅"脱氧方式。采用"先硅后铝"和"先铝后硅"脱氧方式时Si、Al元素平均收得率分别为90.7%、78.2%和97.5%、63.7%,前者的脱氧效果要优于后者。从磁性控制角度而言,采用"先硅后铝"脱氧方式对磁性更为有利。采用"先硅后铝"和"先铝后硅"脱氧方式,对应的夹杂物种类分别以Mn S+CuxS复合夹杂和以单个的Al N以及Mn S+Al N复合夹杂为主,两者平均尺寸分别为0.73μm和0.38μm。  相似文献   

5.
团购是早已有之的一种消费形态,先聚集一定的人数,通过人多议价得实惠,是“先有人,后有价”,但基于Groupon模式的团购与以往不同的是“先有价,后有人”,先在电子化的信息平台上公开项目和价格,然后聚众成团。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初期行机械通气同时洗胃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成2组,先机械通气后洗胃组和先洗胃后机械通气组,对比观察脱机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结果 先机械通气后洗胃组在脱机时间、住院平均数、住院费用方面明显优于先洗胃后机械通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机械通气与洗胃联合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可以显著缩短住院天数、缩短脱机时间,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先中和后硫化与先硫化后中和两种处理冶炼污酸的工艺,并在株洲冶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污酸工段进行了扩试和生产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先中和后硫化法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脱氧方式对高铝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影响,采用高温试验和热力学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先SiMn后Al和先Al后SiMn两种脱氧方式下高铝钢中夹杂物形貌、类型、数量和尺寸特征。结果显示:先加入SiMn后,生成大量液态球形的Mn-Si-Al-O系复合夹杂物,再加入Al后夹杂物演变为Al2O3,且夹杂物数量明显减少;采用先Al后SiMn脱氧方式时,高铝钢中夹杂物始终以Al2O3为主,夹杂物最终数量相对较低。2种脱氧方式钢中夹杂物平均等效圆直径和尺寸分布相差不大。此外,采用先SiMn后Al进行脱氧时,发现尺寸较小的AlN颗粒附着在Al2O3夹杂物表面形成Al2O3-AlN复合夹杂物。而采用先Al后SiMn脱氧方式时,高铝钢中发现单一AlN夹杂物和Al2O3-AlN复合夹杂物,AlN夹杂物的形成与钢水中的氧势和合金原料有关。  相似文献   

9.
杨明  刘芳  陈久权  赵立夏 《钢铁钒钛》2022,43(1):180-184
进行了不同钛含量的Fe-Si-Mn-C-Ti系建筑高强钢显微组织,以及耐腐蚀性能和耐磨损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合金元素钛,有助于细化试验钢的内部组织,提高耐腐蚀性能和耐磨损性能.随钢中钛含量从0逐步增至0.15%,试验钢的内部组织先细化后粗化,腐蚀电位先正移后负移,磨损体积先减小后增大,耐腐蚀性能和耐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结合京杭运河泗阳大桥拆除采用先撑后拆、分段分块、先主跨后辅跨、纵向与横向对称及搭设栈桥行吊进行运输吊装的实例,介绍五联双曲拱桥拆除技术.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新疆某地区铁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利用多种分析检测手段对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矿石粒度以及矿石结构等进行了详细研究。新疆该地铁矿以磁铁矿、褐铁矿为主,脉石矿物主要为钾长石、石英、白云母。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为新疆该地铁矿选矿工艺的选择和开发提供了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紫金山低品位硫化铜矿,研究了微裂纹对铜生物浸出效果的影响。分别利用颚式破碎机、对辊破碎机和高压辊磨机对硫化铜矿进行破碎,采用体式显微镜、扫描电镜、核磁共振岩心成像系统和比表面积分析仪对矿石微裂纹及孔隙度进行观察统计与表征。结果表明,高压辊磨较颚式破碎和对辊破碎可以产生更多的微裂纹,同时高压辊磨破碎铜矿样品的孔隙度均高于颚式破碎和对辊破碎。-1.7mm粒级铜矿样品摇瓶浸出试验表明,由于高压辊磨破碎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更大,铜矿物与浸出液接触更加充分,浸出效果比颚式破碎和对辊破碎好。另外,-6.7+3.35mm粒级铜矿样品生物柱浸试验结果表明,含有更多微裂纹的高压辊磨破碎样品铜浸出率比颚式破碎提高9.10~15.43个百分点,比对辊破碎提高3.12~9.4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镜下鉴定及对矿床以往资料的综合研究,对茶洞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组构、矿物成分、成矿期及成矿阶段进行分析总结,并对矿床成矿作用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矿床矿石具浸染状、脉状、网脉状及块状构造,结构以自形-半自形粒状、不规则粒状和交代为主。矿石成分以氧化物和硫化合物为主,矿物组合主要为银(金)-铅锌系列,以硫化物为主,代表矿物有黄铁矿、毒砂、方铅矿及银矿物等。矿物组合表现为中低温矿物组合特征,成矿温度以中低温为主。矿床成矿过程具有多期、多阶段特点,其中气水热液成矿期为主成矿期,可进一步划分为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碳酸岩-铅锌硫化物阶段,茶洞银金矿床是在地层、构造及岩浆岩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针对钼矿石进行物相分析时一般主要选择先溶解氧化钼,将留在残渣中的钼相计为硫化钼,但对于复杂钼矿石,这种操作会导致部分难溶的胶态氧化钼被计为硫化钼而使测定结果不准确,误导选矿工艺的制定。准确分离硫化钼和这部分难溶矿物中钼是钼矿石化学物相分析方法和选矿工艺亟待解决的问题。某地钼矿石因含有与金红石嵌连关系十分复杂的胶态氧化钼,无法通过传统化学物相分析方法浸出。实验以该地区的钼矿石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探讨了使用王水作为浸取剂分离硫化钼和这部分难溶矿物中钼的方法,实现了硫化钼的准确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采用45%(V/V)王水,于80℃水浴上反应2.0h的条件浸取硫化钼,能较好地分离出硫化钼。对钼矿各相态结果进行精密度考察,硫化钼相的钼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13%,残渣部分难溶矿物中钼的RSD(n=6)为1.8%;相态合量与总钼测定结果一致;且分离测定的硫化钼分布率69.56%与经矿物自动解离分析仪(MLA)鉴定结果70%一致,实验结果能正确指导选矿工艺。  相似文献   

15.
A two-dimensional (2-D) model for a heap or dump bioleaching of a copper ore containing mainly chalcocite and pyrite has been developed. The rate of the mineral sulfide dissolution was related to the rate of oxidation by bacteria attached onto the ore surface. The latter was calculated using the model of Michaelis-Menten, where both temperature and dissolved oxygen in the leach solution were taken into account by the kinetic equation. Oxygen transport through the ore bed was associated with natural air convection originating from the decrease in gas density inside the ore bed, which was attributable not only to heating, but also to humidification and decrease in the oxygen concentration. The model was used to estimate air-velocity fields and profiles of temperature and oxygen concentrations as well as mineral conversions during the bioleaching operation for ore beds with different pyrite contents, bacterial populations, widths, heights, and permeabilities. The model provides a useful tool for the design, improve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operating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6.
某银金矿选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银金矿矿石中有用金属甚多 ,相互关系密切 ,银主要以类质同像状态分散赋存在各种硫化矿物及铁矾类、氧化锰矿物中 ,用常规选矿方法难以选别 ,对该矿石的选别工艺流程作了研究 ,认为氧化焙烧—氯化焙烧—氰化工艺流程较适合该矿矿石性质 ,获得的指标最好。  相似文献   

17.
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是我国有色金属矿选矿的重要部分,由于其复杂的矿物组成和嵌布方式,一直是有色金属矿选矿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本文从矿石组成、磨矿工艺以及浮选工艺流程角度出发,系统地分析整合了复杂多金属硫化矿矿石的磨矿、浮选工艺技术现状,并对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河南栾灵金矿矿石矿物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栾灵金矿位于小秦岭成矿带东部,属于碲化物型金矿床。该区矿石矿物组分简单,金属矿物主要有自然金、碲化物和硫化物3 种类型,其中,自然金形成于早期的多金属硫化物阶段,而金的碲化物形成于晚期的碲化物阶段。碲矿物主要有碲金矿、碲金银矿、针碲金银矿和碲银矿等。金的赋存状态有两类,即可见金和次显微金,根据物相分析结果,金矿物以包裹金为主,裂隙金和粒间金相对较少。通过分析该矿床成矿作用过程,认为其成因属于中低温碲化物热液型。  相似文献   

19.
某氧化铜钴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对象为黑色页岩型氧化铜钴矿石和铜钴硫化矿石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混合样。通过对氧化铜钴矿石混合样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的物质组成、矿物的嵌布特征及铜和钴的赋存状态。  相似文献   

20.
针对甘肃某混合型铜矿,氧化率高、易泥化、嵌布粒度不均匀的特点,采用硫化-氧化铜矿物混合浮选的工艺方案进行了矿石浮选试验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宜的磨矿细度和药剂制度下,采用试验确定的闭路试验流程处理该矿石,可获得铜品位为23.98%、回收率为85.09%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