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何学民 《四川水力发电》2007,26(A01):140-144
美国拆除水坝的原因:一是很多水坝到了使用寿命期 二是维修成本以及构成的安全威胁与日俱增 三是已经产生了一些不建水坝也能满足人类需求的方法 四是因为在美国,建坝决策越来越公开化,环保主义者、公用事业、工程技术以及水电施工等各方面都可以在听证会上发表意见,法律法规也从环境生态角度,对水电开发施加了很多限制.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客观反映美国退役坝拆除的真实情况,通过文献检索和专题调研,在综述美国退役坝拆除背景及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拆坝的主要原因,即环境、安全和经济因素。案例研究表明,美国拆坝旨在消除老化坝的安全风险,恢复溯河性鱼类洄游以及节省无成本效益的开支。水坝退役是水坝生命周期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拆坝并不意味着不能建坝,目前水电仍然是美国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来源。美国在水坝退役方面的理念和经验可为我国水库降等与报废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美国建坝与拆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有着漫长的筑坝历史,大坝为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介绍了美国已建大坝、反坝、拆坝、修坝、建建坝一些情况,其建坝、拆坝等方面的经验对中国乃至世界其它国家的水电开发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美国101座建坝(坝高100 m或库容30亿m3以上)和248座拆坝(1999~2005年)的特征。得出如下结论:①20世纪60年代为美国建坝高峰期,建坝集中于中西部偏远地区的小河或大河支流上,密西西比河干流未建坝;建坝开发目标依次为防洪、供水灌溉、发电、旅游生态、航运,坝型依次为土石坝、重力坝、堆石坝、拱坝、混合坝及其他;最大坝高234 m,最大库容348.5亿m3。②拆坝的建坝时间为1708~1970年,拆坝的坝高大多小于5 m,最大坝高18 m,拆除的主要是建在小支流或溪沟上的老、弃、废和"无名"坝;拆坝的原因依次为"生态环境"、"水坝安全"、"经济效益"和"泥沙淤积"。③美国建坝与拆坝具有"中西部河流建大坝、东部小河拆小坝"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5.
建坝还是拆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家铮 《中国水利》2004,(23):26-26
开发水电离不开建坝,水坝也是其他水利工程中最重要的建筑物.有史以来,人们不断在河道中建坝,到上世纪而大盛.至今全球到底已建有多少座水坝,恐怕无人能说得清.中国是"水坝大国"之一,而且为了充分开发水电和解决其他水利问题,中国还在修建和即将修建更多的大坝、高坝.据中国大坝委员会资料,至2003年底,中国在建的水电大坝(坝高大于等于30m)有164座,至于待建和规划设计中的大水坝更是屈指难数了.  相似文献   

6.
关于水电开发和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与生态的影响的争论仍在继续。怒江、金沙江上诸多待开发的水电工程因争议在缓缓推进,接近尾声的三峡工程也由于逐渐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而受到环保主义者及其他相关人士的密切关注甚至批评。水电开发和水坝建设的不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重新评价和调整一些河流的水电开发方案乃至我国整体的水电开发政策,向那些严重破坏生态的水电工程说不,等等,这些声音仍然不绝于耳。在这些声音的背后或者说那些持反坝观点的人,他们的理论依据或许更多地来自国外的反坝运动和拆坝案例。那么,像美国这样的水电大国,他们究竟出于怎样的原因在拆坝,  相似文献   

7.
尽管低水头坝规模小,但可能会对水上娱乐人群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最近在美国某水坝中发生的溺水事件受到了广泛关注,因此水坝管理者与公众双方都必须增强安全意识.从低水头坝的潜在危险、人们的安全防范意识以及降低风险的措施等几个方面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西班牙建坝具有悠久而独特的历史,介绍了该国历史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水坝实例,包括一些最古老的水坝。  相似文献   

9.
由于全世界人口数量的增长,需水量也随之而急剧增长,增加了水资源压力,这就必须以现实的方法来管理水资源,以最低成本取得最大的效益。兴建水坝是合理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措施。介绍兴建水坝的利弊、全世界各地建坝以开发水电能源以及解决水资源管理问题的概况。  相似文献   

10.
对美国1921~2013年共计1 093座水坝拆除进行了信息统计,从拆坝数量、大坝规模、筑坝材料、坝龄等方面系统分析了美国拆坝现状,并从生态、经济、安全方面分析拆坝的主要原因。统计结果表明水坝拆除现象在美国一直存在,且至今为止美国所拆除的主要为小型水坝、旧坝、病险坝。对美国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水坝不仅未被拆除,还不断得到维护,水坝在美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仍贡献着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范围内,评估地震对水坝的危险性,有两种主要的不同意见。这两种不同意见关系到水坝是否是已建的,还是拟建的,是否把地震看成是对水坝的一种重大危险性。许多工业发达的国家早年修建了很多水坝,但很少再建新的水坝,需要重新评估工作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但仍然修建许多新的水坝。本文对评估地震危险性的主要方法进行评述,因为这些评估方法关系到水坝的设计。同时文章也回顾了世界范围内地震对现有大坝的影响以便从中获得有益的教训。  相似文献   

12.
美国维州参议院2010年2月提出276号法案修改水坝安全监管法条,容许以应急行动计划(EAP)替代水坝修缮。尽管两者都是为了公共安全,但有本质上的不同。基本上,水坝修缮是维护水坝安全的第一线作业,而EAP则是为增加公共安全的防御纵深而预备,以防万一。本文还介绍了该立法行动的动机以及坝安监管单位要从中吸取教训,改进执法策略,使能获得水坝业主的合作。本文是笔者从维州居民及坝安专业观点提出的个人见解和评论,与美国联邦政府的政策及施政方针无涉。  相似文献   

13.
美国拆坝历史对我国小水电开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一些新闻媒体及民间组织积极参与小水电开发的监督,探讨水电,特别是小水电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引起了国家领导人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这是一件有益于小水电健康发展的好事。但是由于水电开发是一项涉及面广、牵涉多方利益关系的工程,特别是一些人士质疑:美国都已经拆除上百座水  相似文献   

14.
一、概述我国修建堤坝的历史虽很悠久,但旧中国贫穷落后,大坝建设的发展也极为缓慢。至1949年9月,全国(不包括台湾省,下同)已建和在建的高坝只有日本侵华期间修建的水丰(中朝边境)和丰满(未完建)两座混凝土重力坝,中、低坝也为数不多,其水库库容也不大。建国4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水利水电事业发展很快,大坝建设也迅速发展,据1987年未统计,已建成82870座水坝,其中  相似文献   

15.
卡纳达(La Canada)坝是玻利维亚最高的水坝,同时也是该国第一座碾压混凝土结构物,最近该坝已经建成。本文回顾了该坝设计与施工期间获得的主要体会,以及在偏远地区修建这样一座工程所遇到的困难。  相似文献   

16.
美国反坝运动及拆坝情况的考察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三峡建设》2005,(2):44-57
以下这篇文字主要内容成形于2003年底,本是作为一份国外考察体会写出来的,完稿后小改过一次,仅送给几位领导和同事参阅,未打算发表。2004年夏天,以其框架配上图片给三峡建设者讲过两次课。后来有新闻单位索稿我没有给。不过。我一直关注着国内关于水电建设的讨论,期望着能有学界和媒体的专家通过类似研究讲清美国反坝拆坝的事实情况,这会显得更加公正客观。但在今年年初“环保风暴”中的经历。使我的想法有所改变。当时网上一片对水电工程的声讨,有的还夹杂着恶骂,特别是很多人屡屡引用国外拆坝作为反水电的洋依据。  相似文献   

17.
《国际水力发电》1993,45(8):21-26
根据国际大坝委员会对世界水坝的注册,在美国30m以上高度的水坝有1200座。其中的480座,即40%,是由像美国陆军工程师目、垦务局,田纳西流域管理局,水土保持局等等这样一些联邦机构扣部门所建造、运用和堆护的。不过,在国家注册中所列的坝高7.62m以上的67471座坝中,只有2886座,即略多于4%,属联邦所有。本文考察了美国的联邦及非联邦水坝制定适当水坝安全立法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老坝处理方案之一是将已达到使用寿命的水坝退役和拆除。仅在美国就已拆除450多座水坝,其中有些为大型水坝。通过分析最近美国水坝拆除的典型事例,探讨了与水坝拆除有关的费用、泥沙管理、趋势以及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大坝与安全》2005,(5):I0001-I0001
一段时间以来,学术界对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的水电开发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赞成者认为:“开发是实现我国新世纪能源平衡的需要”;“是优化及改善我国东、中部地区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发展滇、川经济的重大发展战略举措”。反对者引述“美国拆坝”来反对水电开发,认为:“建坝截流发电,改变库区和下游的水文、水流、水温、气候、地质、植被等方面生态系统状况,会导致流域生态恶化,将使这一地区乃至世界仅存的原始生物物种基因库遭受无可挽回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世界多个碾压混凝土(RCC)坝工程在建或已建成,比如美国波图格斯大坝、巴基斯坦迪阿莫-巴沙大坝、埃塞俄比亚吉布3大坝和复兴大坝、越南松邦4水电项目,以及美国圣维森特大坝加高工程。分别对上述工程的技术特点与难点、施工进程、项目管理及预期效益作了简要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