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以S13-M·RL-100 kVA/10 kV型油浸式立体卷铁芯变压器为研究对象,针对标准中推荐的变压器绕组瞬态热点温度计算经验公式在负荷突变时计算误差较大的情况,基于变压器温升试验结果,使用Levenberg-Marquardt (L-M)算法对经验公式中变压器热特性参数进行寻优,改进了经验公式瞬态热点温度计算方法。使用改进后的经验公式对S13-M·RL-100 kVA/10 kV变压器的多阶段温升试验过程中的热点温度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最大误差不超过5℃,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文中分析了变压器温度流体场耦合数值仿真求解方法,基于互感器小模型的温度流体场计算确定了瞬态数值求解的时间步长和迭代步数,进而对一台S13-M-100kVA/10kV型油浸式变压器的三维温度流体场进行了瞬态数值仿真。与预埋光纤的变压器温升试验获得的绕组瞬态热点温度相比,变压器绕组瞬态热点温度数值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最大偏差不超过3%,基于经验公式计算的热点温度平均相对偏差为9.8%,验证了文中变压器温度流体场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变压器温度流体场三维仿真是准确计算变压器绕组热点温度的重要方法.文章构建了 S13-M·RL-100 kVA/10 kV型立体卷铁芯变压器三维仿真计算模型,对变压器在不同负载率条件下的温度流体场分布进行了计算,同时采用短路法温升试验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试验中通过在变压器绕组内敷设光纤温度传感器来测量变压器绕组温度,在...  相似文献   

4.
《变压器》2020,(7)
基于变压器瞬态热点温度计算模型,利用L-M算法对SZ11-20000/66油浸式变压器热特性参数进行寻优,同时针对负荷下降时变压器瞬态热点温度计算误差较大的情况提出了修正因子,将改进后的变压器瞬态热点温度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绕组热点温度是影响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绝缘老化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已有的变压器热点温度计算方法主要包括经验热模型、热路等值模型、人工智能算法等,这些方法在计算准确性和实际应用方面各有不足。基于此,提出了基于多物理场仿真和神经网络算法相结合的油浸式变压器热点温度反演方法。借助多物理场仿真技术实现变压器的高精度模拟,以获取多种环境温度和负载升降变化运行断面下的可信样本,并提取环境温度、顶层油温、负载系数等特征参量作为输入,采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建立变压器热点温度的反演模型。以100 kVA/10 kV变压器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热点温度计算方法可以实现负载系数和环境温度变化过程中热点温度的动态反演,其动态反演曲线和实际测量曲线均方根误差为0.94℃,较现有的导则经验公式和热路模型有更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6.
变压器温度流体场三维仿真是准确计算变压器绕组热点温度的重要方法,然而变压器绕组结构复杂,精确考虑绕组导线和绝缘结构的三维模型建模和网格剖分困难,同时计算效率低,难以满足实际工程需求.提出了一种配电变压器绕组结构的热等效简化分析方法,采用热导率各向异性、比热容等效的块状导体来等效实际的绕组结构.应用所提方法对一台S13-M-200 kV·A/10 kV型油浸式变压器三维温度流体场进行了计算.基于短路法的变压器温升试验结果表明:热等效参数方法大幅减少了变压器三维网格剖分数量,同时温度场计算结果能有效反映绕组轴向温度分布,热点温度仿真值与温升试验值温差相对误差不超过4%,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笔者采用有限元法对630kVA/10kV铜铝绕组干式变压器建立三维对称流-固-热耦合模型,仿真计算了绕组和铁心的温度场分布,并分析不同负载率、不同环境温度、不同风速、突发短路对铜铝绕组干式变压器绕组温升和热点温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热点温度计算的热路模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油浸式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的核心设备之一。变压器在温升过程中温度分布不均,热点温度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确定变压器最优化负载的重要参数。热点温度可由GB/T15164-1994中提出的基于变压器顶层油温的计算方法计算求出,但该方法在变压器暂态过载状态下的计算结果不够准确,因此根据IEEEStdC57.91的An-nexG中提出的可改进该计算精度的热点温度组成关系,建立了一个基于底层油温的等效热路模型。此模型由3个简化的能够分别表征热点温度与特征点油温的子模型组成。该热路模型的有效性通过与自行设计的ONAN,100kVA/5kV试验变压器的温升试验数据对比得到了验证,其计算结果与负载导则提出的热点温度计算公式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能够得到较好的计算结果。说明基于底层油温的变压器热点热路模型的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9.
对于电网季节性过载引起的配电变压器温升过高情况,文中提出在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的散热片上安装外置式散热模块强化变压器散热能力,以降低热点温升。为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以一台S13-M-200/10型配电变压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三维模型,在变压器模型的散热片上建立外置式散热模块。改变散热模块建立的位置与数量从而形成4个不同计算模型。通过有限体积法计算4个模型在不同负载状态下的热点温升。对部分仿真结果使用短路法温升试验验证,仿真与计算误差小于3 K。试验与仿真结果表明合理的安装外置式散热模块可以使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的热点温升降低10 K左右,为配电变压器的温升降低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对10 kV带电作业工具耐压试验用的变压器容升电压误差问题进行探讨。首先,综合工频高压实验装置、仪器仪表误差要求,指出试验变压器最大允许容升电压误差应不大于1.5%,并分别计算出10 kVA和50 kVA试验变压器在该容升电压误差下对应的被试品电容临界值;然后,测量了常用单件10 kV带电作业工具在工频耐压试验时的等值电容量,根据实际工作中单件或者多件10 kV带电作业工具工频试验时的等值电容量,分别计算了10 kVA和50 kVA试验变压器耐压试验时实际输出电压的容升电压误差;最后,为了减少试验变压器容升电压误差,给出了10 kV带电作业工具耐压试验时试验变压器的容量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光学电流互感器(OCT)二次部分受温度影响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根据IEC60044-8ElectronicCurrentTransformer的要求,进行了相关的温度实验,发现二次部分在-5℃~+40℃的温度范围内时将使OCT产生高达±1.7%的测量误差。基于此提出了改善温度性能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提高OCT测量准确度和稳定性,使得二次部分在同样的温度范围内时,OCT能满足0.2级准确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变压器铁芯多点接地后产生大电流的原因及其危害,并通过一个实例介绍了利用本体温度比较法判断变压器铁芯多点接地故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提出基于修正热路模型方法进行变压器顶层油温及绕组热点温度计算的方法,对变压器的传热过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热路模型。介绍了根据不同油温进行热路参数的调整并利用调整后的热路参数进行变压器顶层油温及热点温度的计算。采用文中计算方法与国家标准计算方法,对某220 kV变压器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与变压器的温升试验数据进行比对,表明在考虑油流粘度变化的情况下,计算结果能够反映变压器热传递的暂态过程信息。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变压器的单台容量逐年增大,保护变压器的运行安全越加重要。目前,惯例用风冷全停信号来保护变压器。这里分析该信号在大型变压器保护上的应用,找出它与环温、负荷等运行参数的关联,供设计变压器保护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与传统常规变压器相比,超导变压器具有很多优势,如体积小、重量轻、损耗低、无污染火灾隐患等。近十几年来,随着高温超导线材取得重要的研究进展,国际上相继开展了高温超导变压器的研发,已有三台样机成功地完成了挂网试验。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高温超导变压器(包括电力变压器和机车变压器)的研发情况以及近期几个基于第二代高温超导线材的高温超导变压器项目,并指出随着高温超导线材的技术发展,限流变压器的研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
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往往造成变电站、控端(或调度中心)监控机上显示的变压器温度数据与安装于变压器本体上进行就地监测的压力式温控器指示数据出现较大差异(误差可高达十余摄氏度)。通过分析,找到各影响因素可能产生的故障现象。  相似文献   

17.
赵岩  赵克境  刘向利 《黑龙江电力》2006,28(3):226-227,230
阐述了现场变压器远方测温系统的原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通过ANSYS仿真软件建立了干式变压器一相的轴对称二维数学物理模型,编程计算得到了与实际基本相符的变压器温度场分布情况,通过对其温度场的分析得到了高低压绕组的最热点温度及其位置、低压绕组的最热点温度高于高压绕组的最热点温度;最后,得出了最热点温度值的大小和位置是干式变压器是否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所辖设备的实际情况,对变压器测温系统校验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