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科技》2001,(4):37
北京时间2001年1月10日1时零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0分钟后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次飞行试验,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新进展,向实现载人飞行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我国曾于1999年11月20日首次成功发射"神舟一号”试验飞船.按照研制计划,将发射多艘无人飞船,然后实施载人飞行.这次发射的"神舟二号”飞船是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组成,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飞船将在太空飞行若干天后返回地面.  相似文献   

2.
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代号为"921工程"1999神舟一号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顺利升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返回地面。2001神舟二号2001年1月10日凌晨,神舟二号飞船发射成功。飞船在轨飞行近7天后返回地面。神舟二号是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它的发射完全是按照载人飞船的环境和条件进行的,凡是与航天员生命保障有关的设备,基本上都采用了真实件。  相似文献   

3.
《UPS应用》2013,(7):I0002-I0002
2013年6月26日8时07分,神舟十号载着三名宇航员经过154的航天之旅凯旋而归!这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一个让科技工作者兴奋的时刻,一个让国人振奋的时刻,一个让世人瞩目的时刻。Ak1999年我国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至今,栽人航天实现了从无人到有人,从航天员出舱到两个航天器组合飞行等多个跨越。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不是简单的数字叠加,而是中国载人航天发展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卫星与网络》2012,(6):20-28
神舟九号飞船的历史使命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随着一声"点火"的命令,托举神舟九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九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这是长征火箭的第165次发射,也是神舟飞船的第四次载人飞行。中国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搭载着神舟九号飞船遨游太空,其中33岁的刘洋成为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女性。神舟九号飞船长约9米,最大直径2.8米,质量重约8吨。相比无人飞行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肩负着更艰巨的新任务,它的飞行具有四大亮点:三名航天员将首次在太空进行手动交会对接;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后航天员将在"天宫一号"内进行实验操作,这是中国航天史上头一回;中国首次有女航天员进入太空;航天员将在太空停留更长时间。  相似文献   

5.
据最新消息,我国计划在2005年适当时候发射神舟6号飞船, 它将实现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新突破。该船拟载2名航天员在轨道上飞行5天,而且航天员将首次进入轨道舱生活并开展科学试验活动。为了满足这一全新任务要求,经过艰苦努力,我国科研人员已攻克神舟六号飞船因多人多天飞行带来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 障等方面的新技术难关。  相似文献   

6.
市场新闻     
《通信世界》2013,(17):11-11
中国联通全力保障"神舟十号"通信畅通本刊讯中国联通圆满完成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相关专线、中央电视台视频转播等通信保障工作。接下来,中国联通将继续做好神舟十号飞船的后续通信保障工作,特别是天地对话、飞船授课、飞船回收等重要时间段的保障工作,确保圆满完成此次保障任务。截至6月17日,中国联通已出动维护人员3.42万人次,应急车辆1.01万辆次,确保了相关网络运行平稳。  相似文献   

7.
9月25日.中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在甘肃省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中国引以为傲的神舟飞船和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天内绕地飞行68小时。  相似文献   

8.
《数字通信世界》2005,(10):44-44
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9:00整,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在飞船航天飞行期间,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控股的鑫诺卫星通信有限公司为飞船全程的测控数据传递、视频传输、着陆搜索和“动中通”等通信任务提供了有力的通信保障。为了使指挥中心能够及时地了解掌握飞船全程的测控数据,在飞船着陆时及时搜索,在任务执行中随时进行“动中通”移动通信,掌握飞行状态和着陆点,鑫诺卫星公司为神舟六号飞船发射任务提供了全部主用和备  相似文献   

9.
《UPS应用》2013,(7):74-74
6月11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是中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是中国太空计划的重要里程碑。中国在航天领域的飞速发展让世界瞩目,雷乐:LUPS-直以来也密切关注中国航天业的发展,与其结缘于2012年。  相似文献   

10.
《卫星与网络》2013,(6):52-52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11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国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太空飞行拉开序幕。17时38分,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托举神十飞船的长征二号F火箭腾空而起,把一团橘红色的烈焰留在了湛蓝的大漠长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由神舟飞船和长征二号F火箭组成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是世界上目前除了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外,仅有的可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的实用性系统,达到了当代国际同类水平。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通讯员 胡越)我国"神舟十号"飞船将于2013年6月底返回地面.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无线电管理处于6月5日配合内蒙古自治区无委办圆满完成了"神舟十号"飞船主着陆场电磁环境测试任务. 6月6日一早,乌兰察布无管处技术人员陪同内蒙古自治区无线电监测站技术人员赶往"神舟十号"主着陆场区,测试主着陆场区电磁环境.按照《主着陆场区电磁环境测试任务》要求,监测人员提前进场,在主着陆场区还未开启有关设备的情况下,利用移动监测车和便携式设备测试了所用频段.  相似文献   

12.
6月18日下午14时,搭载着3位航天员的神舟九号飞船与在轨运行的火官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牵手”,这是天宫一号继去年与神舟八号成功对接后,与神舟几号载人飞船首次实现自动交会对接。交会对接成功,意味着航天员通往火官一号太空新家的生命通道就此连接,标志着我网成功实现首次裁人空间交会对接。  相似文献   

13.
航天科技     
《卫星与网络》2008,(7):71-72
风云三号A星在轨测试领导小组一次会议在京召开;直播卫星中星9号完成各项测试投入运营;神舟七号飞船出征仪式隆重举行;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相似文献   

14.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将载着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3位"天之骄子"腾空而去,随后与在轨运行近两年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对接,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史上首次应用性飞行。"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空间站,也是目前地球轨道上除国际空间站以外仅有的空间站。概括地说,空间站是一个长期运行在轨道上的实验和居住平台,是人类步入太空的踏脚石。那么,空间站到底经  相似文献   

15.
2001年1月10日,我国成功发射的"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利用安装的由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研制成功的"光学瞄准镜"和"光学瞄准镜摄像机",首次传回了飞行图像.在该飞船历时近7天的太空飞行期间,该所的"光学瞄准镜"课题组的科技人员应邀到北京航天城飞船监控大厅,亲自观看了飞船实时传下来的图像,并解答了在场有关方面专家、学者提出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卫星与网络》2012,(6):4-4
最近,世人的眼球为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对接所吸引。女航天员的加入,让这充满了艰险的旅程显得更加温馨。甚至有一些网友已经发现,被三位航天员和他们的行囊挤得满满的飞船返回舱,和春节期间的民工专列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许,多少个世代以后,劳作在外星的中国人会在地球的春节期间,乘坐无数飞船浩浩荡荡地穿过宇宙回家过年,就像今天的民工们乘坐火车一样。  相似文献   

17.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是我国第三次实施载人航天飞行,与前两次不同的是,"神七"预定首次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而与航天员出舱活动一样引人关注的,是中国自主研制的舱外航天服--"飞天".  相似文献   

18.
Q:中国空间站的研制进展情况如何?什么时候会有后续的飞行计划?
  A:2010年9月,中国政府批准了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三年多来,各项研制建设工作稳步推进。目前,各类飞行产品研制、地面设施建设、大型综合试验全面展开。其中,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天舟货运飞船、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神舟十一号飞船和长征二号F遥十一火箭等主要飞行产品已经进入研制关键阶段,航天员和有关地面设备设施也进入了飞行任务准备阶段,空间站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也将全面转入飞行产品的研制试验,海南航天发射场建设已基本完工、具备投入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业界要闻     
内蒙古乌兰察布无管处全力保障神舟八号返回无线电安全神舟八号飞船于2011年11月1日成功发射,于11月17日返回地面。内蒙古自治区无线电管理机构为确保神舟八号顺利返回,在广电部门的大力配合和支持下,于10月底全面监测了神舟八号返回地周围的电磁环境、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2011年11月17日下午,在完成各项既定任务后,我国"神舟八号"飞船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顺利着陆。为确保"神舟八号"主着陆场在回收搜索期间的无线电安全,内蒙古自治区无委办致函有关单位,及时关闭了可能对飞船回收搜索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