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新型易切削贝氏体塑料模具钢Y82的合金设计,合金元素作用及其性能。本钢种成分设计先进、合理,采用少量合金元素Mn、B合金化,空冷后可得到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具有优良的强韧性及高的淬透性。 本文还分析了易切削元素S及Ca的作用。Ca、S加入钢中形成球状复合夹杂物,使在预硬状态(硬度为~HRC40)时仍具有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2.
利用电子材料拉伸试验机、热模拟试验机和分离式Hopkinson压杆系统对NAK80塑料模具钢在较宽温度范围(25~600℃)和不同应变率(700~5 000 s-1)条件下的力学特性开展了系列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室温下,NAK80塑料模具钢流变行为对应变率不敏感;相同应变率下(10-2s-1),其屈服强度和流变应力随温度升高而下降,且高温下热软化效应明显,导致屈服后应变增加而应力下降。以试验数据为基础,拟合了Johnson-Cook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不同温度和不同应变率下NAK80塑料模具钢的流变应力进行预测,与试验数据对比表明,拟合的Johnson-Cook模型能够较好的描述NAK80塑料模具钢的流变行为。  相似文献   

3.
对20CrMnTi钢淬火后的自回火态和经不同温度回火后的显微组织结构、断口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电镜的观测分析,并测试了不同回火状态下的力学性能。诚验结果表明,20CrMnTi钢淬火态和低温回火态具有相近的性能,即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塑性与韧性,因而可做为结构用钢在淬火状态下直接应用。而对需经回火处理的高精度尺寸稳定的零件,在250℃回火时将得到最佳强韧性能配合。在300~400℃回火时出现的脆性,可用以满足某些兵器零件的特殊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4.
硅对易切削贝氏体塑料模具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新型易切削贝氏体塑料模具钢(Y82)的性能及影响因素。Y82钢采用中碳成分,以普通合金元素锰、硅和硼合金化,在空冷后可得到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及较高的空冷淬透性。分析了合金元素Si的作用,Si使CCT曲线中贝氏体转变区向右下方移动,因而使贝氏体转变发生在较低的温度,可以形成细小的针状下贝氏体,并能够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形成下贝氏体,对于大尺寸的模具,即使其内外冷速度不同,都会得到均匀的下贝氏体组织,从而提高了钢的空冷淬透性,Si还提高了钢的强韧性及回火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炮钢是一种重要的兵器材料,为提高炮钢的加工精度及表面质量,对切削条件与铣削力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法探讨了各种因素对铣削力的影响规律,建立了铣削力仿真模型,得出了炮钢切削深度、切削速度及每齿进给量等3个切削参数的铣削力经验公式,在加工中心上利用9257B型三向测力仪测量切削力信号,并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给出相同的铣削力分布数值。结果表明:该铣削力仿真模型准确,试验数据可信。该研究方法可为金属切削理论、材料的切削加工工艺性能和优化切削工艺性能等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 美陆军材料技术研究所很重视发展和定性研究用于直升机和地面车辆的经特殊处理的高强度钢。近些年来,尤其重视发展电渣重熔(ESR)高强度钢。 该研究所对淬火-回火态的ESR 4353钢的机械性能进行了测定,其中包括作为回火温度(150~482℃范围内)函数的钢的横-纵向拉伸性能、强度、室温下V到缺口夏比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18Cr2Ni4WA钢渗碳件软化回火工艺,找出了最佳工艺参数,使硬度降至HRC28~30范围内,保证了切削加工的硬度要求,减少了刀具磨损,提高了切削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8.
董志国  轧刚  李元宗 《兵工学报》2013,34(12):1555-1561
基于磨料流加工介质的高粘弹性,在分析磨粒所受法向力和参与切削的磨粒数的基础上,建立了高粘弹性流体磨料光整加工的材料去除率模型。定义了材料去除率模型的切削深度系数,提出了一种用圆管工件测定切削深度系数的方法;并用圆管试件测定了Ⅰ号流体磨料加工45#钢、T8钢和Q235-A材料时的切削深度系数。结果表明:材料去除率与流体磨料对工件的壁面压力、壁滑速度和切削深度系数成正比关系;决定切削深度系数的因素主要有磨粒的粒度、磨粒与载体的混合比和流体磨料的弹性及工件的硬度和表面粗糙度;在流体磨料粘性较高、加工流量较大条件下,可用流体磨料的过流长度和压力来测定切削深度系数。  相似文献   

9.
<正> 一、引言本文所指的高锰钢是指含锰(wt)13%左右、含碳(wt)1.3%左右的被称之谓“哈德菲尔德钢”的一种高锰奥氏体钢。此钢自1882年由英国人R·A·Hadfield发明以来,以其优异的冲击韧性和较高的强度、在受冲击载荷时迅速硬化使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以及无磁性等独特的性能,在冶金、矿山、铁路、电气工程、军事工业和农机制造中获得非常广泛的应用而著称于世.近百年来,围绕钢种的合金成分、性能和制造工艺等问题,人们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发表过大量的论文和报告。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对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碳含量与易切削非调质塑料模具钢性能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碳含量的上升,钢的硬度随之而升高,韧性则先升后降,钢的切削性能渐趋恶化。  相似文献   

11.
为避免淬硬钢磨削工艺易引入残余拉应力以及大量使用切削液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问题,采用硬车削代替磨削的加工方法。针对淬硬-回火45CrNiMoVA钢进行以车代磨工艺的研究,分析硬车削过程中的切削力、加工表面形貌、残余主应力及显微硬度。结果表明,切削力随切削深度和进给量的增大而增大,切削速度的改变对切削力的影响不大;硬车削后工件表面形貌一致性良好,表面粗糙度Ra值可达0.64μm;残余主应力随进给量和切削深度的增大而减小,随切削速度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最大残余主应力的方向角随切削速度与切削深度的增大在37°~45°范围内保持稳定,随进给量的增大在22°~45°范围内先增大后保持稳定;表面显微硬度随切削速度的增大而减小,硬车削后表面显微硬度提高了13%,硬化层深度约200μm。  相似文献   

12.
旋转超声加工中金刚石砂轮超声振幅大小、实际切削深度的正确判定以及工艺参数对金刚石砂轮超声振动幅度影响规律的研究对旋转超声高效精密加工有着重要意义。结合旋转超声加工(RUM)时磨粒的运动及切削特性,分析了磨粒的实际切削深度特性,开展了实际切削深度与超声振幅关系的试验研究;通过改变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工艺参数,讨论了工艺参数对加工时金刚石砂轮超声振幅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旋转超声面铣削加工时,超声振幅与轴向进给的有效叠加决定实际切削深度;金刚石砂轮的超声振幅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以有效确保旋转超声加工工件的尺寸精度。  相似文献   

13.
采用金相、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等试验方法,从物理冶金和金属学角度对奥氏体(A)-珠光体(P)异种钢焊接接头区域(焊缝、熔合区和热影响区)的显微组织特征和合金元素分布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异种钢焊接熔合区的形成和碳、铬等元素的扩散规律,还进一步讨论了异种钢奥氏体焊缝金属的结晶形态及焊缝中一次δ-铁素体的分布。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P110油管钢在强碱(NaOH)三元复合驱(ASP)溶液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研究ASP中不同组分、不同含量对P110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对P110钢在ASP溶液中静态浸泡后的腐蚀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P110钢在ASP、AS、A、AP溶液中,腐蚀速率依次增大。在实验浓度内,P110钢在强碱ASP溶液中钢表面形成保护性良好的钝化膜,耐蚀性随碱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加入表面活性剂起到抑制P110钢腐蚀的作用,且抑制作用随加入量增加而增强。加入聚丙烯酰胺后,耐蚀性随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经80℃在ASP溶液中静态浸泡20 d后,P110钢主要发生均匀腐蚀,腐蚀产物主要为Fe(OH)3、FeCO3、Fe2O3。  相似文献   

15.
少片变截面弹簧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片交截面弹簧要求其材料具有较高的淬透性、小的脱碳倾向、良好的机械性能、加工性能和高的疲劳强度。我们从各种性能入手对55Si—MnVB、55Si2MnCrVB、28SiMnB和60CrMnB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表果明,这四个钢种的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都能满足不同车型板弹簧的要求。其中,60Cr—MnB钢的性能最佳,能用于制造25mm左右厚的钢板弹簧;55SiMnVB钢次之,可用于15mm厚的板簧。由于淬透性能的限制,28SiMnB钢和55Si2MnCrVB钢只能用于制选10mm左右的轻型车少片弹簧。  相似文献   

16.
根据18Cr2Ni4WA钢相变规律及断裂行为的研究,分析了用该钢制造的柴油机连杆现行热加工工艺,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建议采用精锻工艺代替切削加工工字槽工艺。  相似文献   

17.
准贝氏体钢的特性及其工程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准贝氏体钢的组织结构及性能特点。结果表明,准贝氏体钢是一种热处理性能优良、焊接性能优异、并具有良好耐磨性能、高疲劳强度、低缺口敏感性的新型工程结构材料。并阐述了准贝氏体钢在工程应用中成功的实例及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冷变形对18Ni(350)磁滞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冷变形和双时效制度对18Ni(350)马氏体时效钢磁滞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冷变形量在55%~63%、过时效温度在590~600℃之间、第二次时效温度在510℃时,材料具有最佳的磁滞性能。冷变形在马氏体中产生一定的织构和增加时效后金属间化合物的数量及弥散度,使基体贫Ni而控制逆转变奥氏体的大小、分布和数量,获得了优异的磁滞性能。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总结出了冷变形态18Ni(350)马氏体时效钢的磁滞性能规律。  相似文献   

19.
机械工业的技术发展要求采用具有高强度或特殊物理性能的新型结构材料,诸如耐热钢、不锈钢、介稳奥氏体强化钢和合金、高强度铸铁等。使用达些材料,可明显地提高机械零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但相反会降低切削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20.
<正> 苏联中央黑色冶金情报和技术经济科学研究所在1985年出版的1(黑色冶金的金属学和热处理分册)中,发表了长达27页的述评性文章。文章的作者是和,引用文献共45篇。 作者对①稀土金属对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②钙对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③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