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完整大井法和完整水平廊道法是目前矿坑涌水量预测中广泛使用的方法,但是受其概化条件限制,计算的涌水量往往偏大。通过某矿山实测矿坑涌水资料与不同方法计算结果的比较,系统论证了将非完整大井和非完整水平廊道分别概化为完整大井和完整水平廊道带来的矿坑涌水量预测误差,并研究了非完整方法中参数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非完整水平廊道法计算结果是实际排水的105. 24%,而非完整大井法计算结果则是实际排水量的127. 24%。采用完整水平廊道法计算的涌水量是实际排水量的149. 92%,而完整大井法则是实际排水量的344. 08%。因此非完整水平廊道法更适合本矿区及条件相似的其他矿山的矿坑涌水量的预算。另外非完整方法中参数的灵敏性分析表明,渗透系数对涌水量计算结果影响最大,是最为敏感的参数。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合河南省煤矿开采疏干排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煤矿开采供排水的特点,对煤矿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区别于一般地下水取水水资源论证的关键技术要点:主要包括水资源论证等级与程序、水资源论证范围与水平年、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分析、矿坑涌水量评价、矿坑涌水规模与项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矿坑涌水水源论证、矿坑涌水影响和退水影响论证、水资源保护措施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3.
矿井透水及突水事故是煤炭开采过程中危害性巨大的自然灾害,尤以山区岩溶煤矿为主。四季春煤矿继续向深部开采,其发生矿坑岩溶涌水危害则会进一步增加。为确保煤矿生产生活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结合矿井水文地质特征和充水水源,采用解析法和比拟法对矿坑涌水量进行预测,并利用矿坑涌水量实测值对预测值进行校验。通过对比论证分析,比拟法预测成果充分考虑了矿区水文地质开采实际特征,相比解析法精度高、可靠性强。分析结果可为煤矿合理取用水和防治水提供详实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矿坑突涌水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经常出现,严重制约了煤矿的开发利用,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如何有效开展矿区涌水量预测成为保证矿区安全开采所面临的关键问题。通过对内蒙古昊源煤矿水文地质条件研究分析,发现矿坑充水水源主要为受到大气降水补给含水层及采空区积水,采动裂隙为主要的导水通道。采用大井法和比拟法对矿区涌水量进行了预测评价,为矿区开采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矿井涌水量预测对于保障矿山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外常用的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有大井法、数理统计法、人工神经网络法、水文地质比拟法、水均衡法、相关分析法和涌水量降深曲线法等,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综合考虑贵州绿塘煤矿的水文地质特征及资料情况,选取大井法和水均衡法对其矿井的涌水量进行预测,并对影响涌水量预测结果的参数进行了分析。预测结果显示:绿塘煤矿的一般涌水量预测值为210L/s,最大涌水量预测值为410L/s。本研究可以为矿井水害防治和安全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东农矿水文地质条件和煤矿疏干水矿坑充水特征进行分析,根据矿区的资料情况采用水文地质比拟法和大井法对东农矿矿坑涌水量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7.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会存在矿坑涌水,为了使矿坑涌水得到合理的利用与疏排以及防止突水事件发生,需要对矿坑涌水量进行预测。以安徽省涡北煤矿为例,使用数值法与解析法分别预测其开采中产生的涌水量,并对两种方法预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对数值法的应用是根据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利用Modflow软件对矿区地下水进行模拟计算;解析法则主要依据地下水动力学的研究,使用解析公式计算矿坑涌水量。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是合理的,这两种方法的结合增加了矿坑涌水量预测的可靠程度,可相互佐证。  相似文献   

8.
陈艺 《陕西水利》2023,(9):50-51+54
首先分析矿井区域地貌、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收集矿区水文地质参数进行分析,为清除矿坑涌水量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更好地保障矿井的安全。采用大井法和比拟法两种方法对矿坑涌水量进行计算,并分析计算成果,最终推荐成果比拟法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9.
孙娟  行久 《水资源保护》2010,26(3):27-29
为了有效利用五龙煤矿矿坑排水,并对矿坑排水量进行有效预测,在调查分析矿坑涌水量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水文学的方法分离矿坑涌水量的稳定和随机成分,并对未来(2010年、2015年、2020年)矿坑涌水量进行预测,据此获得了五龙煤矿可利用设计水量的序列数据。  相似文献   

10.
洞室涌水量的准确预测对于确保抽水蓄能电站地下施工安全意义重大。综合考虑抽水蓄能电站水文地质条件和洞室施工布置情况,选用水均衡法、狭长水平坑道法和数值法3种方法分别对电站区地下洞室涌水量进行预测,并与洞室实测涌水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水均衡法、狭长水平坑道法和数值法预测的洞室正常涌水量分别为4 409.58、4 976.78和4 242.24 m3/d,最大涌水量分别为5 167.56、5 463.31和4 763.43 m3/d。数值法预测的涌水量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下阶段洞室的施工过程中,数值法预测的涌水量可为管理部门在洞室排水设计等方面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前,基坑涌水量的预测常采用"大井法",但是对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且不符合裘布依井流公式适用条件的情况时,"大井法"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存在较大偏差。该文以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北锚碇基坑涌水量预测为例,采用数值模拟软件Visual ModFlow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矿区含水系统和流动系统特征,通过对抽水试验资料的分析,认为矿山主要充水因素为黏性土释水和第四系越流补给,对黏性土释水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预测了矿坑涌水量及变化特征,认为矿坑涌水前期以黏性土释水为主,黏性土固结释水完成后,则以第四系垂向越流为主。并根据矿山充水因素特点提出了防治水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太田煤矿区为研究对象, 在大量收集研究区域地质资料, 气象资料的基础上, 分析研究区地质条件及水文地 质条件。将太田区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以大气降雨补给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裂隙充水矿, 其后重点分 析矿床充水条件及充水通道, 根据分析, 最后选择/ 大井法0及/ 暴雨峰值系数法0初步预测标高 1 300 m 处矿坑正常 涌水量及多年最大涌水量。本次调查研究结果可为矿井建设生产提供科学的水文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北票市金禄矿业有限公司取水井抽水试验为例,介绍利用抽水试验确定涌水量Q及渗透系数K值、影响半径R值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永城矿区区域水文地质状况的基础上,采用富水系数法和"大井法",并结合实测数据,对矿区各矿井涌水量进行分析计算,并评价其水质,论证其作为电厂生产用水水源的可靠性与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矿区有保证的可供电厂利用的矿井排水量为917 m3/h,但矿井排水由于受煤粉、岩粉等污染,水质不达标,需经过深度处理才能满足电厂循环冷却水及锅炉补充水的用水要求。  相似文献   

16.
马向东  赵静  韩淑新 《治淮》2014,(3):44-46
矿井涌水水源论证是煤矿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重要一环,鉴于影响矿井涌水的因素非常复杂,涌水量的计算方法选用、尤其是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分析显得尤为重要。以大段家煤矿为例,根据其井田的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采用不同方法对矿井涌水量进行了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合理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并提出煤矿建设项目矿井涌水水源论证应注意的问题,为煤矿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矿井涌水水源论证是煤矿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重要一环,鉴于影响矿井涌水的因素非常复杂,涌水量的计算方法选用、尤其是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分析显得尤为重要。以大段家煤矿为例,根据其井田的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采用不同方法对矿井涌水量进行了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合理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并提出煤矿建设项目矿井涌水水源论证应注意的问题,为煤矿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主成分-层次分析法和RBF神经网络模型对新密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预测了未来规划水平年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新密市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应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单方水粮食产量、水资源利用率(包括矿坑排水和中水回用),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由于Mann-Kendall法和R/S法均无法独立获取水文序列过去及未来的变化趋势,本文尝试将其相结合。针对苏州市水文历史数据,利用Mann-Kendall法分析水文序列过去的变化趋势、R/S法获取其分形特征,预测苏州市水资源未来趋势特征,并利用弹性系数法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变化的影响贡献率。结果表明:苏州市水资源量在过去的60年以及未来均呈现上升趋势,且在1979年发生突变;苏州市气候变化是径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贡献率达到87%,人类活动的贡献率为13%。掌握苏州市水资源变化趋势可为苏州市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焦作矿区裂隙岩溶水优势流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优势面分析原理对焦作矿区裂隙岩溶水优势流形成机理进行了比较系统地研究,分析了优势结构面控水特征和规律。抽水试验实例以及数值模拟结果均表明裂隙岩溶水运动存在优势流,利用综合优势判断裂隙岩溶水优势流方法实用、可行。结论对于基岩矿坑涌水量数值计算或用数值法进行裂隙岩溶水资源评价时参数正确分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